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仁的本质(《宝典》二)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发布时间: 2024-02-01

经义: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线,超越小我,涵养道德,成就安乐智慧,此一修行路线是中国人典范的生活方式,《礼记·大学》、楚简《五行》诸篇多有论述。孔子将之总结为仁。

与今天我们赞扬一个人“很仁义”不同。孔子从不轻易许人以仁。有人很有才华,却缺乏仁德。只有那些全心全意为民请命,时时刻刻不忘服务人民的贤能之士称得上仁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仁的本质!

孔子说,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会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论语·里仁篇》多论仁德,其中引孔子言:“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不仅自谦地否认自己是仁人(《论语·述而篇》孔子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也否认自己的几个高徒是仁人,说他们只是有才能罢了。

鲁国大夫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有没有仁德,孔子回答,如果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叫子路负责兵役和军政。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千户人的私邑,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叫冉求当总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公西赤穿着礼服在朝廷之中,可以接待外宾。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论语·公冶长》:“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但孔子认为商末的微子、箕子、比干是三位仁人。因为面对商纣王的昏庸残暴,微子毅然决然地离开,最后投奔了周武王;箕子曾向纣王进谏,看他不听,为免祸披发佯狂,流落为奴隶;比干则力谏纣王,最后被杀死。《论语·微子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孔子赞赏齐桓公、管仲君臣的霸业。齐襄公时,其弟公子小白(齐桓公)由鲍叔牙侍奉逃往莒国,另一个弟弟公子纠由管仲和召忽侍奉逃往鲁国。后来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仅不如召忽一样自杀以殉,反而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子路对此大为不满,孔子却称管仲是仁人,为何?因为他辅佐齐桓公重新统一国家,维护了天下和平安定的局面,这才是大仁大义。《论语·宪问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仁者近乎圣,其最高境界是能为人民谋福利、谋幸福,所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篇》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病,此处引申为难以做得到——笔者注)诸!’”接着孔子指出,所谓的仁,不只是自我成就,更要兼济天下,兼济天下才是仁的本质。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更积极、更崇高的生命境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实现幸福安乐的人生道路,也是实现社会繁荣的客观要求。此种选举制度即选贤任能的贤能政治。如本节所说的,国家将爵禄授予那些贡献社会人民的人,这些人获得了精神和物质奖励,就会成为榜样,激励全体民众主动地为人民服务,实现上下团结一心、相互勉励为国奋斗的大治!

让为人民服务不再停留在原则层面,使之成为人民自觉、自发的实践,这正是当代社会所急需的。

经文:

周公拜手稽首,兴曰:“既能生宝,恐未有臣,子孙其败。既能生宝,未能生仁,恐无后亲。王宝生之,恐失王会,道维其废。”

王拜曰:“格而言!维时余劝之以安位,教之广用宝而乱,亦非我咎。上设荣禄,不患莫仁,仁以爱禄,允维典程。既得其禄,又增其名,上下咸劝,孰不竞仁维子孙之谋,宝以为常。”

语译:

周公作揖叩首,起身说道:“已经能够生宝了,还须担心没有贤臣辅政,否则子孙仍会败亡。已经能够生宝了,如果不能生仁,恐怕后世没有继承人。君王找到了“信而好义”这个治国法宝,依然要考虑没有拥护者和继承人,否则王道还会废弛。”

武王拜谢道:“你说得太好了,在此关键时刻劝导我如何安处君位,对我教益无穷。如果运用了这些治国法宝天下仍不太平,也就不是我们的过错了。君上设荣名厚禄,就不怕没有仁人。爱惜爵禄,非仁人不轻易授予,以立仁为典范。既得到了厚禄,又增获了荣名,君臣相互勉励,谁不竞相树立仁德呢?为后世子孙谋虑,就要珍惜这些法宝,并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