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奠定了中華文明和中國版圖的初基(三)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04-01

經義:

如漢字從甲骨文一直演化到今日簡化字一樣,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諸方面也表現出明顯的連續性。西歐那樣不同社會階段的劃分,基本不適用於中國——大一統的政治理想和架構從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代綿延至今。

文明的顯著連續性使其學術具有層層累積的特點。前代學術成為後代學術發展的基礎,後代學術在前代成果的基礎上因革損益,中國古典學術如此層層累積而成。

至春秋戰國,天下分崩,列國爭雄,統一於中央政府的官方學術(王官學)體系亦隨之瓦解,這使中國古典學術呈現“同源異流”的特點。同出於王官學,不僅諸子百家的學術關注點不同,連一些史實也有相異,乃至相左之處。

但能否如20世紀初疑古學派某些人主張的那樣,認為這些史實是向壁虛造的神話傳說呢?顯然不是這樣,因為這些記載都有深厚的歷史現實背景。比如《漢書·藝文志》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禮記·玉藻篇》與之相反,說“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這很可能是《漢書·藝文志》的誤記,吳淑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考辨》一文論述甚詳。(《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我們不能因為二者所記事實相反,就認為三代沒有左右史制度或史官制度。徐旭生先生批評疑古學派學術方法時指出:“在春秋和戰國的各學派中間所稱述的古史,固然有不少歧義、矛盾,可是相同的地方實在更多。比方說,禹治水的傳說,堯、舜、禹三人相互的關係,在先秦諸子中,可以說大致是相同的,沒有爭論的。而疑古學派的極端派卻誇張它們的歧異、矛盾,對於很多沒有爭論的點卻熟視無睹、不屑注意!要知道春秋末期和戰國時的學術空氣是相當自由的,各學派中間的互相駁斥是並不容情的。一家造謠,正詒別家以口實,何以別家全閉口無言,默示承認?”(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頁。)

《尚書·禹貢》記九州及山川河流,極為系統詳細,顯然經過精心整理。比如九州部分,先講州域,次講地理,次講土田,次講貢賦,最後講貢道;本節講導山、導水,超越了九州分界,主要講山和水的走向,山分九組,水亦分九組。

關於九州的名稱,《禹貢》與《周禮·夏官·職方氏》《呂氏春秋·有始覽》《爾雅·釋地》略有不同。《禹貢》九州獨有梁州, 《爾雅·釋地》獨有營州,《周禮·夏官·職方氏》獨有並州。而上博簡《容成氏》與傳世文獻則有較大不同。這當是不同學派流傳過程中的變異,《尚書·禹貢》九州之域與西周封建範圍接近,包括了當代中國的極大部分省份。(如下圖),所以,三代之始夏朝開拓了今日中國核心區域的歷史事實不容否定!

图片1-331.png

九州疆域古今對照表。圖片來源:李零:《我們的中國·茫茫禹跡》,三聯書店2016年版,第204~205頁。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鄧聰教授通過對夏朝重要禮器牙璋的研究也表明,4000年前後牙璋在東亞的傳佈,與《禹貢》所記“禹跡”基本吻合,反映了當時政治共同體的大致範圍。他寫道:“《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足跡所至,畫為九州。古人稱之為‘禹跡’,就是最早華夏的天下。近代史學把‘禹跡’作為神話或者傳說看待,無從證實。古文獻禹跡記載,是否空穴來風?王國維謂:‘即百家不雅馴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近二十年考古所發現牙璋分佈,竟然比‘禹跡’的空間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我們可以把‘禹跡’與牙璋擴散事實相提並論,兩者覆蓋廣袤的範圍,又與日後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版圖,大致吻合。”(鄧聰:《牙璋與初期中國世界秩序的雛形》,收入《牙璋與國家起源:牙璋圖錄及論集》,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图片2-331.png

東亞牙璋分佈(4500~3000bp)及中國世界秩序雛形;圖片來源:鄧聰:《牙璋與初期中國世界秩序的雛形》,收入《牙璋與國家起源:牙璋圖錄及論集》,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夏朝奠定了中華文明和中國版圖的初基,孕育了一個生生不息、持續發展四千年的政治、文化共同體——反觀世界各大古文明的歷史,這是怎樣的奇跡啊!

