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的去就取捨(《韓詩外傳·卷二·第二十二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08

經義:

夏桀是昏庸帝王的典型,而且自以為是,所以才說出“吾有天下,猶天之有日”這樣的話來。與之相應,老百姓也有“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這樣的歌。對待這樣的君主,大臣當然會人人都有離心。伊尹離開桀,去做了湯的佐臣,幫助商湯治理天下,天下因此得到大治。對於天下人來說,這是他們的福祉;但對於桀來說,卻是對於桀的不忠。古代人對於這種取捨曾有不同的爭論。但從本章的記載來看,是並不贊成“愚忠”的,而是更應該為天下人考慮,那樣才能夠真正擁有一個人間的“樂土”,而桀和紂一樣,只不過是一個眾叛親離的“獨夫”。

經文:

昔者桀為酒池糟隄,縱靡靡之樂,而牛飲者三千。群臣皆相持而歌曰:“江水沛兮,舟楫敗兮。我王廢兮,趣歸於亳,亳亦大兮。”又曰:“樂兮樂兮,四牡驕兮,六轡沃兮。去不善兮善,何不樂兮!”伊尹知大命之將去,舉觴告桀,曰:“君王不聽臣言,大命去矣!亡無日矣!”桀相然而抃然而笑,曰:“子又妖言矣。吾有天下,猶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也。”於是伊尹接履而趨,遂適於湯。湯以為相。可謂適彼樂土,爰得其所矣。《詩》曰:“逝將去汝,適彼樂土。適彼樂土,爰得我所。”

語譯:

從前夏桀以酒為池,積糟為堤,演奏淫靡的音樂,像牛那樣低頭在池中飲酒的人有三千。大臣們都互相扶持著唱歌:“江水是多麼充沛啊,船和槳都敗壞了,我們的君王也昏聵了,趕快到商湯的亳都去,亳這個地方也很寬大啊。”又唱道:“快樂啊快樂啊,四匹公馬都很肥壯啊。六條韁繩很明亮啊,離開不善的地方到善的地方去,有什麼不快樂呢?”伊尹知道天命將離開夏桀了,拿起酒杯到桀那裏,說:“君王不聽我的話,天命就將要離開您了,不多久就會滅亡了。”夏桀忽然拍手,哈哈大笑說:“你又來說荒誕話了。我佔有天下,就好像天之有太陽一樣,太陽有滅亡的時候嗎?如果太陽滅亡,我也會滅亡。”於是伊尹快步而走,到湯那裏去了。湯以伊尹為宰相,可以說是到那樂土,到他的所在了。《詩經》上說:“我將要離開你到那快樂的國土去。樂土啊樂土,才是我安身的所在。”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