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08

闡微:

本節再次強調心外無法,修身就是修心。

內容上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發揮子思子“心君體民”的思想,主張“君子以心導耳目,小人以耳目導心”。(《意林•卷一》引)要自己隨時隨地都做主人翁,不為外物所牽。如何實現心君呢?就是以仁義繩天下。在這裡,治身與理國是合一的。《屍子•貴言》云:“目之所美,心以為不義,弗敢視也;口之所甘,心以為不義,弗敢食也;耳之所樂,心以為不義,弗敢聽也;身之所安,心以為不義,弗敢服也。然則令於天下而行,禁焉而止者,心也。天子以天下受令於心,心不當則天下禍。諸侯以國受令於心,心不當則國亡。匹夫以身受令於心,心不當則身為戮矣。”

本節另一部分是講四種類推法,從帛書本說來看,都是在修身上去立意的,所以也是進德的四種心法。它們是侔、譬、喻、幾。其中“幾”是知幾知微,見於未形境界,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因為處理複雜事務,幾顯得十分重要。

經文: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1]。心曰唯,莫敢不唯[2];心曰諾,莫敢不諾;心曰進,莫敢不進;心曰後,莫敢不後;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淺,莫敢不淺[3]。和則同[4],同則善。

目而知之,謂之進之[5]。喻而知之,謂之進之[6]。譬而知之,謂之進之[7]。幾而知之,天也。“上帝臨汝,毋貳爾心”,此之謂也[8]。

譯文: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都是由心役使的。心說是,就不敢不是;心答應,就不敢不答應;心說進,就不敢不進;心說退,就不敢不退;心要對人謹慎小心,就不敢不謹慎小心;心要對人隨便些,就不敢不隨便些。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努力和同于仁義之心,就能達到至善的境界。

通過侔的方式領悟理解,叫進德;通過喻的方式領悟理解,叫進德;通過譬的方式領悟理解,叫進德;通過幾的方式領悟理解,只有有天德,得道的聖人才能實現。《詩經》“上帝禦臨於你,你不要有貳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

注釋:

[1]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帛本說云:“耳目也者,悅聲色者也;鼻口者,悅臭味者也;手足者,悅佚愉者也。心也者,悅仁義者也。此數體者皆有悅也,而六者為心役,何也?曰:心貴也。有天下之美聲色于於此,不義,則不聽弗視也。有天下之美臭味於此,不義,則弗求弗食也。居而不間尊長者,不義,則弗為之矣……小不勝大,賤不勝貴也哉!故曰心之役也。”間,保持距離;另外,《韓詩外傳•卷二》引孔子言曰:“口欲味,心欲佚,教之以仁;心欲安,身惡勞,教之以恭;好辯論而畏懼,教之以勇;目好色,耳好聲,教之以義。”可以帛本說相參證——禮義以節人情欲,其本在心,其術則仁、義諸德。

[2]心曰唯,莫敢不唯:唯與後文的諾皆應辭。帛本說云:“心曰唯,耳目鼻口手足音聲貌色皆唯,是莫敢不唯也。諾亦然,進亦然,退亦然。” 

[3]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淺,莫敢不淺:帛本說云:“深者甚也,淺者不甚也,深淺有道矣。故父呼,口含食則吐之,手執業則投之,唯而不諾,走而不趨,是莫敢不深也。于兄則不如是其甚也,是莫敢不淺也。”《釋名•釋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 這裡的深淺,指心的謹慎小心程度。

[4]和則同:帛本說云:“和也者,小體變變然不患於心也,和于仁義。仁義,心也;同者,與心若一也。”據《孟子》,大體指心,小體指耳、目、鼻、口、手、足等;變變然,猶勉勉然。

