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聰則聞君子道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08

闡微:

本節與上節相對應,從正面闡述成仁、成智、成聖之道。由心思起,由(善)德終。分別是:

思)清——察——安——溫——悅——戚——受——(外)玉色——(內)仁

(思)長——得——不忘——明——見賢——(外)玉色——(內)智

(思)輕——形——不忘——聰——聞道——(外)玉音——(內)聖

記住,這種道德成就不是單純心理上的,也體現在外表,是一種人生境界。因為身心本來就是統一的,作者分別用玉色、玉音作喻。

《五行》通篇講儒家心法,這裡顯示得十分清楚。

從本節開始,帛本有說,我們在注釋中將會大量引用,以期不違先賢本意。    

經文:

仁之思也清,清則察,察則安,安則溫[1],溫則悅,悅則戚[2],戚則親,親則愛,愛則玉色[3],玉色則形,形則仁。 

智之思也長,長則得,得則不忘,不忘則明,明則見賢人[4],見賢人則玉色,玉色則形,形則智。 

聖之思也輕[5],輕則形[6],形則不忘[7],不忘則聰[8],聰則聞君子道[9],聞君子道則玉音[10],玉音則形,形則聖。

譯文:

要做到仁就要思慮精一,思慮精一就會明察,明察就會安適,安適就會溫良,溫良就會高興,高興就易接近,易接近就會親切,親切就會招人喜愛,招人喜愛就會顯示出玉一樣溫和的容色,溫和的容色顯示於外,仁心就會形成於內。

要做到智就要思慮深遠,思慮深遠就會有所得,有所得就不會忘掉,不會忘掉就顯得高明,高明就能識見賢人,識見賢人就會顯示出玉一樣溫和的容色,溫和的容色顯示于外,智心就會形成於內。

要做到聖就要思慮輕靈,思慮輕靈就會成其所思,成其所思就不會忘記,不會忘記就聰慧,聰慧就能心感大道,心感大道就有玉音之美,清揚遠聞。玉音之美形成於外,聖心就會形成於內。

注釋:

[1]溫:寬緩和柔也。《禮記•儒行》有:“溫良者,仁之本也。”

[2]戚:《小爾雅•廣詁》:“戚,近也。”

[3]玉色:溫而厲之色。《禮記•玉藻》:“戎容暨暨……山立,時行,盛氣顛實揚休,玉色。” 孔穎達疏:“玉色者,軍尚嚴肅,故色不變動,常使如玉也。”

[4]明則見賢人:《文子•上仁》有:“知賢之謂智。”

[5]聖之思也輕:帛本說云:“思也者,思天也;輕者尚矣。” 

[6]輕則形:帛本說云:“形者,形其所思也。酉下子輕思于翟,路人如斬;酉下子見其如斬也,路人如流。言其思之形也。”酉下子一段文意不明。 池田知久先生譯為:酉下子以直截的想法思考雉的羽毛裝怖時,看到了走路的人們似乎被砍了腳一樣停下來的情景。可是,雖說酉下子看到了走路的人們停下來的情景,而現實中走路的人們則像流水一樣地走著——聊備一說。

[7]形則不忘:帛本說云:“不忘者,不忘其所思也,聖之結於心者也。”聖亦不出心外。 

[8]不忘則聰:帛本說云:“聰者,聖之藏於耳者也,猶孔子之聞輕者之鼓而得夏之盧也。”與帛本同時出土的《德聖》云:“聖者,聲也……其謂之聖者,取諸聲也。”《文子•道德》:“聞而知之,聖也;見而知之,智也。故聖人常聞禍福所生而擇其道,智者常見禍福成形而擇其行;聖人知天道吉凶,故知禍福所生,智者先見成形,故知禍福之門。聞未生,聖也;先見成形,智也;無聞見者,愚迷也。” 聖人超越名相,知幾知微,見於未形,故稱之為“聞”。帛本舉例說:孔子聽打擊樂器磐所發出的聲音,就知道懸掛磐的架子立柱是夏王朝的東西(“猶孔子之聞輕者之鼓而得夏之盧也”一句文意不明,暫從池田知久先生意見)。

[9]聰則聞君子道:帛本說云:“道者,天道也,聞君子道之志耳而知之也。”知幾則近於道矣,能以精微之心見於未形。 

[10]玉音:《詩•小雅•白駒》:“毋金玉爾音”,清人陳奐《詩毛氏傳疏》云:“言賢者德音,如金如玉。”這裡以玉音象徵知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