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08

闡微:

本節開宗明義,論儒家五行,仁、義、禮、智、聖這五種根本道德及五行、四行之間的相互關係,強調諸德成於心,心是修身的起點。

首先言仁,因為在儒者看來,修道當自人道始。《禮記•中庸》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

要做到內仁、內義、內禮、內智、內聖,才能自然而然地外施於人,有“德之行”,就是後世所說的德行——有斯德當有斯行,有斯行不一定有斯德。古今中外,沽名釣譽者多,直心而行者少!

故《說文解字》釋“德”(即古文“悳”)字云:“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從直,從心。”《周禮•地官•師氏》述師氏之職,將德、行分開來講,“德”重內在之品性,“行”重外在之規範。上面說:“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鄭玄注:“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周禮•地官•師氏》還有六德、六行、六藝之說,“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禦、書、數。” 鄭玄注“六德”云:“知(通“智”——筆者注),明於事;仁,愛人及物;聖,通而先識;義,能斷時宜;忠,言以中心;和,不剛不柔。”鄭玄注“六行”云:“善於父母為孝;善於兄弟為友;睦,親於九族;姻,親於外親;任,信于友道;恤,振憂貧者。”

諸德若不發之於心,即“不形於內”,則缺乏心力,事功亦難成就,只能稱作行。《淮南子•要略》的作者警告說:“所以覽五帝三王,懷天氣,抱天心,執中含和,德形於內,以莙凝(莙,音君,“莙凝”意為凝結——筆者注)天地,發起陰陽,序四時,正流方,綏之斯寧,推之斯行,乃以陶冶萬物,遊化群生,唱而和,動而隨,四海之內,一心同歸。故景星見,祥風至,黃龍下,鳳巢列樹,麟止郊野。德不內形,而行其法藉,專用制度,神祇弗應,福祥不歸,四海不賓,兆民弗化。故德形於內,治之大本。”這句話大意是說,觀覽五帝三皇的業跡,他們懷抱天地之氣,心存天地大道,執政公正,飽含和氣,大德在內心形成,而凝結在天地之中,引發陰、陽二氣,規定了四季的時序,正氣傳佈四方。用它來安撫天下就會安寧,推廣它就能得到施行。於是便用來化育萬物,感化一切生物。就像唱歌就有和聲,活動就有人跟隨—樣,天下之內,一個心念而歸向一起。因此瑞星山現,吉祥之風來臨,黃龍隨之降下,鳳凰在樹上築巢,麒麟在郊野停息。大德沒有在內心形成,而推行他的法令,單純使用法制,天地之神就不會回應,幸福吉祥就不會來臨,四海之內就不能賓服,億萬百姓便不會感化。因此,道德在內心形成,這是治國的最大根本。

德、行兩分,但不是對立的,只不過子思一派學人更注重形于內的德行而已。故《大學》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關於仁、義、禮、智、聖五種德行的關係,仁、義、禮、智和合稱為善,這是世間之道,即人道;仁、義、禮、智、聖五者和合稱為德,是天道,至道。《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篇》云:“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

智為人道之本,聖為天道之本,所以下文論天人之道皆以聖、智為核心。   

經文:

仁形[1]於內[2],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 義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禮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智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聖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3]。 德之行五,和謂之德;四行和,謂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譯文:

仁形成于本心,稱為德之行,不形成于本心只能算作行。義形成于本心,稱為德之行,不形成于本心只能算作行。禮形成于本心,稱為德之行,不形成于本心只能算作行。智形成于本心,稱為德之行,不形成于本心只能算作行。聖形成于本心,稱為德之行,不形成于本心只能算作行。德行有仁、義、禮、智、聖五類,五者和諧稱為德。仁、義、禮、智四者和諧叫做善。善屬於人道,德屬於天道。

注釋: 

[1]形:意為形成。《刊謬補缺切韻•青韻》:“形,成也。”

[2]內:意為心,本心。《禮記•禮器》:“無節於內者。”孔穎達疏:“內,猶心也。”

[3]不形於內,謂之行:本作“不形於內,謂之德之行”。 帛本無“德之”二字,依之校改。龐朴先生認為:“蓋‘聖’乃一種德行,不是善行;只能形於內,不能‘不形於內’。縱或有眾不能形聖德於內,亦無損其為‘德之行’;故曰‘不形於內,謂之德之行’。”這顯然有失偏頗,因為東周先賢貴內聖,《鶡冠子•泰錄第十一》云:“內聖者,精神之原,莫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