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但战争本身是残酷的(《逸周书·克殷》之一)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发布时间: 2024-04-08

经义:

《逸周书·克殷》和《逸周书·世俘》是两篇相互关联的文献,描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包括两大阶段,一是于甲子日进行牧野之战的经过,二是牧野之战后扫荡商人残余势力,消灭其属国,并于周的国都镐京举行献俘礼的过程。

《克殷》的重点是描述牧野之战。包括“致师”、“驰商师”、祭社告神、安抚商人、迁移宝鼎等。学界根据《克殷》和《世俘》的语言特点及战争仪式,普遍认为这是西周时代的原始文献,尽管经过后人润色改动,主体仍不失原始文献面貌。(张怀通:《〈逸周书〉新研》,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38-241页。)清代学者唐大沛感叹:“此篇真古书也。篇中轻吕、黄钺之事,议者纷纷如,谓武王当日必无是事。沛窃谓不然。夫史臣记事,有据事直书者,有曲为隐讳者,有附会增饰者。若此篇直书其事,无庸隐讳,洵(洵,音xún,实在,确实——笔者注)为实录。盖暴主慢神虐民,天命诛之,轻吕、黄钺之事,岂云过哉?”(牛鸿恩:《新译<逸周书>》,台湾三民书局2015年版,第239页。)

唐大沛所说的“议者纷纷如”,指从孟子开始,学者对武王伐纣血腥过程的怀疑。《孟子》读《尚书·武成》,看到武王伐纣杀人流血漂杵,以为不足信,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身处西周天下大一统秩序全面崩溃、诸侯混战的战国中期,不仅行仁义的王道不复存在,以武力支撑大一统局面的霸道亦不行。此时孟子提出建立新王的主张,为了天下的和平统一(“定于一”),带着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鼓吹仁政、王道,可谓用心良苦!从他对军事问题的看法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孟子指出,如果有人说“我善于布设战阵,我善于指挥作战”,这是罪大恶极。国君喜好仁就会天下无敌。向南征讨北方的狄人便埋怨;向东征讨西方的夷人便埋怨,说:“为什么丢下我们啊!”周武王讨伐殷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说:“不要害怕!我是来安抚你们的,不是要与百姓为敌。”百姓如同山崩似的叩头。征是正的意思,人人都想端正自身,哪用得着战争呢?《孟子·尽心下》引述孟子言:“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后世学者不知孟子的时代背景和救世苦心,株守他反对战争、反对流血的观念,并将之推向极致,甚至提出“儒者不言兵”,岂不荒唐;如同我们收看战事新闻,实际上只能看到战争的一个粗浅表面,其内在的残酷和血腥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因为新闻工作者不能将过于血腥的画面展示给公众——我们若像一些网红那样极端轻视战争,乃至美化战争,认为战争本身就如同画面上放烟花,就太愚蠢和幼稚了!

仁者无敌,但战争本身是残酷的。同时,武王身处商朝末年流行大规模杀人祭祀的文化氛围中,肯定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他不可能违背当时礼制,在盛大的献俘礼中不杀人——这是我们研读《逸周书·克殷》和《逸周书·世俘》时首先要弄清楚的。

经文:

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商辛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与火

武王乃手太白以麾诸侯,诸侯毕拜,遂揖之商庶百姓咸俟于郊,群宾佥进曰:“上天降休。”再拜稽首,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悬诸太白乃适二女之所,既缢,王又射之三发。乃击之以轻吕,斩之以玄钺,悬诸小白。乃出,场于厥军

语译:

周人集结战车三百五十辆,布阵于牧野,商王纣亲自出城迎战。武王先派遣太师姜尚和南宫伯达正面挑战商军,然后亲率虎贲勇士和战车部队从侧面冲击,大战以商军溃败结束。商纣王落荒逃回朝歌城,登上鹿台,身着天子服,投火自焚而亡。

获胜后,武王高举太白旗以号召诸侯,诸侯们全都上前叩拜庆贺,武王向他们作揖还礼。殷商的百姓和官员齐聚朝歌城外,待武王到来后,众亲贵大臣一起上前高呼道:“真是上天给我们降下福瑞啊!”接着两次行跪拜大礼,武王拜揖作答。武王先行入城,驱车来到纣王尸首处,身不卸甲,张弓射尸首三箭。然后跳下战车,用轻吕剑击刺纣王尸身,用黄钺斧斩下纣王首级,折断挂在太白旗上。接着又来到纣王二位宠妃的住所,她们已自缢身亡。武王朝她们各射三箭,用轻吕剑击刺其尸身,用黄钺大斧斩下其头颅,双双悬挂于小白旗上。取得三人首级后,武王离开商王廷回到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