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經》工程綱要——《六經》是人類走向未來的燈塔

作者: 翟玉忠   發布時間: 2021-10-30

內容提要:

《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初基,源自夏、商、周等三代——中華文明生成期的王官之學,從堯舜禹時代一直到21世紀的今天,錨定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路徑。

《六經》不只是儒家經典。有學人將儒家等同中國文化,《六經》詮釋只重教化,無視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豐富內涵。許多腐儒不通百家,表面上宣傳經典,實際廢經滅典,搞得《六經》支離破碎、面目全非。過去百年,更有立志不徇情地消滅經學的經學史家,企圖以史學為裹屍布埋葬經學!

囊括全部文本,澄清政教真意。自西漢末年劉向校書,首開收拾文化山河、大規模重整《六經》之濫觴,逮至煌煌大唐,《五經正義》橫空出世,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我們滿懷溫情和敬意,重新整理《六經》,將充分汲取歷代經學研究成果,包括漢儒諸家師法,清代以來考據、輯佚,當代考古學、人類學的新發現等等,充分闡發《六經》的時代性、開放性和統一性。

全球化、智慧化、世俗化不可遏止,已成當代大趨勢。西方思想資源枯竭,其基於宗教信仰、過度強調理性、依憑民族國家的近代文明體系,更顯得與時代要求格格不入。當我們將目光轉向東方,中華文化大一統天下觀、注重智慧安樂、強調人倫禮義的特點,則合乎歷史潮流,中華文明初心——《六經》必將成為人類走向未來的燈塔!

基於禮義的大一統中華治道是《六經》主旨,我們要牢牢抓住這一總綱領,讓它深入全球化、智慧化、世俗化的世界。這意味著人類文明范式的根本變革——從西方現代性到中國文化傳統的返本開新。

 

經孔子整理、闡發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稱為《六經》或六藝。

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武帝改制,將以前的數用六改為數用五,萬物以五為紀,《詩》、《書》、《禮》、《易》、《春秋》五經正式確定,而《樂》經竟散失。

《六經》是中華文明的初心,人類未來的燈塔。

為何這樣說? 

1、《六經》是中華文明的初心

夏、商、周是中華文明的生成期,《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源自三代官方學術——王官之學,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初基,錨定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路徑,從堯舜禹時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以《尚書》首篇《堯典》為例。

開篇,《堯典》就描述了堯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功。

先說修身。堯為人莊敬嚴肅,明達事理,外表風度文雅,頭腦思慮精明,寬厚溫和,包容大度。行事恭勤認真,推賢讓能,重用人才。他的道德光輝照耀四方。(堯)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

其次說齊家。他能廣施德澤,因而能夠使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的九族和睦。(堯)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再次說治國。堯九族和睦了,就設官分職,選賢與能,辨明獎勵朝中百官。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最後說平天下。遵循後世王霸術由內及外的原則。朝中百官同心協力,團結萬國諸侯。結果天下庶民親善和樂,風俗淳美。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

孔子及其弟子發揚修齊治平,內聖外王一以貫之的帝堯之道,《禮記·大學》將總結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次第——八目: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以堯為人生榜樣,通過修、齊、治、平,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的具體實踐,在塵世中超越自我、成就自身,鎖定了中華文明重現世的文化品格,其影響至整個東亞大陸。

除了人生觀,《尚書·堯典》重民主推薦、政績考核的選舉制度影響深遠。2021324日,《紐約時報》中文版刊登專欄作家湯瑪斯·弗裡德曼(Thomas L. Friedman)的《中國不再尊重美國,他們有理由這樣做》一文,這位稱中國非常邪惡的先生不得不承認:對於美國許多政治領導人,執政已經成為了體育競技、娛樂或僅僅是無腦的部落戰爭,而中國政府卻非常專注於教育人民、建設基礎設施、採用商業和科學最佳實踐以及憑業績提拔政府官員。【1

憑業績提拔政府官員,選賢與能,至戰國秦漢時期發展為完整的社會功勳制(功次制度),是中國古典政治的基本選舉原則,與西方通過黨派競爭,多數決原則選舉官員迥然不同。

戰國時代,先賢就對社會心理學及民眾在政治決策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認識,認為複雜的政治戰略判斷不能簡單地從眾,並對多數決限定了條件。《商君書·更法第一》引用當時的俗語、名言勸秦孝公變法:語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郭偃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這兩句意思是說:愚笨的人在辦成事之後還不明白,智慧的人對那些還沒有顯露的事就能預知。不可以同百姓討論開拓之事,卻能同他們一起享受成功;德行崇高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偏見。成就大事業的人,不去同民眾決斷——但會參考他們的意見,《詩經·大雅·板》說詢於芻蕘,芻蕘(音chú ráo)指割草打柴的人。

