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14
經義:
在道德及才能方面,從普通老百姓到聖人有不同的層級,本章分述民、勁士、君子、聖人四個層次。普通百姓只知道斂財養生;勁士則知道立志而摒除私欲;君子則做事合乎禮儀,教化人民;聖人則貫穿古今,無所不知,行事順乎天理,萬物各得其所。這幾個層次也是後世學者所努力的方向,從普通人到達聖人的境地,並非無路可循,而是一步步達到的。
經文:
傳曰: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寶,以
語譯:
古書上說:將順從世俗看成是善,把財貨看成是寶物,把為自己謀生看成是道,這是一般老百姓所具有的品德,還沒有達到士人的地步。行動合乎禮法,志意堅定,不因為自己的私欲而妨礙聽聞過的道理,這是剛勁的士人,但是還沒有達到君子的地步。行動合乎禮法,志意堅定,喜歡用自己所聞的道理來修身,矯正自己的性情,說話舉止大都比較恰當,但是還沒有從容明白;考慮的問題大多比較恰當,但是還沒有完全周到細密,從上來說,他能夠推廣他所崇敬的學說,對下來說,他也能夠開導不如自己的人,這是性情敦厚的君子,但是還沒有達到聖人的境界。至於對歷代帝王的法度,看得像白和黑那樣分明,應對當世的變化,就像數一和二那樣容易,行使禮儀,有約束而合乎法度,好像是運用自己的四肢,因時而變,建立自己的功勳,就像是上天運轉四時那樣自然,天下事都能得到應有的次序,萬物各得其所,這是聖人。《詩經》上說:“周朝道德光明,滿朝在位的人都各稱其職。”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