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蔡青 发布时间: 2024-12-14
经义:
《周月》是周代制定历法的总纲。据《周书序》,它是一代圣贤周公所作。“周公正三统之义,作《周月》。”三统,当即三正,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干支历建寅),为人统;商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相当于干支历建丑),为地统;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干支历建子),为天统。
其中夏历是夏朝的历法,也称农历或阴历。这种阴阳合历适合中国人安排农事,所以一直延续使用至今,达4000年之久。《周月》也强调,周朝指导农业生产,巡狩地方,祭祀神灵祖先,仍采用夏历。“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
中国的历法、大一统政治组织形态、选贤任能的选举制度等历经四千多年其核心不变,真是人类文明的奇迹!我们不仅在用夏历,实际还在用“夏政”!
现代人习惯于将时间看成抽象的,脱离物质的匀速存在——尽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时空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时空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并不脱离物质,它本身就具有物质性,是宇宙之气的运行节点,也是宇宙演化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称以“节气”定义时间。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一篇重要的宇宙论文献《太一生水》。其宇宙生成顺序是:太一之道产生水气,水气反过来与太一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天。天又与太一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地。天地之气相互作用,最后形成灵动的神明之气,神与明相互作用形成阴阳之气。阴阳进一步相互作用,形成四时。四时之气相互作用形成凉热寒暑。凉热寒暑再相互作用,形成燥湿诸现象。燥湿相互作用,形成一年四季的流转。即《周月》所说的“四时成岁”。《太一生水》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今日学人多不相信《周月》为周公所作,这种认识可能与我们对著作权的认知有关。事实上三代有权制定历法、能够制定历法者皆为圣贤,历法制定权归中央,是中央权力的重要象征之一,制礼作乐的周公参与周代历法制定理所当然!
先哲认为,动物界分为长毛的毛虫、长翅膀的羽虫、长甲的介虫、长鳞的鳞虫,以及裸体而生的人五种。毛虫、羽虫主要是阳气所生;介虫、鳞虫主要是阴气所生,只有人是阴阳合和所生,所以人是万物之灵。圣人又是人中之精,所以圣人不仅役使各种动物,也是天地、山川、鬼神、宗庙的主宰。只有圣人,才能够制定历法,制礼作乐。《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最后曾子总结说:“兹四者(指除人之外的四类动物——笔者注),所以圣人役之也。是故,圣人为天地主,为山川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
文中的“主”,清代学人多认为是“主其祭祀”,这是错误的。黄怀信教授已经指出:“主,主宰。人本为阴阳之精,圣人又为‘裸虫’(人)之精,故其为一切之主。释祭主非。”(黄怀信、孔德立、周海生:《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8页)
上古先民普遍认为神造人及世界。西方世界信仰上帝造人,人是神的仆人,只有中国先哲认为人是神的主宰!这是人类文明的巨大突破,是人类觉醒的重要节点——在科学越发昌明的21世纪,我们需要将这种伟大的人文观念传播到全世界,并在此基础上缔造一个持续发展和持久和平的新世界!
经文:
语译:
周历正月,冬至降临,黄昏时分昴、毕二星宿现于中天。白昼时间最短,日晷之影最长。微阳萌动于地下黄泉,隆阴肃杀于地上万物。这个月,是参照北斗斗柄所指方位建立月份的起点。夜初斗柄指向北方,阳气微少,草木生机萌动。太阳和月亮都从牵牛星宿的位置出发,向右旋转而行。月亮绕行天球一周,与太阳合宿一次。太阳绕行天球一周,月亮刚好绕行天球十二周,太阳与月亮依次汇合于十二辰。如此运行周而复始,称为日月的关联轨道。周朝校正成岁之道,月数从冬至这个月算起,始于一而终于十,而以次年孟春之月为四季之首,其道理就是这样。
大凡四季组成一岁,是为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孟仲季三月,因此称一岁有十二个月。每个月都设有中气,以明确与时令相承应的节气。春季三月的中气为惊蛰、春分、清明,夏季三月的中气为小满、夏至、大暑,秋季三月的中气为处暑、秋分、霜降,冬季三月的中气为小雪、冬至、大寒。闰月没有中气,期间北斗斗柄指向两星座中间天区。万物都是春季萌生,夏季滋长,秋季收获,冬季闭藏,这是天地的正道,四时的极致,亘古不变的至理。
夏历最合乎天文规律,为历代帝王所遵从。直到商汤对夏桀用兵,为民除害,顺天意革夏命,改立正朔,更换服饰,区别名号,用简质替代繁文,以示不相沿袭。以夏历十二月为殷历正朔,改变民众认知。如此改天命更时令,真是一代的大事。又到我周王,伐克商纣,改正朔换礼器,以延续夏、商、周三代的正朔。至于天子郑重授予百姓历法以指导农业生产,巡狩地方,祭祀神灵祖先,都还采用夏历。
这就是周朝的正朔历法,用以规范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