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之道永遠照耀在國人精神世界的上空(四)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發布時間: 2022-01-07

經義:

本節講堯禪讓帝位給舜。

歷史上關於禪讓是否存在,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種持肯定態度,以儒家為代表,認為這是堯、舜、禹政權轉移的方式,也是最值得效仿的方式。不幸的是,這給後世陰謀家篡位提供了廉價的遮羞布——從公元前316年燕王噲禪讓子之,到960年後周恭帝柴宗訓禪讓給宋太祖趙匡胤,這類鬧劇持續一千多年。

一種持否定態度,認為堯在晚年被舜囚禁,從而取得了帝位;持這種觀點的有晉代出土的魏國史書《竹書紀年》。《竹書紀年》傳到宋代已經亡佚,但從唐代張守節《史記•五帝本紀》正義中,我們可以大致勾勒事情的全貌:堯晚年德行衰落,於是舜囚禁了堯,並為難丹朱,使丹朱不能見到其父。上面說:“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複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人類學告訴我們,在一些狩獵族群中,的確存在傳賢不傳子的情況。因為打獵要求領袖具有非凡的技能,這是關係一個族群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確定禪讓制是否存在。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禪讓所代表的“天下為公,賢與能”的中華治道,一直為中國人民尊奉不衰,而那些以禪讓之名行篡位之實的人,則多為人所不齒。

1993年,湖北省荊門市郭店一號楚墓出土了《唐虞之道》,這篇戰國文獻論述了禪讓的本質。什麼是禪讓?作者指出,尊重德行授位賢者就叫禪。文中說:“禪也者,上德授賢之謂也。”

作者認為堯舜服務於天下而不專權,為百姓謀福利而不是為自己謀私利,這是至聖至仁的境界,古代的聖賢都是這樣的。文中說:“唐虞之道,禪而不專。堯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禪而不專,聖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故昔賢仁聖者如此。”

這些聖王,真正做到了不為外物所動的境界。比如舜帝,出身卑微,作普通百姓時,既不憂愁與不自輕自賤;成了天子,既不驕傲也不放縱。對於他們來說,擁有天下也不增加什麼,失去了天下也不損失什麼,這也是他們能夠實踐“天下為公,賢與能”,行禪讓的原因。文中說:“夫古者舜處於草茅之中而不憂,升為天子而不驕。處草茅之中而不憂,知命也。升為天子而不驕,不流也……方在下位,不以匹夫為輕;及其有天下也,不以天下為重。有天下弗能益,無天下弗能損。”

所以,《唐虞之道》強調:“必正其身,然後正世,聖道備矣。”以堯舜為榜樣,內聖而外王,在日用中成聖成賢——堯舜之道如日月星辰,永遠照耀在中國人精神世界的上空!

《古文尚書》中,本節是《舜典》的開篇。但在“慎徽五典”前面,強調了帝舜的內在修養,而《今文尚書》則直接講其內政外交的事功。《古文尚書》多出的幾句話是:“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於帝。浚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升聞,乃命以位。”就是說,舜帝名叫重華,他與堯帝合作得很好,且有深邃的智慧,文明、溫恭、誠實。他的德行廣為傳播,連朝廷都知道了,堯帝於是授給了官位來考察他。

考察的方法則是文中的“詢事考言“、“言厎可績”,與舜謀劃事情考察他的言論,再看他的言論落地時取得的政績。三年考察合格,堯才禪位給舜。後來法家循名責實、依法賞罰的治國理政之道,即本於此!《韓非子•二柄》中說:“刑名者,言與事也。為人臣者陳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專以其事責其功。功當(當,意為相稱——筆者注)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罰。”

如果說“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中國選舉制度的根本原則,那麼循名責實、依法賞罰是落實這一原則的哲學工具,其中還涉及制度層面的設計,這是下節我們要討論的內容。

經文:

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敘賓於四門,四門穆。納於大,烈風雷雨弗迷。帝曰:“!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厎可績,三載。汝帝位。”舜讓於德,弗嗣。

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於山川,遍於群神。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嶽群牧班瑞於群後

語譯:

堯帝徵詢眾人意見,决定提拔重用舜,對舜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考察和鍛煉。首先讓舜負責五常之法的教化工作。舜認識到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重要性,嚴肅認真地普及五常之法,於是人們能按照自己的身份遵守倫常。其次,舜被授予更重要的工作,總理內政各項事務,舜將內政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第三,堯帝讓舜主持外事工作,在明堂四門接待前來朝覲的四方首領,在舜的協調下,天下眾多部族能夠和睦相處。最後,堯帝命舜負責經濟工作。帝堯時代,主要經濟活動是採集狩獵,即使在極端複雜嚴峻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舜都能帶領大家克服困難,促進經濟發展。三年來,舜從基礎教化工作開始,循序漸進,負責內政、外事、經濟工作。因為成績突出,能力卓越,得到堯帝的認可。堯帝決定將帝位傳給舜,並對舜說:三年來,你處理事物周全,所提建議正確。我認為你具備領導國家和人民的能力,現在你可以繼承帝位了。舜覺得自己能力有限而謙讓,不肯即位。

因為舜的成績和能力有目共睹,大家公認舜是帝位的最佳人選。正月初一這天,在堯的太廟舉行禪位大典,舜接替堯為帝。舜為帝後,最為重視天象,因為天象決定著曆法,他考察北斗七星,測定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規律,發現自堯帝修訂曆法以來,星辰運行基本穩定。於是以類禮祭祀上帝,告知繼承帝位之事。祭祀上帝之後,以禋禮祭祀天地和春夏秋冬四季。最後以望禮祭祀名山大川和眾多神祇。各種祭祀之後,重新確立舜帝與各級諸侯首領的合法關係,收回堯帝頒發給各級諸侯象徵其權力的信符圭玉。選擇良辰吉日,各級諸侯首領朝見舜帝,舜帝將信符圭玉重新頒發給他們,通過這種形式確認舜帝和各級諸侯政治聯繫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