  偉哉——禹跡!

  偉哉——華夏!

經文:

導岍及岐至於荊山逾於河壺口、雷首至於太嶽厎柱、析城至於王屋太行、恒山至於碣石入於海

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熊耳、外方、 桐柏至於陪尾

導嶓塚至於荊山內方,至於大別

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

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

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

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厎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

嶓塚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于江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於海。

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迆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海

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

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會於涇又東過漆、沮入於河

導洛自熊耳東北會於澗、瀍又東會于伊又東北入於河

語譯:

治水便要鑿山,就是導山。導山有兩層含義,一是鑿開導致河水流通不暢的山體,疏通河道。為此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為了解決運輸問題,要鑿山修路,所以導山第二個含義是開山修路。

開鑿山體,疏通河道的重點是黃河流域,包括其幹流和支流。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從西向東,至陝西潼關匯入黃河。渭河源出青藏高原東側,向東流經六盤山脈(即隴山山脈)和秦嶺間的峽谷地帶,從第一階梯進入第二階梯的關中平原。渭河流域鑿山疏通河道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階梯的過渡地帶。岍山-岐山-荊山一系從疏通六盤山脈的岍山開始,向東南疏通岐山,進入渭河,沿著渭河幹流一直向東到秦嶺東端的荊山,即今天的崤山。疏通崤山后北上,橫渡黃河,到達冀州。冀州位於黃土高原東側,蒙古高原南側。華北平原的西邊,是海拔高、面積大的山區。較大的山脈有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脈,黃河東岸的呂梁山脈,汾河東岸的太岳山脈,晉南的中條山脈,山脈之間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等,有河流流過。冀州為九州之首,中華遠古文明的核心,也是大禹鑿山疏通河道的重點。壺口-雷首-太岳一系位於冀州西部邊界,疏通工程起自壺口山,沿著黃河山陝峽谷向南到中條山西南端的雷首山,然後折向西北,通過運城盆地,進入臨汾盆地,到達臨汾盆地東側的太岳山,重點疏通了壺口山、雷首山和太岳山。冀州南界是黃河南段,後者北側是中條山脈與王屋山,在中條山脈和王屋山東面是沁河流域。砥柱-析城-王屋一系位於冀州與豫州交界地帶,疏通工程起自黃河的砥柱山,渡過黃河後,沿中條山南麓東進,到達王屋山南麓。王屋東側是從北向南流的沁河,到此轉向西北從王屋山東側的沁河河谷,經過析城山,到達王屋山主峰。疏通主要集中在砥柱山、析城山和王屋山。此系若沿著沁河河谷北上,便直達太岳山脈,因為太岳山脈是沁河源頭所在,這樣,壺口-雷首-太岳一系便和砥柱-析城-王屋一系在太岳山交匯在一起。太行-恒山-碣石山位於冀州東部,是中國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太行山脈、恒山山脈以東,燕山山脈以南是華北平原,碣石山位於燕山山脈東端,繼續向東是渤海。太行-恒山-碣石一系的開鑿起自太行山脈南端,沿太行山東麓北上,經過恒山繼續向北,到達西東走向的燕山山脈,沿燕山山脈南麓東進,到達碣石山,碣石山東便是渤海。這些工程主要集中於雍州和冀州,是北方疏導的第一系列山。

疏導的北方第二系列包括西傾山、朱圉山、鳥鼠山、華山、熊耳山、陸渾山、桐柏山、陪尾山。西傾山-鳥鼠山-朱圉山-華山是第二系列的第一段,集中于梁州西部與雍州西部,西傾山、鳥鼠山、朱圉山屬青藏高原東側,是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過渡帶,西傾山是桓水(白龍江)的發源地,白龍江是嘉陵江的上游支流。鳥鼠山是渭河的發源地,渭河在朱圉山下流過。疏通這幾座山主要為疏通渭河上游和嘉陵江上游的河道。第二系類的第二段是熊耳山-陸渾山-桐柏山-陪尾山,包括秦嶺的東部餘脈、大別山西脈和魯中南山地。熊耳山呈西南至東北走向,南麓是伊河,北麓是洛河,此山是伊河與洛河的分水嶺,兩河下游匯入黃河。發源于陸渾山的眾多小河是淮河的上游支流。桐柏山屬大別山西脈,是淮河的發源地。魯中南山地的陪尾山是泗水的發源地,泗水是淮河支流。疏通它們目的是讓洛河、伊河、淮河、泗水的上游、中游的河道更加通暢。

