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尤慎 发布时间: 2023-03-15
摘 要: 《史记》认为“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从现代观点看,就是认为舜帝全面完成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工程,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实现了中华民族南北融合和团结;其二,完备了早期国家体制;其三,树立了传统伦理观念和制度;其四,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性格。
司马迁以毕生精血撰写的《史记》,第一篇就是《五帝本纪》,其为太史公雅驯之作,自当有据。由于古帝记载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神话传说色彩,存在着一些失误和矛盾,而且在考古材料上又很难得到直接的验证,不少历史学家对五帝时代一直采取过于谨慎甚至保守的态度,只是为了通史的惯例才略叙一下,标题上照例要冠以“传说中的……”字样,以示姑妄言之。这种态度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无大进展,一直无法大胆摆脱疑古派的束缚。中华民族自信为炎黄子孙,但对炎黄至尧舜禹时代又不能肯定,这实在是一件最令人尴尬和羞惭的事情。
1956年,杨向奎先生撰文指出:“研究中国古代史,有虞氏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历史时代,应当在中国史上给他一个应有的地位。”[1]表明现代历史学家对虞舜历史真实性的重新认可和明确表态。80 年代以来,在中国民族源流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中华文明史、夏商周断代研究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著作和论文,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将对有虞氏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越来越多的人拓宽了眼界和思路,提高了分析思辨古史迷团的理论和能力,对五帝时代有了更为深入清晰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越来越多的人坚信司马迁的记载虽有缺陷,但还是审慎的,有根据的,五帝时代是可信度很高的信史,正如已经得到证实的《殷本纪》一样。司马迁将《五帝本纪》作为《史记》的第一篇,就是认定“五帝”为中华民族之祖,中华文明之源。谢宝笙先生说:“五帝时代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之初,是中华民族远祖从元谋人到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积累了一百多万年量的进化而取得的一次质的进化,这个质变非同小可,它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性格,创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使中国人和世界其他民族区别开来。因此五帝时代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真正起源,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五千年。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的时代,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之前的文化,纵使有一些多元的因素,但经过五帝时代的巨大历史实践和融合之后,中国文化的中国人特色已完全建立起来。而彪炳后世的禅让事件,则在五帝文化的融合与形成中有着凸显的核心作用。”[2]这种看法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识。
《五帝本纪》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尧舜禹三帝,黄帝至帝挚部分相当简略,可以看作尧舜禹史实的背景和铺垫。而尧舜禹部分之中,最重要的又是舜帝。禅让事件起于尧,终于禹,而其中的核心人物是舜,他受禅于尧,又禅位于禹,禅让事件始终是围绕着舜帝而产生发展的。司马迁对舜帝的世系、家族、德行、德政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并高度赞颂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3]一个“德”字,概括了舜帝一生的功绩;一个“皆”字,概括了舜帝对黄帝以来事业的全面完成;一个“始”字,概括了舜帝的开创性贡献对后代的深远影响。周先民先生认为:“如果把缔造中华、凝聚民族、发展文明看作一个伟大的工程,那么,这个工程是由五帝的合力建设完成的。大致可分为这样四个阶段:1,黄帝肇始奠基。2,颛顼和喾添砖加瓦。3,尧帝大力推进。4,舜帝全面完成。”[4]这个看法,其实就是太史公“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观点的现代说明和发挥。下面,我们也就此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实现了中华民族南北融合和团结
