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樂、德行三位一體(楚簡《五行》)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2-01-08

《五行》是子思一派(子思氏之儒)的思想核心,《荀子•非十二子》就批評子思、孟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這裡的“往舊”明顯指兩方面思想資源:一是周朝《周禮》等典籍中早已經存在的“知(智)、仁、聖、義、忠、和”這類德目,二是當時廣為流傳的五行、五事等思想。子思氏之儒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熔鑄為新的五行學說,用以闡述天人之道。

《五行》學說在消失兩千多年後,於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此篇錄於帛書,有經、有說,多有殘損,亦無篇題;沒想到,地不愛寶,二十年後,《五行》篇再次于湖北荊門郭店村第一號楚墓出土,此篇錄於竹簡,有經無說,首簡完整,有《五行》篇題,內容上亦足以補帛書經文的殘缺。

這樣,我們以龐朴先生的《竹帛<五行>篇校注》為基礎,參照諸多時賢的研究,對郭店楚簡《五行》重新作了整理闡發,行文務求簡潔,通俗易懂,目的是使更多的人瞭解儒家思想的精髓之所在,中國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之所以選擇簡本,不僅因為簡本更早,也是因為筆者認為簡本順序比帛本更優,行文也更流暢。

以下是主要參考書目:

一、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收入《龐朴文集•卷二》,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二、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研究》,王啟發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三、魏啟鵬:《簡帛文獻〈五行〉箋證》,中華書局2005年出版。

四、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行文中,引用諸家觀點一般不再列出書名,只標明出自哪一家的觀點。

章節則按經義劃分,以方便學人理解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