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道与权变的辩证关系(《太甲》上)

作者: 翟玉忠 赵雪彩   发布时间: 2024-01-31

经义: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伊尹训诫太甲的篇章较多,包括《伊训》《肆命》《徂后》《太甲》上中下三篇及《咸有一德》等,其实都可以称为《伊训》,为何不用同一个名称呢?是为了区别,“随事立称”。所以我们不能看到不同文本、相同主题的《尚书》类文字,就轻易断言哪个为真,哪个为假。因为同一个主题,会有多种不同文本。如同当代国家领导人讲话,同一个主题可能在不同场合分别讲过,并留下了多份档案资料。

《书序》说,太甲即位后,不明常道,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后太甲改过自新回到商都亳,思考治国常理,伊尹就作《太甲》三篇勉励太甲。“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不明”具体指什么?西汉孔安国传说是“不用伊尹之训,不明居丧之礼”。但太甲的问题似乎不止是不知礼数,更重要的是他不守“汤法”,胡作非为。《史记·殷本纪》的记载更为详明:太甲即位三年后,昏乱暴虐,违背汤的法度,德行败坏。因此伊尹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此后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改恶从善,于是伊尹又迎接他回朝,把政权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修养道德,诸侯都来归服,百姓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

古本《竹书纪年》有故事的另一个版本:“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这种说法没有其他旁证。按常理,如果伊尹如后世王莽、司马懿一样篡位自立,商人不太可能对他一直隆重祭祀。

伊尹放逐自己的君王,为何不是篡位呢?战国人就有这样的疑问。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道:伊尹说过:“我不亲近不遵循仁义的人,把太甲放逐到桐宫,百姓非常高兴;太甲变好了,又让他回来主政,百姓非常高兴。”贤人作为臣,君主不贤能,就可以将君主放逐吗?孟子的回答很简单:有伊尹那样的意图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意图就是篡位。《孟子·尽心上》:“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那么,孟子所说的“志”是什么呢?不是私欲,而是整个社会的长远公共利益;符合社会长远公共利益才可以一时权变,放逐自己的君主。

古代习俗,女子出嫁要有父母之命,自己不能作主。但卫女许穆夫人从国家长远利益考虑,希望将来得到大国齐国之助,愿嫁到齐国。但哥哥卫懿公不听,将她嫁到了小国许国,其后狄人攻卫,大破之,而许不能救。许穆夫人吊唁卫侯,作《载驰》,该诗被收入《诗经》,为后人传诵。孟子弟子高子认为许穆夫人不守礼仪,孟子因此告诉他常道与权变的辩证关系。《韩诗外传·卷二》:“高子问于孟子曰:‘夫嫁娶者,非己所自亲也。卫女何以得编于《诗》也?’孟子曰:‘有卫女之志则可,无卫女之志则怠。若伊尹于太甲,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怀其常道,而挟(挟,xié,夹持——笔者注)其变权,乃得为贤。夫卫女行中(中,符合——笔者注)孝,虑中圣,权如之何(权如之何,相当于“权何如之”,意为有比这更好的变通之道吗——笔者注)?’”

经文: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

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语译:

太甲继位后,以暴虐治国,不听从伊尹的劝告,于是伊尹便上书说:“先王成汤重视上天赐予的天命,顺从天地神灵,恭敬社稷宗庙。上天看到他具备治理国家的品质和能力,因此降下重大使命,让他安抚天下。我伊尹追随先王,辅佐他建功立业,使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你才能够继承先王的基业。根据我早年的亲身经历,发现只要夏王讲究忠信,善始善终,大臣们也能够因保持忠信而善终;但是夏朝的后继君主如桀因为不讲忠信,不能善终,辅佐他的大臣也不能保持忠信不能善终。王啊,你要警惕啊!应当对君主之位有所恭敬,如果君主不行君主之道,就会辱没先祖。”

太甲依然我行我素,不听从伊尹的劝诫,伊尹就说:“先王兢兢业业,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思考处理政事。还广纳人才,重视培养下一代。你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不要自取灭亡。希望你能真正保持节俭的品行,做事不要急躁,要深谋远虑。就像虞人射箭一样,要把箭尾放在弓弦合适的位置上,再放箭。还要端正自己的态度,遵循先祖的行为准则。你要能做到这些,我就满心欢喜,你也会留名青史。”

太甲仍然不能改变自己的恶习。伊尹说:“你这么做就是不义了,习惯会成自然(性)。我不想亲近你这样不遵从义理的人,我在桐地给你建造一座宫室,你去那里体会先王遗训,反思自己吧。只有这样,才能让你改掉恶习,不使你一辈子浑浑噩噩。”于是,太甲前往桐地守丧,反省自己,最终改恶从善,遵奉先王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