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凡人情為可悅也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15

闡微:

本節強調情,即誠的重要性。與《禮記•中庸》重誠有異曲同工之妙,學人當仔細參究。

真情落實到現實之中,表現為“有美情”、“性善”、“含福”、“心畏”、“有德”、“有道”、“內禮”、“達於義”、“篤于仁”諸方面。其化己、化民的力量亦大,可以做到“未言而信”、“未教而民恒”、“未賞而民勸”、“未刑而民畏”、“賤而民貴之”、“貧而民聚焉”、“獨處而樂”、“惡之而不可非”、“非之而不可惡”。

以道德心力為治民治本,是儒家一貫的思想。《禮記•中庸》有:“《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鈇鉞,音fū yuè,斫刀和大斧,這裡泛指刑戮——筆者注)。《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同時出土的《成之聞之》亦有:“古之用民者,求之於己為恒。行不信則命不從,信不著則言不樂,民不從上命,不信其言,而能含德者,未之有也。”

最後,作者論述了以道修身接物的重要性,這裡的“道”指人道,禮義之道。特別強調家事與國事在治理原則上的不同。對於人治傳統過於強大的中國社會來說,分清門外之治及閘內之治的關係,作到公私相分,顯得特別重要。

——執政者慎哉!

經文:

凡人情[1]為可悅也。苟以其情,雖過不惡;不以其情,雖難不貴。苟有其情,雖未之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2]。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3]。未賞而民勸,含福者也[4]。未刑而民畏,有心畏者也。賤而民貴之,有德者也。貧而民聚焉,有道者也[5]。 獨處而樂,有內禮[6]者也。惡之而不可非者,達於義者也。非之而不可惡者,篤於仁者也。 行之不過,知道者也。聞道反上,上交者也[7]。聞道反下,下交者也。聞道反己,修身者也[8]。上交近事君,下交得眾近從政,修身近至仁。同方[9]而交,以道者也。不同方而交, 以故者也。同悅而交,以德者也。不同悅而交,以猷[10]者也。門內之治,欲其逸也。門外之治,欲其制也[11]。

譯文:

人的真誠是令人喜歡的,如果真誠行事,即使有過錯,也不易招致別人的厭惡。如果不能真誠行事,即使行人所難行,也沒有什麼可貴之處。能真誠的行事,即使他還沒有付諸行動,別人也會信任他。不待發言而後見其信德,這是由於他有淳美的真誠之心。君子未施教於民而人民有恆善之心,這是由於他的性至於善。沒有給予賞賜,人民卻盡力而為,這是因為其行合於道,無所不順,無所不備。未對人民施予刑罰,人民卻敬畏有加,這是因為他對人民有敬畏之心。地位低下人民卻尊重他,這是因為一個人有德行的緣故。不富裕人民卻能聚集到他身邊,這是因為一個人有道之故。自己一個人獨處仍然歡樂自在,這是由於禮形成於心。不喜歡他卻不能批評他,這是因為他知道義的原則。非議他卻不能討厭他,是因為他篤行仁義的緣故。一個人做事沒有過錯,都恰當,這是因為他懂得禮義之道。聽聞禮義之道,用來反觀如何與上位者相處,這是與上級的交往之道。聽聞禮義之道,用來反觀如何與下位者相處,這是與下級的交往之道。聽聞禮義之道,用來反觀自己的言行,這是修身之道。以禮義之道與上位者交往,近乎事君的原則;以禮義之道同下位者交往,並能得到民眾的愛戴,這就近乎從政之道了。以禮義之道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近乎達到仁的境界了。與同志者交往,是因為志同道合,與不同志者交往,是因為有一定的原因目的。與自己同好的人交往,是因為彼此德行相同,與自己不同好的人交往,是因為有事要謀劃。治理家裡的事,要重恩情,恩情重于道義;處理社會國家之事,要道義為本,以公道限制私恩。

注釋:

[1]情:在本篇中講的“情”,實際上就是《中庸》中講的“誠”,情即誠也。《淮南子•謬稱訓》:“情系於中,行形於外。凡行戴情,雖過無怨;不戴其情,雖忠來惡。”高誘注:“情,誠也。”

[2]未言而信:意為不待發言而後見其信德,無時不信也。《禮記•祭義》有:“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

[3]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民恒,指民有恆善之心。《孟子•梁惠王上》引孟子言:“無恆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朱子注曰:“恒心,人所常有之善心也。”這裡的“性善者也”,不是講孟子的性善論,聯繫上下文,是講一個人本性至於善。

[4]未賞而民勸,含福者也:《小爾雅•廣詁》:“勸,力也。”含福,指君子盡其誠,至未賞而民勸,無所不順,無所不備。《禮記•祭統》對此有詳盡的解釋:“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謂之備。言內盡於己,而外順於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上則順於鬼神,外則順於君長,內則以孝於親。如此之謂備。唯賢者能備,能備然後能祭。”

[5]賤而民貴之,有德者也。貧而民聚焉,有道者也:君子貧賤而人民卻尊敬他,聚集到他的身邊聽他領導,是因為君子有道德的緣故。歷史上舜是這類人的典範。《韓非子•難一》云:“曆山之農耕侵畔(畔,音pàn,田地的界線——筆者注),舜往耕焉,期年,圳(圳,音zhèn,田野間的水溝——筆者注)畝正;河濱之漁者爭坻(坻 ,音chí,水中的小塊陸地——筆者注),舜往漁焉,期年而讓長;東夷之陶者器苦窳(苦窳,音kǔ yǔ,粗糙質劣——筆者注),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史記•五帝本紀》云:“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陶河濱,河邊器皆不苦窳,一年所聚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6]內禮:即《五行》中的“禮形於內”,禮形成於心。

[7]聞道反上,上交者也:反,反觀,反思。指聽聞禮義之道,用來反思如何與上位者相處,這是與上級的交往之道。

[8]聞道反己,修身者也:《禮記•中庸》引孔子言曰:“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9]同方:同道,《禮記•儒行》:“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鄭玄注:“同方、同術,等志行也。”

[10]猷:音yóu。《爾雅•釋詁上》:“猷,謀也。”

[11]門內之治,欲其逸也。門外之治,欲其制也:逸,劉釗釋此字為“掩”。《正字通》:“逸,隱遁也。” 制,檢束、節度。《增韻•祭韻》:“制,檢也。”《字彙•刀部》:“制,節也。”《禮記•喪服四制》:“夫禮,吉凶異道,不得相干,取之陰陽也。喪有四制,變而從宜,取之四時也。有恩有理,有節有權,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義也,節者禮也,權者知(通“智”——筆者注)也。仁義禮智,人道具矣。其恩厚者,其服重。故為父斬衰三年,以恩制者也。門內之治,恩掩義;門外之治,義斷恩。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貴貴尊尊,義之大者也。故為君亦斬衰三年,以義制者也 。”同時出土的《六德》有:“門內之治仁掩義,門外之治義斬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