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先用老誠人(《韓詩外傳·卷四•第四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24

經義:

選擇士人以忠誠、守信為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達不到這一要求的人,即使他很會說話,很有才幹,這樣的人用來治理國家是很危險的。如果失去控制的話,就會對國君、社會乃至於國家造成很大的損害。這已被許多的歷史事實所證明,歷史上凡是破國亡家、大奸大惡之人,幾乎也都是有智之人。本章所說的“士信愨而後求知焉”,可以奉為治理國家的格言。

經文:

哀公問取人。孔子曰:“無取健,無取佞,無取口讒。健,驕也;佞,諂也。讒,也。故弓調然後求勁焉,馬然後求良焉。士信,而後求焉。士不信愨而又多知,譬之豺狼與,其難以身近也。周書曰:‘為虎傅翼也’,不亦殆乎?《詩》曰:“匪其止恭,惟王之邛。”言其不恭其職事,而病其主也。

語譯:

魯哀公向孔子問如何選擇人才。孔子說:“不要選擇那些‘健’的人,不要選擇那些‘佞’的人,不要選擇那些‘口讒’的人。健是驕傲,佞是諂諛,讒是妄誕。所以弓調適了以後才要求它剛勁,馬馴服了以後才要求它是良馬,士人誠實了以後才要求他有智慧。如果士人不誠信,而又多巧智,就好像是豺狼,很難去接近他。《周書》上說:‘為老虎增加翅膀。’不是很危險嗎?”《詩經》上說:“他不忠於職守,來禍害他的君王。”說的就是他對自己的職事不恭敬,而使他的君主受到禍害。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