[5]目而知之,謂之進之:目通“侔”。帛本說云:“弗侔也,侔則知之矣,知之則進耳。侔之也者,比之也。‘天監在下,有命既雜’者也,天之監下也,雜命焉耳。循草木之性,則有生焉,而無好惡焉。循禽獸之性,則有好惡焉,而無禮義焉。循人之性,則巍然知獨有仁義也。不循其所以受命也,循之則得之矣,是侔之已。故侔萬物之性而知人獨有仁義也,進耳。‘文王在上,於昭於天’,此之謂也。文王源耳目之性而知其好聲色也,源鼻口之性而知其好臭味也,源手足之性而知其好佚愉也,源心之性則巍然知其好仁義也。故執之而弗失,親之而弗離,故卓然見於天,箸(通“著”——筆者注)于天下,無他焉,侔也。故侔人體而知其莫貴于仁義也,進耳。 ”這段話大意是說:如果將各種事物排列比較,就能夠明白道理。能夠明白道理,就能夠進德。所謂將各種事物排列,就是將若干事物排列比較,進而探究其本質。《詩經》中說“天之縱覽下界,將命集中在這裡”。這是講天縱覽下界,將命集中在了人類那裡。如果考察草木的本性,其雖然有生命,但是沒有好惡的感情。如果考察鳥獸的本性,其雖有好惡的感情,但是沒有禮義之德。如果考察人的本性,就能夠明確知道只有人類被賦予仁義之德。如果考察有關人類接受天命的情況,就能夠把握人的本性。這不外就是通過排列比較各種的事物。因此,如果排列比較萬物的本性,就會明白只有人類被賦予仁義之德,就能夠進德;《詩經》上說:“文王君臨天下啊,其德耀天。”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文王探求耳目的本性,知道其喜好聲色。探求鼻口的本性,知道其喜好臭味。探求手足的本性,知道其喜好安逸。接著探求心的本性,知道其明明喜好仁義。因此,守仁義而不失,親仁義而不離。所以,文王的仁德就出類拔萃,光耀天下。其不在於別的什麼,就是因為排列比較各種的事物而明白了人的心性。因而,如果排列比較耳目、鼻口、手足、心等,理解了沒有比喜好仁義的心更高貴的,也就能夠進德了。

[6]喻而知之,謂之進之:帛本說云:“弗喻也,喻則知之矣,知之則進耳。喻之也者,自所小好喻乎所大好。‘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思色也。‘求之弗得,寤寐思伏’,言其急也。‘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言其甚急也。急如此其甚也,交諸父母之側,為諸?則有死弗為之矣。交諸兄弟之側,亦弗為也。交諸邦人之側,亦弗為也。畏父兄,其殺畏人,禮也。由色喻於禮,進耳。”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以低一等的事物為基礎與高一等的事物來比較。就能夠明白道理。如果明白道理,就能夠進德。所謂“比較”,就是以稍微喜好的事物為基礎,與大為喜好的事物比較。《詩經》中所講的“婀娜的淑女,寤寐求之不已”,就是想念美色。所謂“求之不得的話,就睡也想醒也想”,就是講其急切的程度。所謂“思來想去,不斷地翻身”,就是講其非常急切的程度。儘管其急切程度是這樣,在父母的附近和淑女進行交往,行嗎?即使被威脅處以死刑也肯定不去交往。在兄弟的附近和淑女交往也不行,在國人附近和淑女交往也不行。像這樣,先是畏懼自己的父母、兄弟,其次是畏懼廣大的眾人,就是禮。如果以好色之事為基礎,通過比較而知道好禮的話,就能夠進德。

[7]譬而知之,謂之進之:帛本說云:“弗譬也,譬則知之矣,知之則進耳。譬丘之與山也,丘之所以不如名山者,不積也。舜有仁,我亦有仁,而不如舜之仁,不積也。舜有義,而我亦有義,而不如舜之義,不積也。譬比之而知吾所以不如舜,進耳。”這段話的大意是說:運用比喻就能夠明白道理,如果明白道理,就能進德。以丘和山為喻,丘不及于高山的理由,是因為沒有積累土。舜有仁之德,我也有仁之德,可是不及於舜之仁,是因為我沒有積累仁之德。舜有義之德,我也有義之德。可是不及於舜之義,是因為我沒有積累義之德。比喻後又比較,如果明白我不及於舜的原由,就能夠進德了。

[8]幾而知之,天也。“上帝臨汝,毋貳爾心”,此之謂也:引詩自《詩經•大雅•大明》。《周易•繫辭下》有:“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帛本說云:“‘幾而知之,天也。’幾也者,賚數也。唯有天德者,然後幾而知之。‘上帝臨汝,毋貳爾心’。上帝臨汝,言幾之也。毋貳爾心,俱幾之也。”“幾而知之”講的是得道的境界。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在事物有預兆的階段就能夠知道它的,就是天德”,所謂“有預兆”就是有數(道理)。只有合天德(道)的聖人,才能“在事物有預兆的階段就能夠知道它”。《詩經》中有“上帝禦臨於你,你不要有貳心”,所謂“上帝禦臨於你“,就是有徵兆顯示的意思。所謂“你不要有貳心”,就是要與天合其精微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