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民最高境界是使百姓安定團結(《韓詩外傳·卷二·第十一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4-02

經義:

古代老百姓對於君王的期待有三等,上一等的是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僅老百姓敬愛自己的君主,其君主也知道愛惜老百姓,才能超卓,輕徭薄賦,互相信任而快樂;次一等的君王知道愛惜老百姓,老百姓也知道敬愛其君,但君王並沒有特出的才能,這樣可以上下相安,老百姓並沒有怨言;最下一等的便是嚴刑峻法,百姓負擔很重,老百姓有怨言,但心中畏懼君王,勉強地去做他要求的事情。第一種當然是國家繁榮、長治久安之道,第二種是能夠維持國家安定的局面,第三種會使國家江河日下。

經文:

傳曰:孔子云:“美哉,顏無父之禦也!馬知後有輿而輕之,知上有人而愛之。馬親其而愛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樂哉,今日之也!’至於顏淪少衰矣。馬知後有輿而輕之,知上有人而敬之。馬親其正而敬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騶,其人之使我也。’至於顏夷而衰矣。馬知後有輿而重之,知上有人而畏之。馬親其正而畏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騶來騶來,不騶,彼將殺女。’故禦馬有法矣,禦民有道矣。法得則馬和而歡,道得則民安而集。“

《詩》曰:“執轡如組,兩驂如舞。”此之謂也。

語義:

古書上記載:孔子說:“顏無父駕馭馬車真是好啊!馬知道後面有車廂,但是覺得車廂很輕,知道車上有人而愛他。馬靠著車廂,喜愛它所做的事情,如果馬能夠說話,它一定會說:‘今天的賓士真快樂!’到了顏淪的時候,他駕車的技術就稍稍下降了。馬知道後面有車廂,但覺得車廂很輕,知道車上有人而敬重他。馬靠著車廂,尊敬它所做的事情,如果馬能夠說話,它一定會說:‘奔跑吧,是他讓我跑的。’到了顏夷的時候,他駕車技術就差了。馬知道後面有車廂,但覺得車廂很重,知道車上有人而畏懼他。馬靠著車廂,畏懼它所做的事情,如果馬能夠說話,它一定會說:“奔跑吧,奔跑吧,如果你不跑,他將會殺掉你。”所以駕馭馬車有它的方法,治理老百姓是有它的道理的。駕馬得法,就會使馬和順而歡喜;如果懂得治民的道理,那麼老百姓就會安定而團結。”

《詩經》上說:“手裏拿著馬韁繩像是絲繩那樣整齊,兩旁的驂馬像是跳舞那樣合乎節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