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与“大训”究竟为何物(《顾命》二)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3-06-04

经义:

周康王即位典礼盛大庄严,《尚书·顾命》刻画得细致入微。

关于典礼的举行地点。刘起釪先生论证在路寢堂上,显得迂阔。(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81页),考虑到典礼的重要性,举行地点还是以司马迁所说的“先王之庙”为宜。另外从警卫的情况看,文中的毕门应是“庙门”。

祖庙中的陈设及警卫情况,日本学者赤塚忠教授曾作图阐示,让人一览无余,我们不妨录在这里。

图片1.png

图片来源: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95页。

祖庙中的陈设,彰显了中央政府的文治武功,还特别注重军事技术(车和兵器),这对于增强与会天下诸侯的向心力来说,十分重要。因为高精尖军事技术是西周王室“建中立极”的最重要根据之一,是震慑和号令诸侯的手段。即位大典上高精尖军事技术和武器的展示,其功用如同现代国家的大阅兵。

其中的“大训”,当指成王遗言中所说的“文武之大训”,先王治国理政的重要经典。周人自古重视经典的保存传承 ,据《国语·周语上·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夏代周人先王不窋(音zhú——笔者注)处于戎狄之地,仍不忘修习先祖流传下来的训典。

训作为是一种文体,泛指先王之书,也称训典,三代皆有。比如夏代先王的训典,就称《夏训》。《左传·襄公四年》有:“魏绛曰:……《夏训》有之曰……。” 《诗·大雅·烝民》有:“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仲山甫是周宣王时大臣,“古训”就是先代圣王的训诫。

古籍中重要的训有《逸周书》的前三篇《度训第一》《命训第二》《常训第三》,它们是中国古典政治理论的核心,值得我们认真研读。收录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的《保训》属于《尚书》逸篇,是我们新发现的训类文献。张怀通先生也认为训这种文体出现很早:“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训’有悠久的传统,《康诰》云‘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酒诰》云‘聪听祖考之彝训’,《无逸》云‘古之人犹胥训告’,《顾命》云‘嗣守文武大训’,这些都是西周初年,乃至于商代后期,就有‘训’这一文体的证据。”(张怀通:《〈逸周书〉新研》,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55页。)

陈列中另一件让人迷惑千载的宝物是河图。顾颉刚先生在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三皇考》中,受黄宗羲《易学象数论》的影响,把河图当作地图。“河图洛书”中的河洛,指居于天下中心的中央政府。“因为河洛居天下的中心,因而各地方进呈他们的图书于中央政府,就叫作‘河图洛书’。孔子的时候,各国多不奉周为共主,以致图籍不来,而各国的土地人民也就莫由知其消长了。所以他(孔子)叹道:‘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河不出图’者,非‘河’不出图也,各国不上图也。”(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63页。)

事实上,河图、洛书只是图,曾失传,但其数字排布保留在《墨子》《吕氏春秋》《管子》等先秦典籍中。特别是《管子》一书中,完整保存着河图、洛书的图说,我们由此知道河图洛书为月令,它天人合一,按自然时序行人间政令,指导着先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难怪《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管子·五行第四十一》和《管子·幼官第八》是河图的文字解说;洛书的文字解说是《管子·四时第四十》、《管子·轻重己第八十五》。其中《管子·幼官第八》记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简直是上古“大宪章”。所以在康王即位大典上,河图也被陈列出来。

有关河图洛书的相关讨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拙著《斯文在兹:中华文化的源与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出版。

经文:

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册度。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

狄设黼扆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

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语译:

太保召公命令仲恒、南宫毛手持干戈,引导齐侯吕伋率领的虎贲卫士一百人组成的仪仗队,在南门外迎接太子姬钊进入王宫。太子在王宫侧室主持成王的葬礼。丁卯日,命令太史们商讨了葬礼相关事宜。七天以后,毕公高根据商讨方案组织官员们陈列摆放葬礼所需的各种礼器。

主祭官员陈设好绘有斧形纹饰的屏风,先王遗留下的礼服摆放在屏风前。房间的门窗朝南开,大堂中间铺设双重竹皮席,竹席四周用黑白相间的丝织物缝制包边。五色彩玉摆放在没有上漆的几案上。西墙的东面,铺着双层用细竹编织的席子,席子四周装饰着图案,带有花纹的贝壳摆放在未涂油漆的几案上。东墙西面,铺着双层莞席,席子四周绘有云纹花边,雕刻好的玉器摆放在未涂油漆的几案上。大堂西边的夹室中,铺着两层用青竹皮编织的席子,席子的四周用黑色丝线装饰,漆器摆放在未上漆的几案上。

各种镇国宝器也陈列出来,以示礼仪的隆重。在西墙东边的席子前陈列五层的越地贡献的玉、武王伐纣时用过的红色宝刀、记载先王遗训的典册、巨形的玉璧和玉圭。东墙西面的席前,陈列着华山盛产的大玉、东北进贡的玉、雍州进献的玉、河图。胤制作的舞衣、大贝壳、大鼓陈列在西房。兑制作的戈、和生产的弓、垂制做的竹箭陈列在东房。用美玉装饰的车停放在宾客站立的台阶前、用金属装饰的车停放在主人站立的台阶前,用象骨装饰的车停在门左侧房屋前,木制无装饰的车停放在门右侧的房屋前。

两名头戴赤黑色礼冠的天子卫士,手执三隅矛,在庙门内两侧站立。四名头戴略青黑色礼冠的卫士,手执戈,戈刃向外,两两相对守卫在台阶两边。一名卫士头戴冕,手执巨斧,站在东堂前面。另一名卫士同样头戴冕,手持大钺,站在西堂前面。一名卫士头戴冕,手执三锋矛,站在东堂的旁边。西堂旁边的卫士头戴冕,手执三锋矛。还有一名卫士头戴礼冠,手持一种称作锐的矛,站在北堂的台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