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離不開禮法(卷一•第六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3-22

經義:

《禮記·曲禮》中有一段話:“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

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可以作為本章文字的注腳。能夠以禮來節制自身,從而推廣到家庭、國家、天下,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由獨善而成其兼善,實是儒家的一貫態度,其外在的表現形式便是“禮”。本章文字所述的要點,由修身自強以至於天下國家,都離不開禮儀,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經文:

君子有辯善之度,以治氣養,則身後彭祖。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宜於時則達,厄於窮則,信禮者也。凡用心之術,由禮則理達,不由禮則悖亂。飲食衣服,動靜居處,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墊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移步,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王無禮則死亡無日矣。《詩》曰:“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語譯:

君子何時何地,無往而不善,用來調氣保養生命,就可比彭祖還長壽。能修養品格、自強不息,聲名就可以同堯、禹那樣不朽;為世所用就會顯達,身處窮困就停止,這是知道信義和禮儀的人。凡是運用心思的辦法,如果遵循禮儀,就能夠治理通達;如果不遵循禮儀,就會狂悖錯亂。飲食、穿衣、行動、靜處,日常生活運用心思,遵循著禮,則能夠調適和諧。如果不遵循禮,身體就會瘦弱生病。容貌態度,進退行走,遵循著禮就優雅,不遵循禮就傲慢鄙陋。所以說人沒有禮就不能生存,事情沒有禮就不能成功。國家沒有禮就不能安定,君主沒有禮很快會滅亡。詩經上說:“人不懂得禮義廉恥,為什麼不快些去死呢!”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