只有在賢者的意見相持不下的情況下,才奉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左傳·成公六年》所謂善均從眾。事情是這樣的:西元前585年,楚國攻打晉的盟國鄭國,晉國大臣欒書率軍去救援,和楚軍遇於繞角,楚軍自動撤退。於是晉軍就轉而侵襲蔡國,楚國公子申、公子成帶領兩支勁旅在桑隧抵抗晉軍。當時晉軍將領多數欲出戰,有人勸欒書說:聖人的願望和大眾相同,所以能成功。您何不聽從大家的意見?您是執政大臣,應斟酌大家的意見。您輔佐者有十一人,不想出戰的僅三人。想要出戰的人可以說是大多數。於是欒書說:賢德都相同才服從多數,賢德才是大眾應服從的。三位卿主張不出戰,也算多數了,聽從他們的意見不出戰,不也可以嗎?文中說:善鈞(通)從眾。夫善,眾之主也。三卿為主,可謂眾矣。從之,不亦可乎?

從賢不從眾,決定了中國政治文化的底色。錢穆先生總結說:中國政治上的傳統觀念,對一意見之從違抉擇,往往並不取決於多數,如西方所謂之民主精神。而中國人傳統,則常求取決於賢人。春秋時即有賢均從眾之說(見《左傳》)。哪一人賢,就採納哪一人的意見,假若雙方均賢,則再來取決於多數。賢屬質,眾屬量,中國傳統重質不重量。中國人認為只要其人是賢者,就能夠代表多數。不賢而僅憑數量,是無足輕重的。2

選舉賢能,選賢與能的思想源頭是《尚書·堯典》的堯舜禪讓。舜是作為一位賢德之士被堯廷眾官員(師)推薦的,經三年考核,登上帝位。後來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鹹熙,三年考察一次政績,考察三次後,罷免昏庸的官員,提拔賢明的官員,成為舜時普遍的選舉制度。

三年考核其間,堯無論在政治治理,還是在社會教化方面都成績顯著。據《尚書·堯典》,堯甚至將兩個女兒嫁給她,考察其齊家、治國能力。結果舜能把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和子孝的五常之教推行好。又讓舜領導百官,他能整飭百官,使之各盡所能。又讓他接待各方諸侯,能使諸侯賓客肅穆地敬重他。舜入山林川澤行祭事于泰山之麓,烈風雷雨不迷亂。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於百揆,百揆時敘。賓於四門,四門穆穆。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受西方文化天堂、超越經驗的理念世界等文化觀念的影響,當代學者常常將禪讓制度、大同之世,想像為超越現實的虛幻理想。其實,先賢是用上古聖王的實踐,立象盡義,表達中國人基本、普世的社會規範,必須踐行的原則。禪讓反映的注重事功的賢能政治原則,至今影響不衰。

201511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講話,特別強調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的道理。他說:兩千多年來,縣一直是我國國家結構的基本單元,穩定存在至今。歷朝歷代都高度重視縣級官員選拔任用。古人早就總結出宰相起于州部,猛將發于卒伍這一歷史現象。歷史上,許多名人志士為官從政是從縣一級起步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二十七歲擔任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知縣,任職三年,治績大舉,民稱其德,為以後革新變法打下了基礎。清代鄭板橋長期在河南范縣、山東濰縣擔任知縣,其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千古流傳。陶淵明、狄仁傑、包拯、海瑞等很多人都當過縣令、知縣。3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語出中國古典政治理論家,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的《韓非子·顯學》,原文論述社會功勳制的基本原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賞,則爵祿厚而愈勸;遷官襲級,則官職大而愈治。夫爵祿大而官職治,王之道也。

韓非子認為,官員的升遷必須通過業績的考核,宰相必須從地方基層官員中提拔上來,猛將必須從士兵隊伍中挑選出來。只有從基層一線,按事功層層培養選拔領導者,國家才會大治,大一統的中華治道也體現在基層選舉上面。

解釋源遠流長的中華治道、當代中國選舉制度,不能靠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也不能靠盧梭和福山,更不能以西方政客之標準為標準,那樣的結論只能是與西方自由民主選舉相反的威權或專制。

當代西方主流學術體系基於資本主義長期發展的歷史經驗,不可能解釋清楚中國現實,更不能指導我們的未來。再不能胡搞拿來主義以西釋中的老路——堅持返本開新,還是固守以西釋中、以西人之話語,議中國之問題,是中國學人必須做出的歷史抉擇!

