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聖人知天道也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08

闡微:

本節總說仁、義、禮、智、聖五行間的關係。強調,智、聖為禮樂之源。

第一段引《詩經》“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說明人道明察于下,天道光耀於上的天人境界。

第二段以文王為例,說明成就大德要求五行和合。五行如何實現和合?天道層次上,關鍵在知天道,所以說聞君子道為聰,由聰而聖,由聖而知(天道),知而行,行而時,最後至於中庸之大德;人道層次上,關鍵在重賢人,所以說見賢人為明,由明而智,知(賢)而安之,安之而敬之。

最後說明天、人層次仁、義、禮、智、聖皆和則樂,樂則有德,有德則國家興盛——此言內聖而外王之道也。   

經文:

見而知之,智也[1];聞而知之,聖也[2]。明明,智也[3];赫赫,聖也。“明明在下,赫赫在上”[4],此之謂也。 

聞君子道,聰也[5]。聞而知之,聖也[6];聖人知天道也[7]。知而行之,義也[8]。行之而時,德也[9]。見賢人,明也[10]。見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11]。安而敬之,禮也[12]。 聖智,禮樂之所由生也[13],五行之所和也,和則樂[14],樂則有德,有德則邦家興[15]。文王之見也如此。“文王在上,於昭於天。”此之謂也[16]。

譯文:

見到有形之物而後知所以然,稱為智;聞於未形而知所以然,叫作聖。明明之察,是形容人道之智的,赫赫之貌,是形容天道之聖的。《詩經》上“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說得就是這種情形。

知道了天道,就可稱之為聰,知天道之所在,就是聖。聖人能心會天道。心會天道而踐履天道就是義,行天道而致中和,就是德。看到賢德之人,就是明,見到並理解賢德之人,就是智。理解賢德之人並使之安逸,就是仁。使之安逸並敬重賢德之人,就是禮。所以說,聖智是禮樂產生的根源。仁、義、禮、智、聖五種德行和合,和合就會喜樂,喜樂就有德,有德整個國家就會仁義大興,在文王身上我們就能看到這種情況。《詩經》上“文王在上,於昭於天”,說得就是文王成就大德的情形。

注釋:

[1] 見而知之,智也:帛本說釋“智”云:“見之而遂知其所以為之。”智者,能窮有形之源。

[2]聞而知之,聖也:帛本說云:“聞之而遂知其天之道也,聖也。”天道無形,故用聞表示心之所感。 

[3]明明,智也:帛本說云:“智也者,由所見知所不見也。”“明明”為古代常用語,《尚書•堯典》有:“明明揚側陋。”清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云:“凡經傳言明明者,皆謂明之至。”《樂雅•釋訓》云:“明明,察也。”。《詩經•大雅•常武》有:“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毛傳亦云:“明明然,察也。” 

[4]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引詩自《詩經•大雅•大明》,毛傳云:“文王之德明明於下,故赫赫然著見於天。”

[5]聞君子道,聰也:帛本說云:“同之此聞也,獨色然辨于君子道,道者聰也,聰也者,聖之藏於耳者也。”耳之聽覺能超越空間,感受外物,故作者以之喻聖。 

[6]聞而知之,聖也:帛本說云:“聞之而遂知其天之道也,是聖矣。” 

[7]聖人知天之道:帛本說云:“道者,所道也。”道為所道,以能所雙亡故。 

[8]知而行之,義也:帛本說云:“知君子之所道而(扌+“遂”去辶)然行之(7),義氣也。”這句話是說,知道了君子所行的天道並嚴格實踐的,就是義氣。 

[9]行之而時,德也:帛本說云:“時者,和也;和也者,德也。” 魏啟鵬教授釋此句云:“時謂中、中和。《毛詩•小雅•賓之初筵》:‘以奏爾時。’傳曰:‘時,中者也。’《周易•蒙卦•彖傳》:‘以亨行時,中也。’《釋文》:‘中,和也。’《國語•周語中》:‘惠,所以和民也。’《周語下》:‘言惠必及和。’《樂雅•釋言》:‘惠,順也。’簡文此句言聖者行天道而致中和,如《中庸》所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故能成德。”

[10]見賢人,明也:帛本說云:“同此見也,獨色然辨于賢人,明也。明也者,智之藏於目者。明則見賢人。” 

[11]知而安之,仁也:帛本說云:“知君子所道而(訁+耎)然安之者,仁氣也。” (訁+耎),是形容安,意當與“耎”相通,耎古通“軟”或“懦”,有溫柔、柔順意。這句話是說,知道了君子所行的道而柔順安然接受的,就是仁氣。 

[12]安而敬之,禮也:帛本說云:“既安止矣,而又愀愀然而敬之者,禮氣也。”愀,讀作  qiǎo 。愀愀,憂戚的樣子。

[13]聖智,禮樂之所由生也:五行之中,聖、智為基礎,故說禮樂生之于聖智;四行之中,仁義然後禮,故下文說:“仁義,禮所由生也。”前者言人道天道,後者只言人道,故有此異,並不矛盾。

[14]五行之所和也,和則樂:帛本說云:“和者,有猶五聲之和也。樂者,言其流體也,機然忘塞也。忘塞,德之至也。” 

[15]樂而後有德,有德而國家興:帛本說云:“國家興者,言天下之興仁義也。”

[16]“文王在上,於昭於天”,此之謂也:帛本說云:“言大德備成矣。”引詩自《詩經•大雅•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