中国的土地,自古以来以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最优良,这一带,地势平坦开阔,土质松软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游牧、渔猎、农耕皆宜,所以古代部族战争,常以逐鹿中原为目标。东方夷族、西方炎黄族、南方苗蛮族先后进入中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促进中华古民族大融合的首先是黄帝,他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最后败炎帝于阪泉,禽杀蚩尤于涿鹿,基本上达到了中原的统一,组成了以黄族为核心,以黄夷联盟为主体的北方民族集团。南方苗蛮族虽然严重受挫,但并没有被征服,于是形成了南北两大民族集团的对立。黄帝的疆域仅能南至长江。至颛顼,势力范围扩大到南至于交趾。至尧帝时,天下大水又大旱,面临巨大危机艰难,三苗又趁机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这说明南北民族矛盾一直处于紧张之中,舜以前的古帝王都未能解决好这一问题。
到了舜帝,这个最大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这是舜帝对中华民族融合凝聚的巨大贡献。舜帝的策略不是一味动用武力,而是文武兼施。一方面大力征伐,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舜帝亲征有苗,或命禹征有苗的记载,典籍中数见。另一方面采取怀柔感化的政策。史载:“有苗氏负固不服,禹请征之。舜曰:‘我德不厚而行武,非道。吾前教由未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5]这样,“舜却三苗,更易其俗”,使南方民族大量地融合到北方民族之中,或渐渐地受到北方习俗的同化。当然总还有一部分三苗人在继续抵抗,渐次向更南方退避,《帝王世纪》载:“(舜)九十五而使禹摄政,摄五年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6]舜以百岁高龄仍要亲征有苗,说明舜一生以平服三苗,实现南北民族统一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说明三苗对舜心有好感,舜出征容易成功,甚至可以不战而定。而三苗对禹的严厉一向不服,故禹摄政五年而有苗氏叛。舜帝南巡并留葬江南,在中华民族融合形成的历史上是一件最值得注意的大事。自古以来,“舜迹”遍布南北各地,说明舜帝在南北各族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舜迹”在南方更多,更受重视,流传更广,这决不是偶然的。舜帝南征三苗人腹地零陵,对永州的影响更是巨大而深远,使湖南零陵成为受中原影响最早最深的五岭山丘地区,成为沟通岭南珠江文化的前沿,奠定了零陵郡以九疑山和潇水为中心的行政格局,标志着零陵文化的苗蛮时期开始结束。
舜帝对中华民族融合团结的巨大贡献还有一点。那就是进一步促进了北方民族集团的内部亲善。据《史记》,舜为冀州人,为黄帝血脉后裔,据《孟子》,舜则为山东人,为东夷族人。舜帝妻尧之二女,如果舜与尧同祖,似乎不合古礼。看来何光岳先生的解释是对的:“舜帝正因入赘于黄帝、颛顼族的尧,为尧的女婿,所以舜的子孙便把尧、颛顼、黄帝当作祖宗来祭祀。所以说,舜是由东夷族融入炎黄族的。”[7]以舜帝和二妃的感召力,黄帝族与东夷族的亲和团结无疑会大大加强。舜帝受禅尧位,曾避丹朱,登帝位后,重用各族贤人,公正清明,必然会有力促进各族的团结。舜帝不传位于其子或己族中人,而是传位于黄帝族的禹,这必然可以消弥分裂和争夺,有利于部族联盟的稳定和安定。舜帝的一生,真可谓是民族亲和融聚的表率和缩影。
二、完备了早期国家体制
从黄帝称霸中原开始,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氏族部落联盟体已经发展为原始国家。据《五帝本纪》,具体标志有如下几点:1、以师兵为营卫,即有了常设军队和卫戍部队。2、有官职,如左右大监。3、有都邑,在涿鹿之阿。4、有宗教礼制,如封禅、推策、宝鼎之类。5、有广大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空峒,南至于江,北至于釜山。6、有征伐不顺之权势。7、王位世及制度,王位继承世袭,多为父子相传,辅以兄终弟及。8、有分封制度,如玄嚣降居江水,昌意降及若水。陈唯声先生曾从考古材料出发,比较了中西文明和国家的起源,认为“参照世界史上确定文明的通例,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应提前几百年,即上溯到《五帝本纪》中的黄帝时代,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中期。”[8]因为这个时代,在金属工具、城镇建筑、文字、墓葬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阶级分化等方面,均不逊色于国外其他文明中的早期国家。
