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其出於情也信,然後其入撥人之心也厚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14

闡微:

從本節開始,作者論述樂。

古人行禮的同時奏樂,作為治國的根本,禮樂常常並稱。那麼作樂的原則是什麼呢?就是使人遠惡而向善,加上音樂“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故樂教大矣!

《荀子•樂論》開篇即說:“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則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是矣。故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以樂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音xǐ,一邊說話一邊思考,引申為暗藏心機的花言巧語——筆者注)。使其曲直、繁省、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使夫邪汙之氣無由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這段話大意是說,音樂,就是歡樂的意思,它是人類情感絕對不能缺少的東西。人不可能沒有歡樂,歡樂了就一定會在歌唱吟詠中表現出來,在手舞足蹈的舉止中體現出來。可見人類所作所為——包括聲音、舉止、性情及其表現方式的變化,就全都體現在這音樂之中了。所以,人不可能不快樂,快樂了就不可能不表現出來,但這種表現如果不進行引導,就不可能沒有禍亂。古代的聖王憎惡禍亂,所以創作了《雅》、《頌》的音樂來引導他們,歌聲足夠用來表達快樂而不淫蕩,使那歌詞足夠用來闡明正確的道理而不流於花巧,使音律的宛轉或舒揚、繁複或簡單、清脆俐落或圓潤豐滿、節制停頓或推進加快,都足以感動人的善心,使民眾無法接受邪惡骯髒的東西。這就是古代聖王設置音樂的原則啊!

《禮記•樂記》表達了與荀子類似的思想,上面說:“凡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倡和有應,回邪曲直,各歸其分。而萬物之理,各以類相動也。”

今天,我們應該有目的地恢復樂教,特別是讓孩子少接觸一點淫亂心性的音樂——在資訊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為了給每一個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這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先賢將音樂理論建立在人類本性的基礎上,這是了不起的——我們不能棄如敝履!

經文:

凡聲,其出於情也信[1],然後其入撥人之心也厚[2]。聞笑聲,則鮮如[3]也斯喜。聞歌謠,則陶如[4]也斯奮。聽琴瑟之聲,則悸如[5]也斯歎。觀《賚》、《武》,則齊如也斯作[6]。觀《韶》、《夏》,則勉如也斯儉[7]。詠思而動心,喟如也[8],其居次也久[9],其反善複始也慎[10],其出入也順,始其德也[11]。鄭衛之樂,則非其聲而從之也[12]。

譯文:

聲音,能真誠地出自人情,然後它對人的感化也深。聽到笑聲,內心就會粲然而喜;聽到歌謠,會心潮澎湃而感情奮發;聽到琴瑟之聲,就會心動而吟誦之;觀《賚》、《武》樂舞,就會見賢思齊而為之振作;觀《韶》、《夏》樂舞,就會努力而謙卑。歌詠相憐哀就會動心,為之嗟歎。感人至深,使人長久地低回吟詠,就能使人真正地複返本始之善,並能和順地興發、節斂人情,激發德行。然而鄭衛之聲並非正聲雅樂,人卻聽從其感化。

注釋:

[1]信:《廣雅•釋詁》:“信,誠也。”

[2]然後其入撥人之心也厚:厚,指樂聲對人的感化深。《荀子•樂論》有:“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3]鮮如:鮮猶“粲”,“粲”與“鮮”讀音相近。

[4]陶如:猶“陶然”,形容初樂而未暢。

[5]悸如:《說文•心部》:“悸,心動也。”《素問•氣交變大論》:“民病身熱煩心躁悸。”王冰注:“悸,心跳動也。”悸如,是心動的樣子。

[6]觀《賚》、《武》,則齊如也斯作:《賚》、《武》為歌頌武王滅商定天下的《大武》樂的歌詞,歌與舞配合,故可說“觀賚、武”。齊如,指想與之看齊的樣子。《廣韻•齊韻》:“齊,等也。”

[7]觀《韶》、《夏》,則勉如也斯儉:《韶》為舜樂,《夏》即《大夏》,為禹樂;《說文•力部》:“勉,強也。”儉,謙卑。《荀子•非十二子》有:“儉然恀然。”楊倞注:“儉然,自卑謙貌。”

[8]詠思而動心,喟如也:詠思,歌詠相憐哀;喟如,嗟歎貌。

[9]其居次也久:《玉篇•屍部》:“居,處也。”《莊子•田子方》:“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陸德明《經典釋文》:“次,中也。”“居次”意為居於人心之中。

[10]其反善複始也慎:反善複始,意為返歸善良本性;《爾雅•釋詁》:“慎,誠也。”

[11]始其德也:謂雅樂能激發德行。雅樂明德,故《禮記•樂記》有“樂者,所以象德也”,“德音之謂樂”。

[12]鄭衛之樂,則非其聲而從之也:鄭衛之樂,《禮記•樂記》稱為“亂世之音”,這段話意在說明,鄭衛之樂,非世人應聽之樂,人們卻聽而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