讀史明智。過去四、五千年中華文化與印歐文化的交流史表明:西方和印度等印歐文明的成果,只有那些較異類和具有革命性的理論能在中國紮根,如佛教和馬克思主義。印度教和自由主義等過去不會,將來似乎也不會在中國產生深刻影響。

我們必須走返本開新的理論路線才能理解當代之中國。綿延不絕的中華文化從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代,一直演化到全球化、智慧化、世俗化的今天。

2、《六經》是人類走向未來的燈塔

現在看來,全球化、智慧化、世俗化不可遏止,已成為世界大趨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沒有任何發明如電腦和集裝箱的發明那樣,改變人類生產生活的整體面貌。前者解放了人的腦力,後者則將世界市場連接為一個整體。

在筆者寫作本文的時刻,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2021329日發佈公報說,被巨型集裝箱船長賜號堵塞六天的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一場交通事故何以引發全球關注?甚至成為全球能源價格上漲的因素之一?因為作為歐亞交通的大動脈,蘇伊士運河斷航意味著世界產業鏈被打亂,根據彭博社的分析,堵塞期間每天被困的貨物價值高達96億美元。

20世紀50年代集裝箱的發明改變了全球貿易,隨著單船裝載集裝箱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全球化生產成為可能。據航運保險公司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有限公司(Allianz Global Corporate and Specialty)的資料,航運運力在過去半個世紀裡增長了150%,僅在過去十年裡就幾乎翻了一番。【4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的全球化催生全球治理的需要,西方基於民族國家的均勢戰略理論只會撕裂全球化,這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變得更加突出。最近,23個國家的領導人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理斯·蜜雪兒、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聯合發表了一篇文章,稱未來將發生其他流行病和重大衛生緊急事件,沒有一個政府或多邊機構能夠獨自應對類似的威脅各國必須共同努力,制定新的國際條約,為應對流行病做好準備。【5

人類需要一種將世界作為整體考量的現實主義戰略,中華治道大一統的天下觀,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

在大一統的天下觀中,不是消滅敵人。共存共榮、衣養天下才是終極目標。王者無外,大一統首先意味著整個世界政教的統一。西元前636年,周襄王因為得罪了同母弟叔帶,為了躲避叔帶叛亂逃離京城,跑到鄭國的汜地。《春秋》記載說:冬,天王出居鄭。《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四年》解釋為何天子擁有四海卻用字時,指出這是因為周王不能見容于母親。王者無外,此其言出何?不能乎母弟也。晉代葛洪《抱樸子·逸民》論述道:王者無外,天下為家,日月所照,雨露所及,皆其境也。

後來春秋大一統的觀念演化為墨子非攻、管子王霸之術以及諸子義戰思想。墨子非攻不是幼稚的世界主義和天真的和平主義。它由非攻、誅討,備戰三個有機部分構成。誅討指討伐那些當罪當亡國家的正義戰爭,比如禹征有苗、湯伐桀、武王伐紂等等。【6

《管子》統一天下的具體戰略思想集中在《管子·七法第六》、《管子·大匡第十八》、《管子·中匡第十九》、《管子·小匡第二十》、《管子·霸形第二十二》、《管子·霸言第二十三》六篇中,大致包括先內而後外、先近而後遠、先文而後武三個方面,拙著《智慧簡史:從舊石器到人工智慧》曾詳加闡發。【7

電腦大幅度將人從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對理性知識的生產、儲存和傳播產生了革命性影響,知識和資訊從稀缺資源轉為過剩,人類在很大程度上被千百年來所創造的知識淹沒了。Google這類高科技公司更是雄心勃勃,其世界頭腦(World Brain)計畫,企圖通過將全世界書籍掃描儲存,打通人與知識時空上的障礙。

未來,我們需要的將不再是知識記憶與獲得能力,而是知識的選取、創造和應用能力——更多基於情感的權變智慧。中國文化中,超越宗教情感,基於人倫道德的智慧之學,會在未來不斷世俗化的世界發揮重要作用。

世俗化一般指政治與宗教的分離,宗教信仰自由以及社會生活越來越遠離清規戒律的約束。在某種意義上說,西方近代史就是一部世俗化歷史,特別是18世紀啟蒙運動之後,這一進程加速並影響到全球。

二戰以後,世俗化趨勢更為明顯。在英國表現為宗教信仰的危機,去教堂做禮拜的人越來越少。同時,宗教本身呈多元化發展,如20世紀以來的佛教一樣,越來越人間化,諸多宗派深入百姓日常生活,參與到教育和慈善等事業中。【8

《六經》與基督教的《聖經》、印度文明的吠陀經、兩河流域的《吉爾伽美什》等其他諸多文明的公共經典(Canon)不同,脫胎于社會治理,而非宗教信仰——本身是世俗的,而非宗教的。

反觀現代西方,其基於宗教信仰、過度強調理性、依憑民族國家的近代文明體系,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事實上,20世紀西方三大理論體系都遇到了嚴重挫敗。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悲歎:來自紐約、倫敦、柏林和莫斯科的全球精英講述了三大故事,號稱能夠解釋人類過去、預測全球未來。這三大故事是:法西斯主義故事、共產主義故事以及自由主義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倒了法西斯主義故事,於是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世界成為共產主義故事和自由主義故事的戰場。等到共產主義受挫,自由主義故事就成為人類瞭解過去的主要指南,未來無法取代的使用手冊……但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人民對自由主義這套故事越來越感到理想幻滅。9

西方現代思想資源的枯竭要求我們將目光轉向東方。中華文化大一統天下觀,重智慧安樂,強調人倫禮義的特點,合乎歷史潮流!中華文明的初心——《六經》必將成為人類走向未來的燈塔!