到了尧舜时代,中华古国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成熟的程度,而起到核心作用的就是舜帝。在舜帝的大力刷新和创造之后,夏禹父子才得轻松地建立起夏王朝的统治,在国家体制上几乎没有作什么变动。当然,只是废除了禅位制度。舜帝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置了分工明确的官制和官吏考核制度。在尧帝以前,未见有系统完整的行政部门及各类官职,重大事件似乎都是召开四岳会议商定,临时指派某人去完成。舜帝一方面保留了四岳会议的传统,一方面明确地设立有司居官相事,委托了 22 位大臣,并作了具体的分工安排。例如,伯禹为司空,平水土;弃为后稷,掌农事;契为司徒,掌五教;皋陶为士(又曰大理),掌五刑;倕为共工(又曰工师),掌手工之事;益为朕虞,掌山泽鸟兽;伯夷为秩宗,典三礼;夔为典乐,掌礼乐教化;龙为纳言,掌出入帝命和宾客。可以看出,农、林、工、礼、乐、刑等部门已经形成了系统,中央官制的雏形已确定下来了。以后夏商周乃至秦汉,大致上都是沿用这个系统,不过是有所增益、调整,改换了部分名称而已。同时,舜帝在任命这 22 人时,虽然也征求了四岳的意见,但没有任何人反对,显然已与尧帝时有所不同了,说明舜帝时君主集权上升。舜帝不仅设置了系统官制,还创造了对官吏的考核制度。《尚书•尧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三年考核一次,三次决定升降奖罚,不仅合乎原始民主传统,又加强了君王和国家权力,实在是一个高明的创举。
2、扩大国土并划分政区。黄帝时的疆域已如上述,至颛顼,最大的发展是南方达到了交趾。其后帝喾和尧帝都有所扩大。舜使禹治水,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大大有利于舜帝开拓疆土。这时,国土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趾、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舜在禹定九州的基础上,划定十二州,委任十二州牧治理地方。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又举八元,使布教于四方,看来十二州牧可能有八恺八元在内,是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这十二州牧可能有的就是各地的诸侯或部落首领,但性质上已是行政区首长,是按地域来治理的,而不再是氏族部落以种姓来治理其领地。再者,十二州不仅包括国土边疆地区,也包括君王所居的中心冀州。十二州的划分,是舜帝重大贡献,一直影响到中华五千年,后来的郡县制,省县制都是在十二州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3、制定和颁布刑法。刑法作为一种惩罚报复手段,在原始氏族之内和之间早就存在了。但将它制度化,形成条律,并由专职官员审理,却是国家成熟时才能产生。尧以前刑律未见详细记载,至舜帝才有系统的记录:“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过,赦;怙终贼,刑。钦哉,惟刑之恤哉!”[9]这段文字虽然很简短,意义却十分深刻久远。第一,“象”者 ,刻画也。故知舜帝已刻刑律于器物,使民知所惩戒。春秋时代,郑铸刑书,晋铸刑鼎,郑又著竹刑,孔子大力反对,现代历史学家则誉为大事,其实早在舜帝时就已经开了先例。第二,官吏犯罪,要施鞭刑。三代有刑不上大夫之说,那是氏族社会民主制度消失太久时的产物。第三,过失小罪,可赦,而怙恶不悛,当刑。注意有所区别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自古以来都接受了这种思想。第四,流宥五刑,金作赎刑,体现了仁慈宽刑的精神。第五,慎刑原则,“钦者”,敬 也 ;“ 恤 ”者 ,慎也。用刑唯慎,不可草菅人命,代表了千百年来小民的呼声。刑律颁布后,舜命皋陶作士,并指示说:“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维明克允.”⑽可见舜作象刑,主要是针对蛮夷的,但很注意掌握一定的尺度分寸,以公正廉明来使人心服。舜帝罚“四罪”(三苗、共工、讙兜、鲧),流“四凶”(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其中既有蛮夷,又有黄帝族人,还有东夷族人,既有高官诸侯,又有不肖子弟,可见舜帝确实做到到“维明克允”,誉为中国刑法学之父亦不为过。
4、确立了帝王巡狩制度。黄帝以来的古帝王,虽然也有行巡边陲,祭祀名山大川的记载,但并未形成制度。到舜帝,每岁二月,东巡狩;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每年巡狩东南西北四方一遍,与春夏秋冬四季结合,这样的巡狩每五年要进行一次。
