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翟玉忠 发布时间: 2023-12-22
出于对世俗的否定和对永恒存在(极乐)的向往,西方基督教发展出源自埃及沙漠的隐修传统,印度文化发展出源自森林的修道传统。历史证明,前者会导致神圣与世俗的巨大张力,后者会导致对社会治理的忽视乃至国家衰弱。
中国人肯定世俗生活,重人伦,通过人生修养达到超越自我、无私无我的生命境界。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个人德行与外在事业相连续的特点,用《礼记·大学》中的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内圣外王不二,内养外用不二。
1、神妙智慧之所在——道术
反映到知识体系,古人称之为道术,即宇宙人生的整体学问。与之相对应的是方术,指某一方面的学问,今天的专家之学,在先贤的眼里就是方术。
成书于战国的《庄子·天下篇》论述了内圣外王的道术。它将人生境界以圣人为中枢,分为七个层次,包括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百官、万民。前四者重在阐释内养的层面,“圣有所生”;后三者重在阐释外用的层面,“王有所成”。七者包括了道术的全体,天地间神妙智慧之所在。
作者写道,古代所谓的道术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无所不在。”有人问:“造化的神妙由何而降?人类的智慧从何而生?”回答道:“内圣自有其由来,王业自有其成因,都源于一。”不离根本大道,称为天人;不离道的精微,称为神人;不离本真,称为至人;以天为主宰,以德行为根本,以道术为门径,能够预见变化,称为圣人;以仁布施恩惠,以义作为事理,以礼规范行为,以乐调和性情,温和慈爱,称为君子;以法律为尺度,以名位为标志,以比较为验证,以考核来判断,如一二三四那样明了,百官以此安排爵禄等级;以职分为常务,以衣食为主业,生产储藏,关心老弱孤寡,使其皆有所养,这是民生常理。“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熏然,温和貌——笔者注)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七层境界各有专名,这是圣贤立象尽意,告诉我们如何成就内圣外王的道业。
《庄子》其他篇中,也有对天人、神人、至人、圣人等的论述。《庄子·逍遥游篇》直接指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另外,《庄子·天下篇》所说养民之理,和《礼记·礼运》孔子所说的大同之世相通,代表着中国人根本的价值追求。都是说政府要如同父母一样,对人民承担无限责任,不仅要安排好男女职分,还要让百姓生活富足,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照顾。《礼记·礼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执著,功成而不居,公正无私,是得智慧安乐、成就内圣外王的不二法门。《黄帝四经·道法》也说:“故执道者之观於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智,至智者为天下稽(稽,榜样——笔者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化内圣外王一以贯之,不仅是说修身与治国一以贯之,“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吕氏春秋·审分》),包括治国、平天下也一以贯之。这和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严格区分国内、国际迥异。
先哲认为,外事是内政的延伸,治理好内政是战胜外敌的前提。《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背后有深刻的政治学内涵。只有国内政治和谐,才能取得战争胜利。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曹沫之阵》一言以蔽之:“有克政而无克战!”
军事家吴起明确指出,要治好国家,必先教化百姓,亲近万民。在四种不和谐的情况下,不宜行动:国内意志不统一不可以出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可以上阵;临战阵势不整齐不可以进战,战士行动不协调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英明的君主,准备带领民众去作战的时候,必先搞好内部团结然后才进行战争。《吴子·图国第一》:“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魏武侯请教吴起,如何做到阵必定、守必固、战必胜?吴起回答,做到如下几点可以取得立竿见影之效:对贤能的人加以重用,没有才德的人不予重用,军阵就稳定了;民众安居乐业,亲敬官吏,守备就巩固了;百姓都拥护自己的国君,而反对敌国,战争就胜利了。《吴子·图国第一》:“武侯问曰:‘愿闻陈必定、守必固、战必胜之道。’起对曰:‘立见且可,岂直闻乎!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具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
国内国际、内政外交、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管子·大匡》),两三千年来成为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理论支柱。
2、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道术
如何开始修习内圣外王一以贯之的道术呢?《庄子·天下篇》认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道术主要存在于三种人手中。一是掌握在保存官府文献、档案的各类史官之手;二是掌握在邹鲁那些传经学的官员、孔子后学之手;三是掌握在诸子百家的手中。文中说:“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国家图书的时候,将史学并入了六艺春秋类,所以刘氏父子主张折中经学与子学,这样就可回归通达万方的道术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大序说:“(诸子)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战国末年,《庄子·天下篇》就感叹因为诸子百家的出现“道术将为天下裂”。进入西汉,曾任汉武帝太史令的司马谈还努力维系道术,称道家能整合儒、墨、道、法、阴阳诸家的优点,是治国理政的法宝;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行为合乎无形大道,并使万物丰足。道家之术依据阴阳家关于四时运行顺序之说,吸收儒、墨两家之长,撮取名、法两家之精要,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顺应事物的变化,树立良好风俗,应用于人事,无不适宜,主旨简约扼要而容易掌握,用力少而功效多。《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撮,cuō,摘取——笔者注)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到西汉末年,“道术缺废”,诸子百家的分立已成为事实。当代学人受西方专业分科学术体系的影响,诸子百家都成了西式相互争鸣的知识体系,他们已不知诸子百家“同归而殊途”的本质了。贯通百家,折中经子,重建道术——这条古圣先贤指示的学术道路竟被许多学者称为“笑话”!这些人坚信:中国古代高度集成的知识体系比今天西方专业知识要差得远,肯定古代就是“厚古薄今”、“厚中国之古而薄当今世界之先进”。
前不久,中山大学一位教授和笔者交流时,对中国社会内部不断强化竞争机制,对外大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感到困惑,希望找到一条自洽的现代化逻辑。他写道:“要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是有很丰富资源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内外兼修呢?如果无法做到内外兼修,对外讲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内讲竞争机制,逻辑上如何自洽呢?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还真的要有个一以贯之的逻辑才好一些。”
“道术为天下裂”,内外一贯的中国古典知识体系沉沦太久了!做此文,野人献曝,希望对探索中国未来道路的仁人志士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