3、收拾文化山河,重整《六經》

首先要清楚,《六經》並不專屬儒家,《六經》是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思想之源,是公共經典。所以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稱諸子百家是繼承《六經》的不同流派。他說: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唐代顏師古解釋說:裔,衣末也。其於《六經》,如水之下流,衣之末裔。

儒家的社會功用是教化,對《六經》思想的闡釋傳播起了重要作用。《漢書·藝文志》總論儒家時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但在政治經濟領域,踐行《六經》原則的主要是歷代德才兼備的各級官員,他們必然依賴中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家,黃老(道家)。所以人們描述中華政教總是說內法外儒內用黃老、外示儒術

仍以《尚書》為例。事實上,先秦典籍引用《尚書》最多的並不是儒家,而是墨家。據劉起釪先生《尚書學史》統計:諸子中的《墨子》稱引《尚書》,所引達47次,其所引篇數也最多,達22篇。再次《禮記》43次,亦達13篇;《孟子》38次,7篇。自餘《國語》、《荀子》各20餘次,篇名各有數篇,《論語》8次,未出篇名。法家則《管子》6次,《韓非子》7次,道家《莊子》只引了2次。

劉先生因此認為:這裡看出當時諸子百家中,唯儒墨兩家是重視《尚書》作用的,兩家都以《書》為各自學派的主要教本,而儒墨是當時顯學,就使《書》篇成了當時許多知識份子所共讀的要籍。10

《六經》不只是儒家經典。有學人將儒家等同中國文化,《六經》詮釋只重教化,無視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豐富內涵。許多腐儒不通百家,表面上宣傳經典,實際廢經滅典,搞得《六經》支離破碎、面目全非。過去百年,立志不徇情地消滅經學的經學史家,直接將經學僵屍化了!

中國經學史家的終極目標竟然是以史學為裹屍布埋葬經學。近代經學史名家周予同(1898~1981年)宣言:明顯地說,中國經學研究的現階段是在不徇情地消滅經學,是在用正確的史學來統一經學。11

所以,我們必須滿懷溫情和敬意,重新整理《六經》,囊括其全部文本,澄清其政教真意。茲分述如下:

(一)《樂》

先秦六藝除了《五經》,還包括《樂》。《樂》後來散入禮學,隱而不彰。

無論民族學資料還是上古遺文,都證實樂教是最早的教化。不過我們不能將上古的理解為現代音樂,它集古代藝術形式之大成,一如今天的影視,包括音樂、詩歌、舞蹈等諸多藝術形式。所以《禮記·樂記》就說: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

道始於情。樂教是情感智慧的教育,由政府主導,是中華治道政教一體的具體體現。《禮記·樂記》將之以禮教、刑法、政令並列,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今天,諸多學者試圖以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學術體系解釋中國現實,導致政治與教化關係嚴重扭曲,值得我們警醒!藝術與政治應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絕不能照抄西方的藝術自由藝術獨立性之類——藝術不能脫離其社會背景、背離其社會責任。

政教統一始於堯舜時代。帝舜命夔擔任樂官,教導年輕人,目的是使他們正直而溫和,寬宏而嚴肅,剛直而不粗暴,簡約而不傲慢。用詩教涵養他們的情操,用歌唱表達詩中思想感情。歌唱需要宮商角征羽五聲以成歌,五聲的音高用律管來確定,由律成調以和聲。做到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和諧演奏,不混亂諸音旋律。這種和諧的旋律,用之於神則神和,用之於人則人和了。(《尚書·堯典》原文: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當今日常生活中彙集了東西古今諸多藝術形式,如何讓這些藝術形式服務於社會,其理論基礎在《樂經》。

傳世文獻關於樂的理論主要集中於《禮記·樂記》,據《漢書·藝文志》,西漢劉向校書得《樂記》23篇,目前僅存11篇,尚不及一半。我們有必要重新整理先秦、秦漢諸子的樂論(如《呂氏春秋》大樂等篇章),包括出土文獻樂論的內容,讓現實文藝政策有經典理論依託。

李學勤先生認為,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性自命出》前半部分當獨立出來,稱為《樂說》。【12】但1994年上海博物館入藏的戰國楚竹書《性情論》,與《性自命出》內容基本相同,也是一篇文章。總之,裡邊論樂的內容值得我們重輯《樂經》時重視。

(二)《詩》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古代樂與詩緊密相連。

漢代傳詩學者主要有齊、魯、韓、毛四家,前三家依據的是秦以後成書的今文經,分別出自魯人申培、齊人轅固和燕人韓嬰。他們在西漢立於學官,地位尊顯。

開始毛詩只在民間流傳,西漢平帝年間(西元前9年-西元前6年)置博士,旋即被廢。經過西漢前期今古文之爭,毛詩流傳漸廣。鄭玄總結古文經研究成果,兼采今文經,為毛詩作箋,《毛詩傳箋》一書問世後,毛詩後來居上,大為流行,三家詩反而逐步消亡。一般認為《齊詩》亡于曹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亡於北宋,只有《韓詩》流派的《韓詩外傳》10卷倖存。

