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奇用兵”,非大智慧大慈悲之人不能行(《大武解》二)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发布时间: 2023-05-02

经义:

春秋时期,内养外用一以贯之的“道术”尚在,《老子·第五十七章》论治国理政总原则:“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大武》强调“军政合一”,所以有正有奇,有正道,有诡道。“正”体现为内政和入侵敌国的安抚政策(“侵有七酌”)等方面,“奇”表现为用各种计谋创造胜敌条件,包括讨伐敌人的时机(“伐有七机”)等方面。关键要如《司马法·仁本第一》所说的守经(正)达权,这非大智大慧、大慈大悲之人不能行。因为大慈悲之人方有大智慧,方能权变!

宋代兵学家施子美论用兵之道,解释《司马法》“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时说:“以道而服人者,兵之常。反经而合道者,兵之变。正,常也。权,变也。权之为义非谲也,权一时之宜,将以反经而合道也。兵以爱人为主,故本之以仁,兵以合宜而动,故治之以义。二者兼尽,谓之何哉?谓之正也,此服人之道也。苟其仁义有所不能也,圣人又安能恝然(jiá rán,漠不关心貌——笔者注)哉?故正不得已则有权焉。权者,权时之宜而为之战也。汤武之师,仁义之师也。汤之所以割正夏,武王所以大正于商,皆正也。桀纣之君,有非仁义之所能化,汤武又安得而已之乎?故又有所谓权也。”(陈曦译注:《吴子·司马法》,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14页。)

《大武》“伐有七机”,创造进攻的有利条件包括破坏敌人的粮食供应,这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其中论及“四时”,在春季破坏敌国的播种(春违其农);在夏季夺取敌国的稻谷(夏食其谷);在秋季收割敌国的庄稼(秋取其刈);在冬季抢劫敌国的粮仓(冬冻其葆)。

《商君书·徕民第十五》 指出《大武》动摇敌方国本的意义,就引用了“四时”。作者认为,天下诸侯国有不服从的,用军队在春天骚扰他们的农事,夏天去吃他们贮藏的粮食,秋天夺取他们的收获,冬天抢劫敌国的粮仓,用《大武》的方法动摇他们的国本,用《允文(即《光文》,《广文》)的文德安抚他们的后代。如果这么做,十年以内各诸侯国百姓都会成为我们的子民。“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

《管子·禁藏》有谋攻五策,多可与《大武》攻击敌人的九个突破口“攻之开”相通,内容上更有操作性,不妨录在这里,供胸怀国家天下之士参考。

第一,查明敌国君主的爱臣,设法削弱其权威。他若怀二心,对君主的忠诚必然衰退。臣下不为君主效力,其国就岌岌可危。(原文:一曰视其所爱,以分其威,一人两心,其内必衰也。臣不用,其国可危。)

第二,查明敌国君主暗中憎恶的大臣,厚加贿赂,就可以深入了解敌情。有人身居国内。情通国外,其国情报就能掌握。(原文:二曰视其阴所憎,厚其货赂,得情可深,身内情外,其国可知。)

第三,放纵君主淫乐,设法消磨他的意志。送给他乐队和美人,在内蒙蔽他;送给他媚臣和好马,在外蒙蔽他。内外蒙蔽,可以促成其失败。(原文:三曰听其淫乐,以广其心,遗以竽瑟美人,以塞其内;遗以谄臣文马,以蔽其外。外内蔽塞,可以成败。)

第四,努力向敌国示好,形同兄弟。暗中派智辩之士帮他图谋别国,派勇力之士投奔他使之骄傲。又派人到别国去,唆使别国同他背约、断交、反目,由此战争必起。两国相敌,我就能得渔翁之利。(原文:四曰必深亲之,如典之同生。阴内辩士,使图其计;内勇士,使高其气。内人他国,使倍(通“背”——笔者注)其约,绝其使,拂其意,是必士斗。两国相敌,必承其弊。)

第五,深入了解敌国的战略谋划。敬事其忠臣,挑拨其属下,使他们互不信任,离心离德。政令不行,定会自相残杀。忠臣没有了,就可以夺取其政权。(原文:五曰深察其谋,谨其忠臣,揆其所使,令内不信,使有离意。离气不能令,必内自贼。忠臣已死,故政可夺。)

《管子·禁藏》主要针对君主和大臣,当代西方霸权的谋略更重视对普通民众施加影响,不仅通过舆论宣传,甚至学术也成了一种战略手段——这是今天我们必须重视的!

