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具及其使用的相关事项(《乡射礼》之五十一)

发布时间: 2025-08-11

经文:

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糜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凡画者,丹质。   

射自楹间。物长如笴,其间容弓,距随长武。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   

命负侯者,由其位。   

凡适堂西,皆出入于司马之南。唯宾与大夫降阶,遂西取弓矢。   

旌,各以其物。无物,则以白羽与朱羽糅,杠长三仞,以鸿脰韬上,二寻。   

凡挟矢,于二指之间,横之。   

司射在司马之北。司马无事不执弓。   

始射,获而未释获;复,释获;复用乐行之。   

上射于右。   

楅,长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龙首,其中蛇交。韦当。楅,髤,横而奉之,南面坐而奠之,南北当洗。 

语译:

(燕射)所用的靶子:天子用画熊头的箭靶,底色为白色;诸侯用画麋鹿头的箭靶,底色为红色;大夫的箭靶以布制成,靶心处画虎豹头;士的箭靶亦以布制成,靶心处画鹿和豕的头像。凡在侧边彩画云气为饰的靶子(宾射和燕射之侯),其画云气处以朱红色为底色。   

射箭的位置在堂上两楹之间。射手所立处的十字标记,其纵画长一箭杆(三尺),上射与下射的位置相距一弓(六尺)长,十字标记的横画长约一足(一尺二寸)。射于州学,射手立处的十字标记在屋的中脊(栋)下,射于乡学,其十字标记的位置则在屋前楣(第二檩)下。   

司马在其原位(司射之南面朝东之位)遥命获者背向箭靶而立。   

凡是去堂下西边,都要从司马之位的南边出入。只有宾和大夫下台阶后,直接至堂西取弓矢。   

获者所执旌旗,各用射者平时所用的旗帜。不命之士,则用白羽和朱羽杂缀为旌旗,其旗竿长两丈一尺,在其一丈六尺(二寻)以上处,套上鸿雁的颈项。   

凡挟矢,都是横向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   

司射的位置在司马的北边,司马无射事时不执弓。   

第一番射箭,射中时,只有获者大声唱获而不释算筹记数;第二番射箭,则释算筹以记数;第三番射箭,则用音乐节射。   

上射在右边的箭位射箭。

楅的形制,长一箭杆(三尺),宽三寸,厚一寸半,两端作龙首,中间为蛇身相交状,以形似背心的皮革设于其上以承矢。楅,漆成赤黑色,设楅者以手横捧之,面朝南坐下,放置于中庭,其位置南北与洗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