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咸有一德》看《大学》三纲本义(《咸有一德》二)

作者: 翟玉忠 赵雪彩   发布时间: 2024-03-24

经义:

若我们不能正确理解商周时代的天命思想,就不能理解《咸有一德》的内涵。在商周人的世界观念中,天和帝一样,具有给人间降灾赐福的意志、能力。天给什么样的人赐福呢?就是有“一德”之人,并使这样的人成为天地神祇之主——敬事鬼神,养育万民。文中说:“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如何实现德?要以善作为法则;什么是善呢?就是能够保住先王给予我们的幸福,使百姓永获安定美好生活的善政;如何行善呢?要慎终如始,一心一意,全心全意。所以“一德”的意思就是全心全意地行善政,服务天下苍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中说:“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

最后,作者进一步强调,执政者和普通民众是有机的整体,二者是鱼与水的关系。君主不能失去百姓,百姓也不能没有君主。居上位者不能自高自大轻视民众,如果民众失去了积极性,不尽心竭力,就没有人帮助君王成就功业。文中说:“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请注意,文中的“德”是与天帝相关的德行,是天帝赐福与人的依据,属天道。而善,是针对匹夫匹妇,普通民众的善政,属人道。所以郭店楚简《五行》以音乐为喻说:“金声而玉振之,有德者也。金声,善也;玉音,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德者的生命犹如一曲美妙的音乐,以钟(金)声始,以磬(玉)声终。金声比作什么,人道之善。玉音比作什么,天道之圣。善属于人道,德属于天道。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做到由人道之善始由天道之德终。

进而言之,成德就要以善为师,积善方能成德。德属天,善属地,德中包含着善。郭店楚简《五行》是儒家修身的重要文献,将德行细分为仁、义、礼、智、圣五类,其中仁、义、礼、智四者和谐叫做善。也说善属于人道,德属于天道。“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这里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善是修身的起点,德是修身的终点。《大学》开篇提出修身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显然当从止于至善开始,通过《咸有一德》所说的“一德”“日新(厥德)”,始终如一地“亲民”,全心全意服务大众,实现“明明德于天下”。

宋明理学家不知“一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德无常师,主善为师”的本意,不仅颠倒了《大学》三纲的本末,还将“亲”妄改为“新”。难道“德”亦有新旧之分——这种理解何其荒唐!朱熹《大学章句》:“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宋明理学家颠倒本末,不明终始,不识先后,与先贤倡导的正确人生路线截然相反,真正是背道而驰!

今日研究国学者,多接续着宋明理学的路数往下讲安身立命之道,若迷途而不知返,必将害人害己——学人慎之!

经文:

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

“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语译:

伊尹说:“上天难信,天命无常啊!只有恒久地保持造福民众的品行,通过治国理政,促进社会进步,才能保住王位。如果治国者不能利国利民,国家就会灭亡。比如夏桀不施德政,轻慢神明,虐待百姓,上天便不再保佑他。上天对普天之下进行考察,发现那些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寻求那些具有纯粹利国利民情怀的人,让他做百神万民之主。坦率地讲,我和汤王,具有这纯正之德,符合上天的旨意,能够接受上天圣明的命令,于是率领九州的军队,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全面革新了夏朝的政治、文教和经济。不是上天偏爱我商人,而是因为上天佑助纯德之人;也不是我商国请求天下百姓服从,而是百姓都愿意归顺纯德之人。只要品德纯正,行动起来没有不吉利的;如果道德反常,无论如何行动都会有凶险。吉凶不会有所偏差,上天根据人的德行降灾赐福。

“现在,嗣王刚受命继承王位,只有始终如一不间断地提升完善自己的品德,才能持久推动社会进步。应任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王事服务人员应该要用忠良之人。大臣协助君上施行德政,督促下属顺从民愿,帮助、治理百姓。这很艰难,一定要慎重啊!要和衷共济,始终如一。培养品德没有固定不变的榜样,要以善作为法则;行善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能够始终如一合乎纯一之德。这样百姓都会说:‘君王的话,伟大啊!’又说:‘君王的思想,纯正啊!’这样才能保住先王给予我们的幸福,使百姓永获安定、美好的生活。

“唉!天子宗庙,七代不毁,便可看到天子德行深厚。从君主的作为上,可以看到政治的得失。君主不能失去百姓,百姓也不能没有君主。不要自高自大轻视民众,如果百姓不尽心竭力,就没有人帮助君王成就他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