目的一是祈求神灵赐福,二是了解各地实情,三是与各地核对历日和度量衡,四是安抚各地,融洽关系。因此,帝王巡狩制度对巩固国家政权很有必要。而巡狩四方是很辛苦的,只有舜帝这样勤政忧民的帝王才能坚持下来,舜帝后来南巡死于九疑山,按巡狩制度推断,应是夏季五月出发的。有一点最值得注意的是,舜帝巡狩每一处,都要“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11]看来最早开始统一度量衡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舜帝。
三、树立了传统伦理观念和制度
在氏族社会,人们都是按血缘关系共同生活的,最早的人伦关系和伦理观念当然要以血亲关系为核心和基础。对子女来说,孝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美德,否则以族长为中心的氏族根本无法代代维持生存下去。到了五帝时代,即在宗法体系基础上形成早期国家的时候,第一
美德仍然是孝。忠就包含在孝里面。君后就是族长父母,臣子就是子女儿孙,对君王的忠和对父母的孝,在本质是统一的,一致的。因此,孝行成为考察贤能的一个首要标准。尧帝选择舜帝时,第一好感就是孝,毫不犹豫地选定为女婿,使他具备了接任帝位的最佳资格。而四岳推举舜,首先提到的就是孝,看来,我国科举史上第一个孝廉进士就是舜。
在“父顽,母嚚,弟傲”的家庭中,舜帝“能和以孝,烝烝而治,不至奸。”其艰辛苦楚远远超过了一般人,所以《二十四孝图》将舜帝列为第一,而敦煌变文中则称舜为“苦孝子”。舜帝的许多故事,人们都渐渐淡忘了,但他的孝行世世代代被当作典范而流传下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
孝的本质,从思想情感上说,就是爱父母。在氏族时代,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2],自然地从爱父母推广到爱一切亲人,一切人,这就是仁爱。到氏族解体,国家诞生后,私有、贪欲、诈谋、盗窃乱贼日盛,仁爱之心日益淡薄,故孟子要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3]。舜帝对其父母弟妹的孝悌,这是仁,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当地之人能在他的仁义言行影响下,让畔、让居、器牢而无欺。舜帝所到之处,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感召力之大,实不待言,这也是仁。舜帝摄政之后,兴利除弊,勤政野死,这也是仁。舜设象刑,使民知畏,慎刑宽宥,这又是仁。舜除“四罪”、“四凶”,为国为民除害,这实际上也是仁。舜受禅帝位,勇承大任,而又激流勇退,这还是仁。舜对三苗修文德以来之,不得已而用武,这同样还是仁。舜帝自古以来深受人民爱戴,因为他实在是个仁义之君。
舜帝不仅亲为表率,努力行孝施仁,而且还大力开展教化,选拔专职官员来主管或进行配合。舜帝是个著名的孝子,二十以孝闻,尧帝当然首先委任他“慎和五典”,即司徒之职,结果“五典能从”。舜帝之中国践天子位后,“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
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又委任契为司徒,敬敷五教。而伯夷为秩宗(郑玄曰:“主次秩尊卑。”),夔为典乐,教稚子,皋陶为士,互相配合,大力促进了古代伦理观念和三纲五常的制度化。
总之,我国古代伦理观念的核心是三纲五常,而三纲五常的核心是孝。忠是孝的推广,仁是孝的实质,这些都集中体现在舜帝身上,并得了系统化和制度化。说舜帝是中国古代伦理体系的创始人,同样亦不为过。
四、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性格
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均遭挫折而中断,唯有我中华文明能延绵至今,这说明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坚忍性和生命力。这种坚忍性是在艰难困苦的斗争中磨练出来的。唯其坚忍,所以能吃苦,能耐劳,能持久,能生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为本,农耕历史特长,这对中华民族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具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农耕民族欲生存下去,比游牧渔猎民族更加需要辛勤的劳动和耐心的培育;农耕民族更加依恋于土地,除了努力奋斗建设自己家园之外,别无他所。到了尧舜禹时代,国家初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同时,又加速了民族的发展和融合,激发了民族间的矛盾和斗争。加之天下大水又大旱,中原深受其害,真是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一齐来。舜受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将中华文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而在艰难困苦之中,舜帝将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德发扬光大,集中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
