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德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08

闡微:

本節闡述了天人之際的根本大法,即智慧、安樂、德行三位一體,同歸於道。如《韓詩外傳•卷一》所言:“故中心存善而日新之,雖獨處而樂,德禮而形。”《荀子•榮辱篇》云:“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韓非子•解老》也說:“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這種樂、這種安,是至德感發的至樂、至安,非對外物欲望實現引發的心滿意足的狀態。此一區別需要我們特別注意——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快樂。

人類文明史上,古今中外先哲對於德行之本,智慧之實,安樂之源,有各種各樣的認識,但對於它們三位一體的關係卻少有人作過細緻入微的闡述。

什麼是德行之本。答曰:“道”,即無名相的大道、天道。《禮記•禮器》:“天道至教,聖人至德。”孔穎達疏云:“聖人法天之至極而為德。”上文亦言:“德,天道也。”與帛書《五行》同卷之古佚書《德聖》篇有:“知人道曰智,知天道曰聖。”

什麼是智慧之實。答曰:“權”,就是唯變所適,大道直行,不是今天大學中普遍流行的記問之學。《論語•子罕篇第九》中,孔子將求知境界分成四個層次,即學、道、立(道)、權。他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禮記•喪服四制》論人道云:“有恩有理,有節有權,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義也,節者禮也,權者知(通“智”——筆者注)也。仁義禮知,人道具矣。”孔穎達疏云:“門內主恩,門外則變而行義。尊卑有定,以節為限。不能備禮,則變而行權。恩屬於仁,理屬於義,節屬於禮。量事權宜,非知不可。”

什麼是安樂之源。答曰:“德”,常言說道德之樂才是真樂。在《五行》中,作者不斷強調“不樂則亡(無)德”、“樂則有德”的道理,將安樂作為德的前提條件,這一點特別值得注意。真正的快樂意味著道德的實現,而不是道德的缺失,物欲的滿足。

《五行》的作者指出,天道始於憂、終於德。聯繫下文,這裡的憂指的是憂思于不知天道、君子道,是修習天道的第一動力。實現天道的次第為:憂——智(聖)——悅——安——樂——德。

智慧,安樂、德行三位一體,相生相成,一以貫之,決定了中國文化形上形下,出世入世圓融無礙的特性。只可惜儒家心法失傳過早!今日吾輩能穿越兩千三百年的時空,聆聽大法,何其幸也!

經文:

君子亡中心之憂[1]則亡[2]中心之智,亡中心之智則亡中心之悅,亡中心之悅則不安,不安則不樂[3],不樂則亡德[4];君子無中心之憂則無中心之聖,無中心之聖則無中心之悅,無中心之悅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德[5]。 

譯文:

君子沒有內心對天道的憂思嚮往就不會產生內在的智慧,沒有內在的智慧就不會有內心的喜悅,沒有內心的喜悅身心就不會安適,沒有身心的安適就不會真正快樂,沒有快樂也就不能實現道德;君子沒有內心對天道的憂思嚮往就不會產生內在聖,沒有內心的聖就不會有內心的喜悅,沒有內心的喜悅身心就不會安適,沒有身心的安適就不會真正快樂,沒有快樂也就不能實現道德。

注釋:

[1]憂:《爾雅•釋詁上》:“憂,思也。”,下文言思,與憂意近。至德生於憂思。《孟子•盡心上》說:“人之有德慧術智者,恒存乎疢疾(“疢疾”意猶憂患——筆者注)。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篇》云:“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可與本節相參證。

[2]亡:帛本皆作“無”。

[3]不安不樂:帛本《五行》說釋云:“安也者,言與其體偕安也者也,安而後能樂。” 這裡強調了身體的安康。

[4]不樂則亡德:帛本《五行》說釋云:“樂也者,流體,機然忘塞,忘塞,德之至也,樂而後有德。”樂者,必心無掛礙,於不可得處得大自在。故樂為流體,樂而忘塞,通達無礙,樂為德之至也,與我們日常言的快樂、喜悅有不同之處,這一點需要注意。

[5]君子無中心之憂則無中心之聖,無中心之聖則無中心之悅,無中心之悅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德:簡本原無此段,據帛本增,因為《五行》皆“智”、“聖”對舉,簡本言智而不言聖,當為抄寫脫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