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中遭遇各种丧事的处置(《聘礼》之三十)

发布时间: 2025-08-12

经文:

聘遭丧,入竟,则遂也。不郊劳。不筵几。不礼宾。主人毕日礼,宾唯饔饩之受。不贿,不礼玉,不赠。遭夫人、世子之丧,君不受,使大夫于庙,其他如遭君丧。遭丧,将命于大夫,主人长衣练冠以受。   

聘,君若薨于后,入竟则遂。赴者未至,则哭于巷,衰于馆。受礼,不受飨食。赴者至,则衰而出,唯稍受之,归。执圭,复命于殡,升自西阶,不升堂。子即位,不哭。辩复命,如聘。子臣皆哭。与介入,北乡哭。出,袒括发。入门右,即位踊。   

若有私丧,则哭于馆,衰而居,不飨食。归,使众介先,衰而从之。   

宾入竟而死,遂也。主人为之具,而殡。介摄其命。君吊,介为主人。主人归礼币,必以用。介受宾礼。无辞也。不飨食。归,介复命,柩止于门外。介卒复命,出,奉柩送之。君吊,卒殡。若大夫介卒,亦如之。士介死,为之棺敛之。君不吊焉。若宾死,未将命,则既敛于棺,造于朝,介将命。若介死,归复命,唯上介造于朝。若介死,虽士介,宾既复命,往,卒殡乃归。 

语译:

行聘礼遇上主国国君去世,已经进入国境,就继续前行。不举行郊劳,不摆设筵、几,不用醴酒招待主宾。主人丧事结束,对主宾行归礼,主宾只接受杀了的和活的牛羊豕。不赠送纺丝素绢,不送束帛、鹿皮。使者返国住宿郊外不赠送礼物。遇上国君的夫人、世子去世,国君不接受礼物,派大夫在庙中接受礼物,其他和遇上国君去世相同。遇上主国国君去世,国君夫人去世、世子去世,就命大夫代主人穿素色长衣,戴练冠接受。 

行聘国国君如果在使者出发后去世,进入被聘国国境就继续进行下去。行聘国报丧的人没有到,就在巷门哭泣,在馆舍穿丧服。接受礼物,不接受飨礼、食礼。报丧的人到后,就穿丧服出去。只接受米谷之类的食物。使者归国,拿着圭玉在殡宫复命,从西阶登阶,不登堂。世子就其位,不哭。使者及介一一复命如同平时聘问回来。复命后,世子、臣都哭。使者和介稍进灵枢,面朝北哭。出殡宫门,露出左臂,束起头发,从门的右边进入,站在东阶下自己的位置上如同奔丧的礼仪。 

如果主宾(奉命行聘)遇到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就在馆舍中哭泣,在居住处穿丧服,不参加飨礼、食礼。在归国时,让众介在前,自己穿丧服跟随着。

主宾(使者)进入被聘国国境后去世,聘问之事继续进行。主国国君为他提供丧敛、殡仪之物。上介代行主宾的使命。主国国君来吊丧,上介充当主人。主国国君馈赠的祭奠、送葬的器物必合丧事之用。上介接受主国用主宾的礼仪待己,没有辞谢。不参加飨礼、食礼。回国后,上介回复聘问使命,主宾的灵枢停在大门外。上介回报完聘问使命,出大门,上介送主宾的灵柩到主宾家。国君亲自吊丧,殡事结束。如果是大夫介去世,也是如此。如果是士介去世,为他提供棺木入敛,国君不吊。如果主宾没有转达国君的命令就去世了,就用棺木收敛,抬到朝门外,上介转达国君的命令。如果介去世,回国回复使命,只有上介的灵柩抬到朝门外。如果介去世,即使是士介,主宾回复完使命,跟随灵柩到介家,殡事结束,然后回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