不要小看《韓詩外傳》,這是除《毛詩》外唯一完整的詩學文獻,對於理解詩學傳授的本來面目以及中國智慧之學十分重要。

清代學者王先謙輯三家詩佚文成《詩三家義集疏》,是我們理解今文三家詩的門戶。 

傳世詩《風》、《雅》、《頌》三部分共計有305篇,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稱為笙詩。故《詩經》有詩三百之稱。

由於近半個世紀以來簡帛文獻的大量出土,民間文藝工作者在湖北房縣發現的民歌《詩經》,以及宋代以來學者的輯佚工作,今天我們能看到的詩近四百首,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詩被發現,所以稱《詩經》詩四百才對。

胡甯先生在《楚簡逸詩:〈上博簡〉〈清華簡〉詩篇輯注》中,錄有上博簡《逸詩》2首,清華簡《耆夜》4首,清華簡《周公之琴舞》9首,清華簡《芮良夫毖》2首,逸詩共17首,該書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11月出版。另外,《上博簡》(一)中的《孔子詩論》,是先秦詩學的寶貴文獻,漢代四家詩的先驅。其論詩重情志,似乎更接近詩的本來面目。

我們整理《詩經》,首先要使風、雅、頌各得其所,以民歌解民歌,以宮廷樂歌解宮廷樂歌,以祭祀樂歌解祭祀樂歌。在此基礎上參考三家,發掘古義。

(三)《書》

《尚書》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其傳世文獻有三種,即《今文尚書》29篇,《古文尚書》25篇,《逸周書》59篇。

經唐以後諸多學者考證,許多學者認為《古文尚書》是後人偽作——但包括孔安國的序和注在內,我們依然不能輕易下結論說這些是偽書——即使在《清華簡》尚書類文獻問世之後依然是這樣。【13】我們當本著對人類諸文明經典應有的先信後疑態度,重視《古文尚書》內在的人文價值。

《逸周書》在先秦被稱為《周書》,等同于《尚書》的《周書》。《漢書·藝文志》已著錄,列尚書類,《周書》七十一篇,周史記。但其價值直到今天才為人所重視。

黃懷信教授著《逸周書匯校集注》、《逸周書校補注譯》、《逸周書源流考辨》三書。他指出:《逸周書》是一部極堪珍貴的歷史文獻。這部文獻,不僅是研究西周和商、周之際歷史及年代的重要材料,同時也是研究周人治國治民的政治思想、管理思想、經濟思想、道德思想和軍事思想的重要材料。對於研究管、商、孟、荀等先秦諸子的思想淵源及中國古代思想史、民族關係史,乃至天文、地理史和文學史,也都十分有用。特別是對研究周公及孔子儒學思想的淵源,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於其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加之世無善本,文多澀晦,學者鮮能卒讀,致使這些價值大多數迄今沒有被發見。14

在研究中國古典經濟學輕重術時,《逸周書》給筆者很大啟發。中國古典經濟理論在周文王時代已形成理論基礎,包括政府用儲備物資干預、平衡市場。其中兩章最值得我們關注,一是《糴匡解第五》,二是《大匡解第十一》。表面看來,兩者都是講殷末周人是如何救災救荒的,但《糴匡解第五》主要是靠救濟和政府到市場買糧,措施包括:施捨用物以賑濟窮困,國君親自巡察各方災情,卿大夫參與告糴,庶子協助運糧。開倉同吃,民不藏糧……《大匡解》首先講了文王召集各級官員共同商討救濟之道,然後闡述了具體政策,其中儲備和金融手段變得極為重要。15

另一類尚書類文獻源自2008年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目前為止已經整理出來的有十多篇,包括《金縢》、《傅說之命》、《皇門》、《祭公之顧命》、《命訓》、《尹誥》、《程寤》、《尹至》、《保訓》、《厚父》、《封許之命》、《成人》等。

據《漢書·藝文志》,孔子整理的《書》有百篇,還闡明義理為每一篇寫了序。目前可以看到的《尚書》類文獻也是百篇左右,再不能對其熟視無睹。否則,我們不可能理解自身的政治經濟制度之源流——只有為往聖繼絕學,才能為萬世開太平!

