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反映了以河图为基础的宇宙观(《古文尚书·周官》之一)

作者: 翟玉忠 赵雪彩   发布时间: 2024-07-04

经义:

中国文化史上有两个记录西周政权机构组织制度——官制的《周官》,一是本篇《古文尚书·周官》,二是位列三礼之一的《周礼》,东汉以前被称为《周官》或《周官经》。

据《汉书·景十三王传》,好古的河间献王曾得到李氏所献的一批古书,其中就有《周礼》,当时称为《周官》。但缺《冬官》一篇,献王以重金悬赏而不可得。最后该书被收入皇家图书馆,直到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校理国家图书时,才受到刘歆重视,认定这是“周公致太平之迹”,(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并更名为《周礼》。

尽管体例明显不一致,刘歆还是以《考工记》补《冬官》。后来刘歆的学生杜子春设席授业,传《周礼》之学,《周礼》才流传渐广。

《周礼》体大思精,可谓皇皇大典。《古文尚书·周官》只有几百字,但二者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文尚书·周官》可说是《周礼》的精华、主旨之所在。郑玄认为《周礼》是周公所作,并将之传给成王,作为治国大法。他在《周礼·天官·叙官》“惟王建国”下作注说:“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使居雒邑,治天下。”

据书序,《古文尚书·周官》是周成王平定武庚之乱,灭淮夷之后,返回王都丰时所作。“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西汉孔安国解释《周官》篇目时,用了《周礼》总序六官时的常用语“设官分职”,称《周官》“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周礼》每官言人之员数及职所掌,立其定法,授与成王。成王即政之初,即有淮夷叛逆,未暇得以立官之意号令群臣。今既灭淮夷,天下清泰,故以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以诰群臣,使知立官之大旨也。‘设官分职’,《周礼》序官之文,言设置群官,分其职掌,经言立三公六卿,是‘设官’也。各言所掌,是‘分职’也。”

换言之,《古文尚书·周官》是成王对《周礼》政权组织制度核心意义的阐发。其六官分职与《周礼》相同,《周礼》是按天、地、春、夏、秋、冬分为六大部分,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职能也与《古文尚书·周官》大同小异,如下——

天官冢宰:“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地官司徒:“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扰,也是安的意思——笔者注)邦国。”

春官宗伯:“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夏官司马: “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秋官司寇: “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由于《冬官》亡佚,所以没有冬官司空的职掌,但我们从冢宰(即太宰)的具体职责中,能看出冬官司空要用“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

在西周官制中,冢宰和司徒最重要,前者掌管国家政治,后者掌管社会教化,政教如天如地,所以分别称为天官和地官。六官名称被冠以天地、四时,实际反映了一种以《河图》为基础的宇宙观,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将其描述为“太一(藏于水)→天地→神明→阴阳→四时→沧热→湿燥→岁”的宇宙生成顺序。文中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其中天地、四时是宇宙生成的重要环节。先贤“道法自然”,效法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用之以框架西周官制。有关《太一生水》与河图的关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笔者的《从<太一生水>看黄老之学的特点》一文,收入拙著《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第一卷(华龄出版社2022年出版)。

经文: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

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语译:

周成王继承大统后,首先巡视各诸侯国,征伐四方不拥护周朝的诸侯,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各方诸侯无不服从周朝的德教。周成王返回王都,又着手督导整顿吏治。

成王说:“古代圣王治理天下的宏图大略在于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在社会未出现动乱时,主动制定治理的法律,引导国家进入有序状态。在国家还没有发生危险的时候,便主动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成王继续说:“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制度建设。考察远古尧舜时代的治理,最大特点是根据需要设立众多官职,中央设有百揆统率百官和统领四方诸侯的四岳。地方设有州牧和侯伯。通过建制设官有效治理,各种政事和顺,天下诸侯国也都太平安宁。到了夏代和商代,因为政务更加复杂,版图更加广阔,官职的设置增加了一倍,国家治理得很好。圣明的君王在建制立官时,重视选贤任能。

“现在我恭敬勤劳地推行德政,从早干到晚都怕做不到位。希望能遵循前代的传统,建立我们的官制。

“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他们负责讲明治国大道,提出治国谋略,调和天地矛盾,辅佐天子治理国家。这类官员不必考虑数量,一定要有才德者担任。

“设立少师、少傅、少保三孤,作为三公的助手,协助三公弘扬教化,恭敬地信奉天地大道,辅佐我治理天下。

“冢宰,主管国家治理,统率百官,协调天下四方。

“司徒,掌管国家教育,传播五常之教,使百姓和睦相处。

“宗伯,掌管国家礼乐制度,处理祭祀事务,以及国家的各种礼仪,使上下能够和睦相处。

“司马,掌管国家军政,统率六军,平衡诸侯之间的关系。

“司寇,掌管国家法禁,查办邪恶,刑杀暴乱。

“司空,掌管国家土地,安置士农工商,依时发展地利。

“上述六卿各司其职,分别统率他们的属官,在九州之内宣扬政教,使天下百姓富足安康。

“每隔六年,四方大小诸侯来京师朝见一次。再过六年,天子便按照季节巡视天下,在四岳考订礼法制度,四方诸侯前往四岳朝见天子,这时天子对所有诸侯公开奖赏或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