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雄天下,重要的是掌握好时机和战略(《大开武解》一)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发布时间: 2023-12-31

经义:

标题原作《大开武》,南宋学者高似孙《史略》引作“大武开”,今从之,下篇则作“小武开”。因为“开”在《逸周书》似为一种文体,有诏告,启发之意。清代学者孙诒让解释说:“高所据本两‘开’字并在‘武’下。以文义校之高本是也……(此书凡以‘开’名篇者,并取诏告、开发之义),故以‘武开’名篇……前文王之书谓之‘文开’,后成王之书谓之‘成开’,诸篇名义并同,可以互证。”(牛鸿恩:《新译<逸周书>》,台湾三民书局2015年版,第170页。)

周人长期谋划灭商大业,步步为营地“翦商”。至武王即位时,商人与周人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炽化的程度,这也是为何武王担心灭商大业功败垂成的原因。他因此向周公询问灭商的重大军政事宜,故称为“大武开”。书序说:“武王忌(忌,憎恨——笔者注)商,周公勤天下,作大、小《开武》二篇。”

先贤认为,用兵最重要的是善于正确把握时机,“大者,时也”。不能正确把握运用有利作战的时机,只会失败。本文周公说:“时不敬,殆哉。”

《管子·七法》是一篇重要的兵学文献。谈到治军用兵的要领,依次提到八个重要层面,包括财富、技术、兵器、士兵、政教、训练、情报、时机,只有这八个方面都无敌于天下,才能一平天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战时机,所以《管子·七法》说:“大者,时也。”

作者雄辩地论证:要征服天下,财力不领先于天下不能征服;财力领先于天下,技术不领先于天下,不能征服;技术领先于天下,兵器不领先于天下,不能征服;兵器领先于天下,战士素质不领先于天下,不能征服;战士素质领先于天下,政治教化工作不领先于天下,不能征服;政治教化领先于天下,军事训练不领先于天下,不能征服;军事训练领先于天下,不普遍了解天下的情报,不能征服;普遍了解天下情报,不明察战机和策略,还是不能征服天下。所以,明察战机和策略是用兵的关键。首要的是掌握作战时机,其次是作战策略。“是以欲正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财盖天下,而工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工盖天下,而器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器盖天下,而士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士盖天下,而教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教盖天下,而习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习盖天下,而不遍知天下,不能正天下;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故明于机数者,用兵之势也。大者,时也,小者,计也。”

《黄帝四经·兵容》也讨论战争的原则问题。作者特别指出,作战成功的关键是善于利用时机,能够顺应时机处事恰当,必定能够成功。圣人不乱用刑罚,不会背弃盟约,他成功的关键是顺应天时,敢于决断。如果一个人应当做出决断的时候却不能决断,反而会自取灾难。文中说:“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因时秉宜,是必有成功。圣人不达刑,不襦传(襦传,音rúzhuǎn,背弃盟约,《黄帝四经·亡论》有:“约而倍之,谓之襦传”——笔者注),因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争雄天下,重要的是掌握好时机和战略——古今皆然!

经文:

维王一祀二月,王在酆,密命。访于周公旦曰:“呜呼!余夙夜维商,密不显,谁和告岁之有秋,今余不获,其落若何?”

周公曰:“兹在德敬,在周其维天命,王其敬命无远戚,无干和,无再失维明德无佚,佚不可还维文考恪勤战战,何敬何好何恶时不敬,殆哉!”

王拜曰:“允哉!余闻国有四戚、五和、七失、九因、十淫。非不敬,不知。今而言维格,余非废善以自塞,维明戒是祗。”

语译:

武王元祀二月,王在酆都,深感使命如山,于是向周公旦请教道:“唉!我日夜思虑谋划的,无非是与商斗争之事。只是如果伐商大计一直秘而不宣,无所显露的话,诸侯谁来响应支持我呢?如同一年有收获的季节,如今庄稼成熟而我不去收割,颗粒零落粮食浪费了怎么办?”

周公说:“谋商大业的关键在于明德敬命!天命所归,在周无疑,请我王敬重天命。不要疏远亲戚故旧,不要破坏和谐团结,不要重蹈前人覆辙。努力创造利国惠民的事业,不可有丝毫懈怠,一旦心生放逸便难以挽回。多想想先父文王勤政谨慎的风范,以及他敬重什么、喜好什么、厌恶什么。天赐良机却不敬重天命,是很危险的!”

武王拜谢道:“确实啊!听说治国有四戚、五和、七失、九因、十淫等要领。我并非不敬重,而是不知道。如今你讲的都是很有道理的警句格言,我不会废弃良言而自我蒙蔽,我要遵从你的高明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