(四)《禮》

基於社會自然分層人倫,高度世俗化的禮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特徵。禮是一切禮儀規範、政治制度和倫理價值的總和。與此相對應的是《儀禮》、《周禮》和《禮記》三禮。

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中華禮制源於對鬼神的祭祀,首先表達宗教功能。據《禮記·禮運》,古禮是從飲食開始的,那時人們尚未發明陶器,就把穀物、小豬放在燒熱的石頭上烤,挖個小坑當酒杯,雙手捧起來喝,用土摶成鼓槌,壘個小土檯子當鼓,人們認為可用這種方式致敬鬼神,於是便有了原始祭禮。上面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

這種古代祭祀很快政治化了,三代演化成高度理性、世俗化的政治形態。隨著春秋戰國禮樂的崩潰,禮倫理教化的功用越發突出。從宗教祭祀為重心到政治制度為重心,再到人倫道德為重心,展現出中華禮文化發展的一般歷史進程。錢穆先生總結道:“‘本是指宗教上一種祭神的儀文,但我們在上文述說過,中國古代的宗教,很早便為政治意義所融化,成為政治性的宗教了。因此宗教上的禮,亦漸變而為政治上的禮。但我們在上文也已述說過,中國古代的政治,也很早便為倫理意義所融化,成為倫理性的政治。因此政治上的禮,又漸變而為倫理上的,即普及於一般社會與人生而附帶有道德性的禮了。我們現在為字下一簡括的定義,則禮即是當時貴族階級的一種生活習慣或生活方式。這一種習慣與方式裡,包括有宗教的、政治的、倫理的三部門的意義,其愈後起的部門,則愈占重要。16

在高度世俗化的當代,基於現世生活的社會秩序、社會價值的禮越發重要。因為所有社會中都有上下、父(母)子、夫婦三綱,維繫這三綱的基本原則就是因人情節人欲的禮義。可以預見,在被理性科學侵蝕殆盡的宗教倫理面前,中華禮義超越族群、宗教和黨派的普世特徵,將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

《儀禮》又稱禮經,它是先秦一大堆煩瑣的禮節單,已失去實用價值。但通過演禮,可以深入體會我們不同于西方的人文精神,所以《儀禮》仍需重視;《周禮》是對周代政治制度的追記。漢武帝時藏于宮庭,很少有人知其存在。同時代的河間獻王從民間收得《周禮》,也未流行開來,後世甚至以為劉歆偽作《周禮》。清代以後,學者通過文獻考據和金文材料,才證實其不是偽書,《周禮》的重要性成為共識。

無論是《儀禮》還是《周禮》,都是對過去禮儀和政制的追記,而《禮記》闡發禮超越時代的價值意義,所以唐以後《禮記》大興。清代學者焦循(1763~1820年)在《禮記補疏》中寫道:以餘論之,《周官》、《儀禮》,一代之書也。《禮記》,萬世之書也。必先明乎《禮記》而後可學《周官》《儀禮》。《記》之言曰:禮以時為大。此一言也,以蔽千萬世制禮之法可矣。

《禮記》現存《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兩種,《漢書·藝文志》並未著錄二者,只有記,百三十篇,班固注: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漢末鄭玄始分別大、小《禮記》,《小戴禮記》在鄭玄作注後開始流行,唐代孔穎達整理五經,《禮記正義》也是用鄭玄的注本。特別是宋儒將其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抽出列為四書後,《小戴禮記》大行於世,與其居同等地位的《大戴禮記》則備受冷落。唐以前只有北朝盧辯作過注,清以後注者增多。

我們整理《六經》,有必要將《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平等看待。依此精神,2014年拙著《禮之道:中華禮義之學的重建》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可算筆者恢復禮義之學全貌的初步嘗試。

(五)《易》

上古《易》有三種。據《周禮·春官·太蔔》: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漢人尚見過《連山》、《歸藏》。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于蘭台,《歸藏》藏于太蔔。

一般認為《連山》為夏代筮書,《歸藏》為商代筮書,《周易》為周代筮書,東漢王充《論衡·正說》認為:列山氏得河圖,夏後因之,曰《連山》;歸藏氏得河圖,殷人因之,曰《歸藏》;伏羲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

1993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中出土了《歸藏》,其中儘管有商以後內容,但當是比《周易》更早的筮書,與《連山》、《周易》並存的筮法。李學勤先生的說法較為公允:我們研究這個《歸藏易》的結果,可以證明,這個《歸藏易》實際上沒有那麼古,這種秦代的竹簡上的《歸藏易》,估計在戰國時代已經有了,可是這種《易》看起來還是模仿《周易》的,不管從它的思想高度上來看,還是從它內容的歷史事實上來看,都完全比不了《周易》。所以雖然發現有《歸藏易》,我們還是要說《周易》是我們最重要的古代這方面的文獻。17

《周易》為何重要?因為春秋時人,特別是孔子,將其義理化了,脫離巫史的蔔筮書而成為言天道性命的《經》。

子貢(即子贛)對於孔子晚年精研《周易》感到大惑不解,因為孔子一貫反對索隱行怪。孔子解釋說:對於《周易》,我撇開它祝蔔成份,考察其天道義理。暗中受神明之助而不通達於筮策數,就是巫;明瞭筮策數而不通達于天道,就成了史。史巫的占筮,我喜歡它又不以為然。後世懷疑我的,或者就因為《周易》吧!我求其天道之德而已,與史巫同路而目標不同。有德的人靠自己的品德行為去追求幸福,因此祭祀求神少;有道德的人靠行仁義去追求吉利,因此很少蔔筮。《帛書周易·要》記載:子贛曰:“夫子亦信其筮乎……子曰:《易》,我後其祝蔔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幽贊而達乎數,明數而達乎德,又仁守者而義行之耳。贊而不達於數,則其為之巫;數而不達於德,則其為之史。史巫之筮,鄉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途而殊歸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義焉求吉,故筮而希也。

