愚民百萬,不為有民(《韓詩外傳·卷四•第六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25
經義:
事物的價值判斷,是看它所能夠發揮的實際用途,而不是看它的數目、大小和外表形態,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所以說,一個國家發達與否,並不是看它的土地有多麼廣大,人口有多麼眾多,而是看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實力如何。如何振興一個國家,也要看它如何能夠更好地發展它的各方面的實力,而不是看它的表面狀況。
經文:
今有堅甲利兵,不足以
語譯:
現在有堅固的盔甲、鋒利的兵器,但不足以攻破敵人;弓的質地良好,箭也很調和,卻
不足以射中遠處細微的目標,這種情形就相當於沒有兵器。有人民,如果不能夠加強他們的戰鬥力以威懾敵人,那就和沒有人民相同。所以即使有千里的巨石,卻不能夠說是擁有土地;擁有百萬之眾的愚人,不能說擁有人民。《詩經》上說:“南方有箕星,但不能把它拿來簸揚穀子;箕星北面有南鬥星,但不能把它拿過來舀酒。”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