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08
經義:
有賢人要知道任用他,這是一個國君聖明的表現。魯哀公說不上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君主,雖然不像桀、紂那樣昏聵,但也是很難輔佐的人。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士人要尋求一個明君作為自己的輔佐對象或者施展自己的抱負,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從這一章的記載來看,田饒離開魯哀公,當然也是出於這樣一種考慮。這樣的記載雖然不能作為史實來看待,但是可以從寓言的角度來分析它對於後人的一些啟示。也就是說,在上位的人應該善於發現才能,任用賢才,這樣對於國家才會有利。
經文:
語譯:
伊尹離開夏朝到商湯那裏去,田饒辭別魯國到燕國去,介子推離開晉國到山裏去。田饒做魯哀公的臣子但得不到重用。他對魯哀公說:“我將離開您,就像黃鵠一樣飛走了。”魯哀公問:“這是何意?”田饒回答說:“您難道沒有看見雞嗎?頭上有雞冠,這是有文采的
表現。腳後附著的足距,這是勇武的表現。如果有敵人在前面它敢於上去搏鬥,這是勇敢的表現。得到食物就向別的雞叫喚,這是有仁德的表現。守著夜晚等待天亮,按時鳴叫,這是有信用的表現。雞有這五種德行,而您仍然每天煮熟吃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所來的地方比較近。黃鵠一飛起來有千裏之遠,停在您的園囿池沼裏面,吃掉您池沼裏的魚鱉,啄食您的穀物,沒有像雞那樣五種德行,但您仍然把它看得很尊貴,這是因為它來的地方遠。我將離開您,就像黃鵠那樣飛走了。”魯哀公說:“留在這裏吧,我將把你的話記下來。”田饒說:“我聽說,吃別人食物的人,不損毀盛食物的器具;在別人的樹下受到庇護的,不折掉樹木的枝幹。您有臣子卻不能夠任用,為什麼還把他的言語記下來?”於是離開到了燕國。燕國任用他為宰相。三年之後,燕國的政治非常穩定,國家沒有強盜和竊賊。魯哀公深深地歎息,為了這件事三個月不入內室,減少施於犯人面部的刑罰。說:“以前沒有謹慎,事後卻感到後悔,難道還能重新得到嗎?”《詩經》上說:“我將離開你,到那快樂的國度,快樂的國度啊快樂的國度,在那裏才能夠得到我的價值。”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