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天賦如何用在善處(《韓詩外傳·卷二·第二十七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09

經義:

人的地位和天資是一把雙刃劍,地位和天資越高,他可以做的貢獻越大,同時,可能造成的危害也越大。必須要將它們和道德相聯系,才能夠實現其真正的價值。所以宋代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才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這一章中所說的士的五種情形,都是與此相關的,如果將這五種天資用於善處,那麼是老百姓的福祉,用於不善處,便是老百姓的禍殃。

經文:

孔子曰:“士有五。有尊貴者,有家富厚者,有資勇悍者,有心智、者,有貌美好者。、埶尊貴者,不以愛民行義理,而反以暴。家富厚者,不以窮救不足,而反以侈靡無度。資勇悍者,不以衛上攻戰,而反以侵陵私鬥。心智惠者,不以端計數,而反以事奸飾詐。貌美好者,不以統朝蒞民,而反以蠱女欲。此五者,所謂士失其美質者也。”《詩》曰:“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語譯:

孔子說:“士人有五種:有的地位尊貴,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天資勇敢強悍,有的心智聰慧,有的容貌美好。地位尊貴的,不用他的地位愛護百姓,推行道義,反而利用它來做暴亂傲慢的事。家庭富裕的,不用他的家資來救濟窮困不足的人,反而用它來過奢侈靡爛的生活,沒有節制。天資勇敢強悍的,不用它來保衛君上,與敵人戰鬥,反而用它來欺侮他人,進行私鬥。心智聰慧的,不用正直來行使他的謀略和權術,反而用它來從事奸邪的事情,掩飾狡詐。容貌美好的,不用它來統領朝政,治理人民,反而用它來蠱惑女子,放縱情欲。這五種人,可以說是士人喪失了他美好的資質。《詩經》上說:“君子溫厚的品質像玉一樣,他在那板屋裏,我的心就亂了。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