舜从小就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这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养成了他勤劳节俭的习惯。据《史记》和《尸子》等古籍,舜曾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作什器于寿丘,灰于常羊,就时负夏,贩于顿丘,债于傅虚,籴于平阳,牧于潢阳,历尽了各种劳作的艰辛。舜
帝成为天子以后,仍然坚持亲自劳作,不求安逸。《吕氏春秋》说:“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掘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管子》亦曰:“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封土为社,置木为闾,民始知礼也。”这些记载都证明舜帝一生勤劳,未尝暂息。
舜帝又力戒逸侈,一生过着十分俭朴的日子。例如《史记》说:“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14]《韩诗外传》卷三也有同样的记载:“昔者舜甑盆无膻,而下不以余获罪;饭乎土簋,啜乎土型,而农不以力获罪;麂衣而盩领,而女不以巧获罪。”这证明舜帝节俭是自觉的,不愿增加臣下的负担,而不是臣下不能提供 。《韩非子•十过》有一则独特的记载:“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入于官,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
其实这正好证明舜帝十分注意节俭,宫中食器关乎国家礼仪,也不过是稍作加工而已。反对舜帝受禅,又何患无辞?
勤劳者深知稼穑之艰难,故能知节俭,节俭者知戒奢侈,故能不贪,所以,勤、俭、廉有着天然的联系,俭以养德是古人的名训。孔子曰:“温良恭俭让”。俭为儒家德目之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15]俭为道家三宝之一。古人如此重视勤俭,良有以也。舜帝勤俭如彼,其廉德可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因为舜帝一生勤劳节俭,历尽艰辛,所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若非舜帝在家备受折磨,又怎能成其孝名?又怎能努力树立起五典伦常?若非舜帝流浪四方,百苦遍尝,众业皆为,又怎么能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又怎能遍入百官,百官时序?
所以孟子感慨良深地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⒃艰难困苦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但也可以摧垮人的信心,消磨人的斗志,所以舜帝可以千古垂范,中华民族可以以舜帝为骄傲,为荣幸。
(尤慎,江苏苏州人,零陵师专中文系副教授,师专图书馆馆长;出处:《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0 月号,第22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 杨向奎 . 应当给有虞氏一个应有的历史地位 [J]. 文 史哲.1956.(7).
[2]谢宝笙.尧舜禅让与五帝文化[J].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4).
[3]《史记•五帝本纪》[M].
[4]周先民.尽善尽美的理想帝王[J].文学遗产.1995.(3).
[5][6]皇甫谧.帝王世纪(第二卷)[M].
[7]何光岳.东夷源流史[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年.P133.
[8]陈唯声.中国文明的起源应上溯至五帝时代[J].北方论丛.1996.(4).
[9][10][11]周秉钧.尚书易解{m}.岳麓书社,1984.P18,P22,P16.
[12] 《礼记•礼运》[M].
[13]《孟子•梁惠王上》[M].
[14]《史记•太史公自序》[M].
[15]《老子》第六十七章[M].
[16]《孟子•告子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