秦嶺山脈和淮河是南方北方的分界,大禹開鑿山體疏通河道的南方第一系類是嶓塚山-荊山-內方山-大別山,嶓塚山-荊山屬第一段,內方山-大別山屬第二段。嶓塚山是秦嶺山脈西段,是秦嶺山脈和大巴山脈的交匯地帶,為漢江的源頭。荊山屬大巴山脈東緣,發源于荊山的沮水、漳水是長江支流,荊山的一些小河是漢江支流。漢江西岸是荊山,東岸是大洪山。嶓塚山-荊山一段的鑿山工程主要為疏導漢江上游中游河道。內方山屬大洪山,大洪山東是長江北岸的支流溳水。大別山位於湖北省和安徽省交界處,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發源于大別山南坡的河流流入長江,發源於北坡的河流流入淮河,大別山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大洪山和大別山的鑿山工程是為疏導發源于大洪山和大別山眾多長江支流的河道。

開鑿整治的南方第二系列是岷山-衡山段。岷山位於青藏高原東部,北起甘肅省岷縣,南至四川省峨眉山。岷江發源於岷山,從發源地向南流至四川省灌縣出青藏高原進入成都平原,繼續向南至峨眉山,流向變為向南偏東,至四川宜賓匯入長江。岷山位於九州的梁州西部,開鑿岷山是為疏通岷江河道。衡山位於湖南平原之中。湖南省有兩大平原,北部是洞庭湖平原,南部是湖南平原,湖南平原北至長沙,東面是羅霄山脈,南面是南嶺山脈,西部是雲貴高原,衡山居湖南平原的中間位置,湘江從衡山之東向北流,經過長沙,最終匯入洞庭湖。開鑿衡山是為疏通湘江河道。

羅霄山脈是湘江流域和贛江流域的分水嶺,九江具體是哪九條江,聚訟紛紜,有待深入研究,其大致位置當屬於贛江流域或者流入鄱陽湖的長江支流。治理好這些河流,鄱陽湖濱湖平原就可以成為宜居地帶了。

治理弱水。弱水發源于祁連山南麓,先以西北至東南方向沿祁連山南麓流,至青海祁連縣改流向為東南至西北,穿過祁連山中段峽谷,經甘肅省張掖市西,繼續向西北流,而在張掖至金塔河段,弱水北面是合黎山,在金塔地區弱水流出祁連山脈與合黎山間的谷地後,便轉向東北流動,最終注入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北緣居延海。

疏導黑水。黑水發源于青海境內祁連山南麓,以東南至西北流向穿行在党河南山和野馬南山之間。從兩山流出後,進入河西走廊,至敦煌三危山,轉為西南至東北走向,沿著三危山北麓流,經過敦煌後向北流入哈拉湖,此湖今已乾涸。

疏導黃河。黃河河源在巴顏喀拉山脈主峰雅拉達澤峰東側的約古宗列盆地。巴顏喀拉山脈北邊是阿尼瑪卿山脈,兩條山脈呈從西至東走向,黃河從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後,在兩條山脈之間的谷地東流,流至阿尼瑪卿山脈東端後,繞過阿尼瑪卿山脈轉為從東南至西北流向,在阿尼瑪卿山脈北麓流過。此後逐漸轉為西南至東北流出青藏高原。出青藏高原後,從賀蘭山脈東麓按從南至北方向流到陰山南麓。因為陰山山脈以東西方向的橫亙阻擋,黃河在陰山南麓向東,進入山陝大峽谷後向南流。龍門便在山陝峽谷南段。黃河經過龍門後繼續向南流至華山之北,渭河匯入,黃河流向轉為從西向東,經過砥柱山后仍東流,經孟津和鞏義市,在鞏義市洛河匯入黃河。黃河流至大伾山轉為向北流動,漳河匯入黃河後,黃河向北流入大陸澤。流出大陸澤後,黃河分為九條支流同向北流,最終歸入渤海。