今天,有人忘記了數術易與經學易的區別,迷信蔔筮,拿著《易經》到處招搖撞騙。《漢書·藝文志》數術略總論龜卜與易蔔(蓍龜)說:蓍龜者,聖人之所用也……及至衰世,懈於齋戒,而屢煩蔔筮,神明不應。吾輩非聖賢,豈敢輕用卜筮——君子慎之!君子慎之!

《易經》稱為經,在其義理價值。除了傳世本《周易》,197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書《周易》十分重要,當屬楚地不同的傳經系統。孔子十翼之外,通過帛書《易之義》、《要》、《繆和》、《昭力》,能看到更多孔子對《周易》的解讀,真是千載幸事!

我們不可株守一家,有必要整合傳世《易》傳與帛書《易》傳,讓《周易》天人之際的深刻義理造福全世界。

(六)《春秋》

研究《春秋》,首先要明白《春秋》是先秦東亞大陸的世界史、全球史。因為周朝有史官赴告制度,各國史官,將該國所發生的大事呈報中央周王室,且一併報給其他各國史官。所以孔子因魯史作《春秋》,包括了當時各國大事件。錢穆先生說:當知史官分佈,乃是周代一制度,而孔子作《春秋》則是私家一著述。由政治轉歸了學術,遂開此下中國之史學。所以孟子說:其文則史,其事則齊桓晉文,其義則丘竊取之矣。這是說《春秋》一書的底材,還是魯史舊文。但從孔子筆削以後,則此《春秋》既不是一部魯國史,也不是一部東周王室史,而成為一部諸夏的國際史,亦可稱為乃是那時的一部天下史或稱世界史。18

孔子是用什麼樣的人文精神——史義,賦予《春秋》靈魂呢?是以禮義為基礎的大一統中華治道,目的是重建當時的國際秩序——超越族群和特殊利益集團(黨)、中央集權的政教大一統。

司馬遷寫《史記》深受孔子作《春秋》的激勵,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對《春秋》的宗旨論述詳盡:《春秋》這部書,上闡明三王的治道,下辨別人事的紀綱,辨別嫌疑,判明是非,論定猶豫不決之事,褒善怨惡,尊重賢能,賤視不肖,使亡國複存,斷絕了的世系繼續下去,補救衰敝之事,振興廢弛之業,這是最大的王道……做人君、人父若不通曉《春秋》,必定會蒙受首惡之名。做人臣、人子如不通曉《春秋》,必定會陷於篡位殺上被誅伐的境地,蒙死罪之名。其實他們都認為是去做好事,只因為不懂得《春秋》大義,受史家口誅筆伐也不敢推卸罪名。如不明了禮義的要旨,就會弄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地步。君不像君,就會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會被誅殺,父不像父就會昏聵無道,子不像子就會忤逆不孝。這四種惡行,是天下最大的罪過。把天下最大的罪加在這樣的人身上,也只得接受而不敢推卸。所以《春秋》是禮義的根本所在。他寫道: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弑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

西方史學重史實,輕史義——忽視選擇史學材料的根本精神,歷史之魂!

西方歷史學根深蒂固的史義是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的現代性。從個人自由主義到自由市場經濟、自由民主政治。

多年來,筆者欲擺脫西方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的現代性,代之以禮義為基礎的中華治道,重寫世界史。人類文明是一個開放、互動、共生的有機整體。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的世界史——世界春秋寫作,必須抓住一點兩線。

一點:以人類歷史展開的自然分野,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為座標原點。在青藏高原以西誕生了現代西方文化,其底色是希臘-希伯萊文化;青藏高原以東滋養了中華文化,她是歷史上唯一超越神話宗教的文化體系,強調道在帝先,民為神本,神不勝道,是人文精神的巨大突破。

兩線:一條線索, 人類歷史是社會不斷複雜化、一體化的歷史,其最高發展形態是超越族群、宗教和特殊利益集團(黨)的大一統政治;另一條線索,人類歷史是人自我覺醒、自我解放的歷史,其最高發展形態是基於社會自然分層、世俗化的人倫禮義。

關於第一條線索,大歷史的作者們多有論述。大歷史學派將整個宇宙的演化加入了人類史,他們認為這一令人畏懼的工作仍有規律可循:有一條線索貫穿整個故事:那就是宇宙出現138億年以來越來越複雜的事物的出現。複雜事物具有多種組成部分,它們精確地排列,從而產生新的屬性。我們將這些新屬性稱為突現屬性(emergent properties)。19

關於第二條線索,筆者在新近出版的《智慧簡史:從舊石器到人工智慧》指出:人的自我發現是過去一萬年來人類文明發展的強大趨勢,它包括神性的逐步消解、世俗性的增強。20

另外,傳世的《春秋》三傳:《左氏傳》重史實,《公羊傳》和《榖梁傳》重義理。我們有必要如《春秋三傳》【21】一樣,以經為綱,按內容將三傳依次放到經文後面,然後根據時代特點折中三家。在這樣一個霸權主義橫行的時代,為重建世界秩序提供寶貴的思想資源。

孔子離世已經2500年了,經學的歷史盡乎成為消解、矮化、神化經學的歷史——是對經學撥亂反正的時候了!

