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凡心有志也,無與不可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14

闡微:

本節言人之所以不同動物,一個重要的方面就在於他有學習的能力。人靠學習能夠改變自己的本性,這是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人之貴,貴於此。《語叢一》云:“夫天生百物,人為貴。”

中國文化早就脫離了神話階段,開始了人文精神之旅,比西方世界十四世紀以後人文主義才逐步興起要早得多。諸子百家多有強調天地之間人為貴者。

《孝經•聖治》引曾子言曰:“天地之性,人為貴。”

《荀子•王制》亦言及人與萬物的不同之處,更為詳盡。他認為只有人知禮義,道義,因而能實現社會物質文化生活。上面說:“水火有氣而無生, 草木有生而無知, 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 故最為天下貴也。”

《列子•天瑞》載榮啟期答孔子問云:“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 是一樂也。”

至西漢,楊雄《太玄•玄文》中猶云:“天地之所貴曰生,物之所尊曰人。”

對人的重視,使中國文化對人性、天人之道的探索在先秦已經達到今天西方文化仍無法企及的高度。今日西化的中國學者不知先賢所云,多以西方哲學或西方宗教觀點視之——簡直是買櫝還珠式的愚蠢。

性命與天道之學是真正的人類文化寶珠!

經文:

凡心有志也,無與[1]不可, 人不可獨行[2],猶口之不可獨言也。牛生而長,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學或使之也[3]。 

譯文:

心有意念,沒有物是不能夠實現的。心不能夠單獨發生作用,就如同口沒有心的役使不能發聲一樣。牛天生體形就龐大,大雁天生脖子就長,這是本性如此。但人類卻能通過學習使心性發生變化。

注釋:

[1]與:宋代張載《西銘》云:“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此處“與”有物參與之意。

[2]人不可獨行:“可, 人不可獨”五字原殘,“人”字,學者有補作“心”者、“志”者、“性”者。根據上下文,其意當為人的心之意。這裡是說心依於物而行,口依於意而言。是闡明心物之間的關係。

[3]人而學或使之也:“使”字,季旭升先生釋為“變”,並指出:“本句如釋為‘變’,則‘學’對‘性’的某些改變功能就可以凸顯出來了。這與全篇強調教、習的觀點是一致的。”(季旭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