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11
经文:
疏衰裳齐,牡麻绖,无受者;寄公为所寓,
《传》曰:寄公者何也?失地之君也。何以为所寓服齐衰三月也?言与民同也。
语译:
穿用粗麻布制作,但边侧已缝齐的衰裳,用牡麻做首绖和腰绖,三月后即除服,不再换穿轻丧之服者,有下列几种情况:寄寓于他国的国君为所在国的国君,
传文说:寄公是指什么?是指黜爵失地,寄寓他国的国君。为什么要为寄寓他国的国君服齐衰之服三个月呢?是说与庶民的丧服相同,庶民为国君服齐衰三个月。
经文:
丈夫、妇人为宗子、宗子之母、妻。
《传》曰: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尊祖也。尊祖故敬宗。敬宗者,尊祖之义也。宗子之母在,则不为宗子之妻服也。
语译:
一族中的男女为宗子、宗子的母亲和妻子,服齐衰三个月。
传文说:为什么族人要对宗子和宗子的母亲、妻子服齐衰三个月?因为要尊祖,祖是族之本。尊祖就要敬宗子。因此,敬宗子,就是尊祖的意思。如果宗子的母亲健在,就不必为宗子之妻服齐衰三月之丧。
经文:
为旧君、君之母、妻。
《传》曰:为旧君者,孰谓也?仕焉而已者也。何以服齐衰三月也?言与民同也。君之母、妻,则小君也。
语译:
已致仕者为过去事奉过的国君以及他的母亲和妻子服齐衰三个月。
传文说:所谓为旧君,指的是什么?是指居官时曾经事奉过的国君。为什么对他只服齐衰三月之丧?这是说与庶民为国君服丧的礼数相同。国君的母亲、妻子可以视为小君,所以也要为之服丧。
经文:
庶人为国君;大夫在外,其妻、长子为旧国君;
《传》曰: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妻,言与民同也。长子,言未去也。
语译:
平民为国君服齐衰三个月;大夫离开本国,去往他国,其妻子和长子也要为旧君服齐衰三个月。
传文说:为什么大夫不在国内,其妻子、长子要为旧君服齐衰三月之丧?妻子虽随大夫出国,为国君服丧的礼数,与本国庶民相同。长子,是指未随大夫出国,留在国内的。
经文:
继父不同居者,曾祖父母。
《传》曰:何以齐衰三月也?小功者,兄弟之服也。不敢以兄弟之服服至尊也。
语译:
为不共同居住的继父和曾祖父服齐衰三个月。
传文说:对不同居的继父和曾祖父母,为什么只服齐衰三月之丧?按照服数安排,为曾祖父宜服小功的丧服,但是小功是为外婚姻兄弟服的丧服,因此,不敢以兄弟的丧服作为至尊者的丧服。
经文:
大夫为宗子。
《传》曰: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大夫不敢降其宗也。
语译:
大夫为大宗之子服齐衰三个月。
传文说:以大夫之尊,为什么还要为大宗之子服齐衰三月之丧?虽然有大夫之尊,但也不敢降低对大宗之子的礼数。
经文:
旧君。
《传》曰:大夫为旧君,何以服齐衰三月也?大夫去,君扫其宗庙,故服齐衰三月也,言与民同也。何大夫之谓乎?言其以道去君而犹未绝也。
语译:
主动离开的大夫为国君服齐衰三个月。
传文说:将要见逐的大夫为什么只为旧君服齐衰三月之丧?因为大夫离去后,国君于每年春秋时派有司扫除其宗庙,以示希望大夫最终能回来守祀之,君臣之恩并未断绝,所以大夫要为旧君服齐衰三月之丧,这是说礼数只能与庶民相同。既已离境,为何还称其为大夫?因为他用道规劝国君,屡谏而未被采纳,于是在郊外等待国君悔悟,此时他的大夫爵禄尚未被削夺,君臣之恩尚未断绝。
经文:
曾祖父母为士者如众人。
《传》曰:何以齐衰三月也?大夫不敢降其祖也。
语译:
大夫为有士的身份的曾祖父母者,丧礼与族内的众人相同,为他们服齐衰三个月。
传文说:大夫为有士的身份的曾祖父母服丧,为什么要齐衰三月?因为大夫不敢因为自己位尊而降低对他的曾祖的礼数。
经文:
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曾祖父母。
《传》曰:嫁者,其嫁于大夫者也。未嫁者,其成人而未嫁者也。何以服齐衰三月?不敢降其祖也。
语译:
女子已经出嫁或尚未出嫁者,为其曾祖父母服齐衰三个月。
传文说:嫁者,是已嫁给大夫的女子。未嫁者,是已成年而尚未出嫁的女子。为什么她们要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三月之丧?因为他们虽因丈夫位尊,仍不敢降低对其曾祖的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