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卷一•第十二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3-23

經義:

古人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陳國已經被楚國滅亡了,它的國民卻俯首下頸,聽任侵略者的使喚做事,孔子說他們是缺少“智”、“忠”、“勇”,因此都是一群小人,不值得尊敬。而這些精神,在他看來則是一個人立身於天地之間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從道德上區分 “君子”與“小人”的出發點。

經文:

伐陳,陳西門壞,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過而不。子貢執轡 而問曰:“禮,過三人則下,二人則式。今陳之修門者眾矣,夫子不為式,何也?”

孔子曰:“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門者雖眾,不能行一於此,吾故弗式也。”

《詩》曰:“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禮哉!

語義:

楚國攻打陳國,陳國都城西門被攻破了,楚國人就讓已經投降的陳國人民去修築它。孔子坐車經過那裏,卻沒有將手扶在車軾上表示敬意。子貢拿著馬韁繩問孔子:“按照禮的要求,坐車從三個人面前經過,就要下車表示敬意,從兩個人面前經過,就要用手撫軾表示敬意。現在陳國來修城門的人很多,您卻連撫軾示敬都沒有做,這是為什麼呢?”孔子說:“國家滅亡了,卻不知道,這是沒有智慧;如果知道國家滅亡,卻不和敵人爭鬥,這是對國家不忠誠;如果國家滅亡了,卻不能為國家犧牲,這是沒有勇武。修城門的人雖然很多,在這三條中卻一條也做不到,所以我不撫軾表示敬意。”

《詩經》上說:“我的心是多麼憂愁,被一群小人所怨恨。”小人這麼多,如何值得向他們表示敬意呢!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