疏導漢江。嶓塚山位於四川盆地陝西省西南角的宁強縣,屬大巴山脈西脈米倉山。漢江三源頭之一的漾水發源於嶓塚山,疏導漾水是從源頭上疏導漢江。漢江從發源地流出進入漢中後,呈從西至東流向,流至丹江口,丹江從北向南匯入漢江,漢江在此流出山區進入海拔較低的襄陽盆地,這段河道也稱為滄浪之水。進入襄陽盆地後,經過宜城,漢江從大別山西南流過。嚴格來說,漢江從荊山山脈和大洪山之間谷地流過,大洪山的西北是大別山區。流出谷地,漢江進入江漢平原,在漢口匯入長江。江水東流匯成彭蠡澤。江水出彭蠡澤後向東北流動,稱為北江,是長江的主河道,通過北江,江水歸入東海。

疏導長江。岷山北起甘肅省岷縣,南到四川省峨眉山。《禹貢》以岷江為長江江源,岷江源自岷山南麓,從都江堰進入四川盆地,向南在四川宜賓匯入長江。治理長江是從長江源頭岷江開始的。沱江居岷江之東,是長江的另一支流。岷江從都江堰流出青藏高原後,幹流向南從四川宜賓匯入長江,同時在都江堰岷江分出一條支流向東流,流至沱江上游匯入沱江。長江出青藏高原進入四川盆地後,繼續向東流,經過三峽,進入江漢平原。澧水發源於湖南西北部山區,從武陵山北麓向東流入洞庭湖平原,經洞庭湖匯入長江。長江繼續東流,又有眾多支流匯入長江。經過東陵後,江水彙聚成彭蠡澤。江水出彭蠡澤,進入太湖,出太湖的河段,因為位於從鎮江入海的北江的南邊,故稱中江,是長江入海的支流,最終匯入東海。

疏導濟水。濟水的上游稱沇水,沇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的王屋山,疏導濟水是從源頭沇水開始的。沇水向東流稱為濟水。濟水在黃河北岸匯入黃河,黃河流量大增,從南岸溢出,形成滎澤。濟水出滎澤,向東流經陶丘、菏澤後,轉為西南至東北流向,大汶河匯入濟水。濟水最終北流匯入渤海。

疏導淮河。淮河發源於桐柏山,桐柏山屬大別山西脈,治理淮河從上游發源地開始。淮河從發源地流出後,向東流淌。發源于山東省沂源縣艾山的沂水,在江蘇省睢寧縣注入泗水。曾經是淮河最大支流的泗水發源于山東省泗水縣陪尾山,在淮安市匯入淮河。最終歸入大海。

疏導渭河。疏導渭河從渭河源頭鳥鼠山開始,鳥鼠山屬青藏高原,位於甘肅省渭源縣,是渭河的發源地。渭河流出秦嶺和六盤山間的谷地後,進入關中平原,一直向東。發源今西安市秦嶺灃峪的灃水,北流在咸陽市匯入渭河。源出於甘肅省涇源縣的涇河,在西安匯入渭河。陝西省銅川的漆水和沮河匯合後稱石川河,也匯入渭河。渭河在關中平原收納了南北兩岸的河流後,最終在陝西潼關匯入黃河。

疏導洛河。洛河源出陝西省藍田縣,以西南至東北流向在崤山與熊耳山間流出,進入伊洛盆地。熊耳山是秦嶺餘脈,也是洛河發源地。洛河向東北流,源出河南省陝縣的澗河從北向南匯入洛河。發源于河南省孟津的瀍河也從洛河北岸匯入洛河。洛河繼續東流,由發源于河南省欒川,在熊耳山與陸渾山間的伊河匯入,兩河相並後稱伊洛河,伊洛河向東北流至鞏義匯入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