自西漢末年劉向校書,首開大規模重整《六經》之濫觴,逮至煌煌大唐,《五經正義》橫空出世,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我們重新整理《六經》,將充分汲取歷代經學研究成果,包括漢儒諸家師法,清代以來考據、輯佚,當代考古學、人類學的新發現等等,充分闡發《六經》的時代性、開放性和統一性。

時代性指返本開新,守經達權,如何將《六經》的靈魂運用到當代。比如《尚書·洪范》闡述了超越黨派、吸納社會各階層的中央集權中華治道。我們這個時代,重新闡述建中立極是不夠的,還要將它與基於黨派競爭的現代民主政治進行比較,說明為何中國沒有走上以黨派競爭和多數決為基礎的西式民主政治,以及西式民主政治與中華治道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超越西方學術範式,我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西方民主如何退化為富民作主的金主政治。

在形式上,所有古文同時要譯成現代白話文。闡釋性文字力求通俗易懂,不可用文言或半文言。

開放性不僅指綜合中外一切有關《六經》的發現、研究成果,平等對待,擇善而從。還要在形式上用網站、微信、微博等媒體,隨時調整相關內容,隨時與讀者互動。讓經學從廟堂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凝聚時代共識的基礎。

統一性指無論言禮、言樂(詩)、言政、言刑,都要歸之于大一統、超越特殊利益集團(党)的中華治道。這也是孔子整理《六經》的目的。西漢劉向《戰國策書錄》認為東周禮樂崩潰,孔子整理《六經》,王道才變得清楚明白,只是因為孔子無權無勢,大一統才不能實現。他說:及春秋之後,眾賢輔國者既沒,而禮義衰矣。孔子雖論《詩》、《書》,定《禮》、《樂》,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無勢,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時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興。故曰:非威不立,非勢不行。

基於禮義的中華治道是《六經》的主旨,我們要牢牢抓住這一總綱領,讓它深入全球化、智慧化、世俗化的世界。這意味著人類文明范式的根本變革——從西方的現代性到中國文化傳統的返本開新。

述往聖之初心,築太平之基業。《六經》的時代化、大眾化、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我們當如巨象過河,腳踏實地,穩步前行。

唯人能弘道。值此千年大變局的時代,吾輩任重而道遠。收拾文化山河,重整《六經》,尚賴弘毅君子同心協力,共襄盛舉!

注釋:

1】湯瑪斯·弗裡德曼:《中國不再尊重美國,他們有理由這樣做》;網址: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324/china-america/,訪問日期:2021329日。

2】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第39頁。

3】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收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

4Peter S. Goodman:《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過度全球化敲響的警鐘?》,網址: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10329/ship-suez-canal/,訪問日期:2021329日。

5】《23國領導人呼籲建立國際條約 應對未來的流行病》,網址:https://chinese.aljazeera.net/news/2021/3/30/,訪問日期:202143日。

6】參閱《墨子·非攻下》。

7】翟玉忠:《智慧簡史:從舊石器到人工智慧》,華齡出版社,2021年,第133~141頁。

8】張偉偉,楊光:《二戰後英國宗教的世俗化》,載《深圳大學學報》20083月號。

9】尤瓦爾·赫拉利:《今日簡史:人類命運大議題》,中信出版社,2018年,第3~4頁。

10】劉起釪:《尚書學史》,中華書局,1989年,第64頁。

11】周予同:《治經與治史》,收入《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李學勤:《郭店簡與<樂記>》,收入李學勤《重寫學術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楊善群:《清華簡<尹誥>引發古文<尚書>真偽之爭——<鹹有一德>篇名、時代與體例辨析》,載《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9期。

14】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修訂本),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頁。

15】翟玉忠:《道法中國:二十一世紀中華文明的復興》,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第160~161頁。

16】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6年,72頁。 

17】李學勤:《<周易>講稿——2001年春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演講》,收入《清華簡及古代文明》,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年。

18】錢穆:《中國史學名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第17頁。

19】大衛·克利斯蒂安、辛西婭·斯托克斯·布朗、克雷格·本傑明:《大歷史:虛無與萬物之間》,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6頁。

20】翟玉忠:《智慧簡史——從舊石器到人工智慧》,華齡出版社,2021年,第78頁。

21】元人:《春秋三傳》,中國書店,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