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且仁的境界最高(韓詩外傳·卷一·第二十五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3-28

 經義:

本章將“仁”分了幾個等級,即聖仁、智仁、德仁、廉仁。聖仁最高,無以復加,廉仁雖然是最下一等,但仍有可取的地方,但是廉仁過於峭直,所以不深厚。古代以廉潔著稱的一些有名的人物,文章中雖然認為他們並非不好,但是尚未達到最好的境界。如果將這種情形放在今天,能夠有廉仁的人也足夠好了,就像孔子所說的:“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狂狷者,和這裏的廉仁者一樣,在舉世功利的情形下,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了。

經文:

仁道有四,磏為下。有聖仁者,有智仁者,有德仁者,有【1】仁者。上知天,能用其時;下知地,能用其財;中知人,能安樂之,是聖仁者也。上亦知天能用其時,下知地能用其財,中知人能使人【2】之,是智仁者也。寬而容眾,百姓信之,道所以至,弗辱以【3】,是德仁者也。廉潔直方,【4】亂不治,【5】邪不【6】,雖居鄉里,若坐塗炭【7】,命入朝廷,如赴湯火【8】,非其民不使,非其食弗嘗,疾亂世而輕死,弗顧弟兄,以法度之,比於不詳【9】,是磏仁者也。傳曰:山銳則不高,水【10】則不深,仁磏則其德不厚,志與天地擬者其人不祥。是伯夷、叔齊、卞隨【11】、介子推【12】、原憲、鮑焦【13】、袁旌目【14】、申徒狄【15】之行也,其所受天命之【16】,適至是而【17】,弗能改也,雖枯槁弗舍也。

《詩》云:“亦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18】!”磏仁雖下,然聖人不廢者,匡民隱括,有在是中者也。

語義:

仁道有四種,而以廉潔為主的仁道最為低下。有以聖明為主的仁道,有以智慧為主的仁道,有以道德為主的仁道,有以廉潔為主的仁道。上知天道,能夠運用天時的變化;下知地理,能夠運用財物;在天地之間也知道人事,能夠使老百姓安樂,這是以聖明為主的仁道。上也知天道,能夠運用天時的變化;下知地理,能夠運用財物;在天地之間也知道人事,能使老百姓敢於直言,這是以智慧為主的仁道。寬厚而能夠容納眾人的意見,老百姓都信任他;道理所能夠到達的地方,不因為流俗而使它受到屈辱,這是以道德為主的仁道。廉潔正直,痛恨天下的動亂,卻不去治理它,厭惡邪惡,卻不去匡正它;即使居住在鄉間,也好像坐在爛泥和炭火上那樣難受,接到讓他入朝做官的命令,好像是要到熱水和烈火中一樣痛苦,不是他的人民不去使喚他們,不是他的食物不去吃它,痛恨亂世,輕易地就去死亡,連他的兄弟也不顧及;如果用禮法來衡量他,類似於不吉利的人,這是以廉潔為主的仁道。古書上說:如果山過於尖銳,就不會太高;水流過直,就不會淵深,以廉潔為主的仁道,他的道德就不會深厚,志向與天地相比擬的人不吉祥。這正是伯夷、叔齊、卞隨、介子推、原憲、鮑焦、袁旌目、申徒狄等人的行為。上天給予他們的特質,就這樣了,不能夠再改變了,即使像樹木一樣枯槁而死,他們也不放棄。

《詩經》上說:“算了吧,老天一定要這樣做,又有什麼辦法呢!”以廉潔為主的仁道雖然是低下的,但聖人並沒有將它拋棄,因為其中有可以匡正老百姓的東西。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