经文:

四戚: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五和:一、有天无恶;二、有人无郄;三、同好相固;四、同恶相助;五、远宅不薄。凡此九者,政之因也。

四凶:一、攻天时;二、攻地宜;三、攻人德;四、攻行利五良:一、取仁;二、取智;三、取勇;四、取材;五、取艺。凡此九者,攻之开也。

四聚:一、酌之以仁;二、怀之以乐;三、旁聚封人;四、设围以信三敛:一、男女比;二、工受次;三、祗人死。凡此七者,侵之酌也。

四时:一、春违其农;二、夏食其谷;三、秋取其刈;四、冬冻其葆三兴:一、政以和时;二、伐乱以治;三、伐饥以饱。凡此七者,伐之机也。

三哀:一、要不嬴;二、丧民人;三、摈厥亲四赦:一、胜人必嬴;二、取戚信人;三、乐生身复;四、赦民所恶。凡此七者,搏之来也。

六厉:一、仁厉以行;二、智厉以道;三、武厉以勇;四、师厉以士;五、校正厉御;六、射师厉伍五卫:一、明仁怀怒;二、明智辅谋;三、明武摄勇;四、明材摄士;五、明艺摄官。凡此十一者,战之振也。

六广:一、明令;二、明丑;三、明赏;四、明罚;五、利兵;六、竞竟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撚之。凡此十一者,斗之客也。

无竞惟害,有功无败

语译:

依靠四类亲近之人:一、本家同姓族人;二、外家姻亲;三、同师门和共事者;四、同乡。实现五件和谐之事:一、顺天意没有灾害;二、得民心上下和睦;三、同呼吸团结一心;四、共患难互助互利;五、以德怀远而不劳师远征。以上是征服敌国的九个基础条件。

削弱敌方的四种优势:一、破坏对敌方有利的天时;二、破坏对敌方有利的地势;三、破坏敌方的君臣团结;四、破坏敌方的强军建设。夺取敌方的五种将才:一、仁爱士卒者;二、足智多谋者;三、勇猛善战者;四、才能出众者;五、技艺精湛者。以上是攻击敌人的九个突破口。

凝聚民心的四种德行:一、实行仁政爱护民众;二、开展教化抚慰民众;三、广泛地聚合国人;四、以信义守卫国土。安定百姓的三种措施:一、鼓励婚育;二、振兴百工恢复生产;三、救死扶伤。以上是入侵敌国所实行的七条安抚政策。

适合粮攻的四个季节:一、在春季破坏敌国的播种;二、在夏季夺取敌国的稻谷;三、在秋季收割敌国的庄稼;四、在冬季打劫敌国的粮仓。利于出兵的三种形势:一、讨伐要顺天应时;二、以政治安定讨伐政事昏乱之敌;三、以粮草充足讨伐缺衣少食之敌。以上是讨伐敌人的七个时机。

三种救助:一、救助贫穷受困的人;二、救助落难逃亡的人;三、救助众叛亲离的人。四种教化:一、担当尽责保障民生;二、排忧解难取信于民;三、减轻赋役使民众安居乐业;四、赦免无辜百姓的刑罚。以上是争取敌国民众归附的七条措施。

六种激励:一、激励心怀仁爱的士大夫付诸行动;二、激励足智多谋的军师合于道义;三、激励赳赳武夫英勇作战;四、激励军队操教好士兵;五、激励战车驭手们熟练驾驶;六、激励射手们精准射击。五种优先:一、推行仁爱以感化敌对;二、推崇智慧以吸引谋士;三、崇尚武力以统领勇士;四、励志成才以招揽能人;五、表彰技艺以安置百官。以上是增强我方战力的十一条措施。

六项军队建设:一、军令严明;二、将士知耻知止;三、奖赏严明;四、惩罚严明;五、武器装备精良;六、有战斗到底的气概。五种防备应变:一、敌人击鼓后而退逃,应怀疑其中有诈;二、防备敌人设伏兵发动偷袭;三、防备敌人故布疑兵疑阵;四、审慎对待战场上的计谋与情报;五、警惕敌军后发制人重挫我方。以上是拼杀争胜所需的十一项训练。

总之,只有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赢得军事斗争,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