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2-03-22
昔在文王,商紂並立,困於虐政,將弘道以弼無道,作《度訓》。
殷人作教,民不知極,將明道極以移其俗,作《命訓》。
紂作淫亂,民散無性習常,文王惠和化服之,作《常訓》。
上失其道,民散無紀,西伯修仁明恥示教,作《文酌》。
上失其道,民失其業,□□凶年,作《糴匡》。
文王立,西距昆夷,北備獫狁,謀武以昭威懷,作《武稱》。
武以禁暴,文以綏德,大聖允兼,作《允文》。
武有七德,文王作《大武》、《大明武》、《小明武》三篇。
穆王遭大荒,謀救患分災,□《大匡》。
此有脱简□□□□□□□□□□□□□□□□□□□□□□□□□□□□作《九間》。
文王唯庶邦之多難,論典以匡謬,作《劉法》。
文王卿士諗發教禁戒,作《文開》。
維美公命于文王,修身觀天以謀商難,作《保開》。
文王訓乎武王以繁害之戒,作《文繁》。
文王在酆,命周公謀商難,作《酆保》。
文啟謀乎後嗣以修身敬戒,作《大開》、《小開》二篇。
文王有疾,告武王以民之多變,作《文儆》。
文王告武王以序德之行,作《文傳》。
文王既沒,武王嗣位,告周公禁五戎,作《柔武》。
武王忌商,周公勤天下,作《大、小開武》二篇。
武王評周公維道以為寶,作《寶典》。
商謀啟平周,周人將興師以承之,作《酆謀》。
武王將起師伐商,寤有商儆,作《寤儆》。
周將伐商。順天革命,申喻武義以訓乎民,作《武順》、《武穆》二篇。
武王將行大事乎商郊,乃明德□眾,作《和寤》、《武寤》二篇。
武王率六州之兵車三百五十乘以滅殷,作《克殷》。
武王作克商,建三監以救其民,為之訓範,此有脱简□□□□□□□□□作《大聚》。
此有脱简□□□□□□□□□□□
武王即釋箕子囚,俾民辟寧之以王,作《箕子》。
武王秉天下,論德施□,而□位以官,作《考德》。
武王命商王之諸侯綏定厥邦,申義告之,作《商誓》。
武王平商,維定保天室,規擬伊洛,作《度邑》。
武王有疾,此有脱简□□□□□□□□□□
命周公輔小子,告以正要,作《五權》。
武王既沒,成王元年,周公忌商之孽,訓敬命,作《成開》。
周公既誅三監,乃述武王之志,建都伊洛,作《作洛》。
周公會群臣於閎門,以輔主之格言,作《皇門》。
周公陳武王之言以贊己言,戒乎成王,作《大戒》。
周公正三統之義,作《周月》;辯二十四氣之應以明天時,作《時訓》。周公制十二月賦政之法,作《月令》。
周公肇制文王之諡,義以垂於後,作《諡法》。
周公將致政成王,朝諸侯于明堂,作《明堂》。
成王既即政,因嘗麥以語眾臣而求助,作《嘗麥》。
周公為太師,告成王以五征則,作《本典》。
成王訪周公以民事,周公陳六以觀察之,作《官人》。
周室既寧,八方會同,各以其職來獻,欲垂法厥後,作《王會》。
周公云歿,王制將衰,穆王因祭祖不豫,詢其守位,作《祭公》。
穆王思保位惟難,恐貽世羞,欲自警悟,作《史記》。
王化雖弛,天命方永,四夷八蠻,攸尊王政,作《職方》。
芮伯稽古作訓,納王於善,暨執政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晉侯尚力,侵我王略,叔向聞儲幼而果賢,□複王位,作《太子晉》。玉者德以飾躬,用為所佩。夏多罪,湯將放之,征前事以戒后王也,作《殷祝》。
民非後罔義,後非民罔與為邦,慎政在微,作《周祝》。
武以靖亂,非直不克,作《武紀》。
積習生常,不可不慎,作《銓法》。
車服制度,明不苟逾,作《器服》。
---周道於是乎大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