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智慧的人能夠長壽(卷一•第四章)

作者: 孫立堯   發布時間: 2022-03-22

經義:

古代禮儀範圍很廣,大體上一切的社會規範以及社會道德都可以歸入其中。這裏不僅將貪得無厭、逞忿好強視作不知禮儀,也將“居處不理”、“飲食不節”等等都看成是“人而無儀”,只須看到《禮記》中的《曲禮》《內則》等篇章,就很容易理解這一點。本章是借魯哀公提題加以引申,說明禮和它對人情的一種節制關係。

經文:

哀公問孔子曰:“有智者壽乎?”孔子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居處不理,飲食不節,佚勞過度者,病共殺之。居下而好幹上,嗜欲無厭求索不止者,刑共殺之。少以眾,弱以侮強,忿不量力者,兵共殺之。故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詩》曰:“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語譯:

魯哀公問孔子說:“有智慧的人能夠長壽嗎?”

孔子回答說:“是的。人有三種死亡不屬於天命所註定的,而是自己所造成的。起居不合理,飲食沒有節制,勞累過度的人,各種疾病將他害死; 地位低而喜歡冒犯地位高的人,欲望永遠得不到不滿足,各種要求永遠不停止的人,這種人將受到刑罰而死; 人數少卻要侵犯人數多的,力量薄弱的卻要欺負力量強大的,意氣用事而自不量力的人,將死於兵刃之下。所以這三種死法,都是人自己招來的。”詩經上說:“人不懂得禮義廉恥,為什麼不快些去死呢!”

(整理自孫立堯注譯:《新譯韓詩外傳》,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版。經義為原書“研析”部分,文章並不代表本網觀點;標題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