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子相参:《尚书·立政》与《管子·立政》(《立政》一)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3-03-01

经义:

《尚书·立政》书序过于简单,只是说本篇是周公所作,“周公作《立政》”。幸好《史记·鲁周公世家》为我们提供了更详尽信息:周公东征后,归政成王,天下已基本安定,而政府的组织结构尚待完善,于是周公制作了官制《周官》,据说就是后世流传的《周礼》;光有政府组织制度还不够,还要有选用官员的原则,所以又作了《立政》。“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 ”

《尚书·立政》应作于成王当政后不久,因为官制和选官原则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当然要在安定之后立即建立。

对于《立政》的含义,学人多引清代学者王引之(1766-1834年)的说法,认为政通“正”,是官长的意思,立政就是选官的原则。《经义述闻·卷三》:“政与正同,正,长也。立政,谓建立长官也。篇内所言皆官人之道,故以立政名篇。”

除了《尚书》,黄老道家经典《管子》中也有“立政”一篇。黎翔凤先生释立为“莅”,立政即“莅政”,掌管政事,这似乎更合于《尚书·立政》本义。他说:“闻一多云:‘立’读为莅。‘立政’犹临政……《史记·蔡泽传》‘明主立政’,《索隐》:‘莅也。’闻说是。”(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顾颉刚、刘起釪总论本节说:“以上这一节,指陈夏商旧事,皆在其兴起迄强盛阶段,礼敬上帝,恂行九德,于‘三宅’(国家的司法、行政、民政等三个最高机要大臣之择定)皆重用贤俊,及末代昏暴之君桀、纣,皆拂逆旧有正道,唯用暴德乱法之徒,卒致亡国……《蔡传》言:‘汤所用三宅,实能就是位而不旷其职;所称三俊,实能就是德而不浮其名也。’前者核其人是否克尽职守,后者核其人才德是否克副其职。则于考绩与求贤二者俱重。”(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74页。)

从尧舜禅让时代开始,中国选举制度就德才并重,选贤与能,不仅重视求取德行高尚者,也重视业绩考核。德行、功绩与能力并重,《管子·立政》称为治国的“三本”,上面说,君主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大臣的德望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大臣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大臣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治乱之源。对于德行声誉在朝廷不高的人不可授予尊高的爵位,对于功业不突出的人不可给予优厚的俸禄,政事没有取信于人民的人不能让他做大官。如果有德望不显于朝廷而身居高位的人,贤良大臣就得不到任用;如果有功劳不显于全国而享有重禄的人,勤奋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励;如果有政事未取信于人民而做了大官的人,有才能的大臣就不会尽力。只有把这三个根本问题解决了,臣下才不敢妄求官禄。如果对此不加详查,奸臣就会与君主接近,身边的受宠幸的小臣就会专权。这样,在上面君主耳目闭塞,在下面政令不通,正道会被抛弃,国事日坏。“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者,则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见於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於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於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於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於上,而治壅於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

经子相参,不仅让我们理解“立政”的字面意义,也让我们理解其深刻的政治学内涵——其对于经学研究是如此重要! 

经文: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

亦越成汤陟丕釐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呜呼!其在受德暋为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语译:

对成王行过跪拜礼后,周公说:“天子呀,您已经正式亲政,我有重要建议向您汇报,天子统领天下的关键是结合实际设置行政、民政、司法机构,并选用称职的人才。当然也包括您身边的服务人员和安保人员。”于是周公详细向成王汇报了自己关于选拔、任用官员的看法。

周公说:“哎,能够居安思危的人极少,远古时期夏朝的君主做到了。夏朝中央的卿相和地方诸侯都精明强干,即使这样,夏朝天子仍然重视任用贤能,认为治理国家一方面要尊重上天的启示,一方面要真正做到以九德作为官员的标准。他们教导各方国的诸侯们说:我给你们列位诸侯行大礼了,希望你们能理解我所说的话:你们要选拔任用好你们的治事官、治民官和司法官,只有做好这三件事,你们才是称职的诸侯。不考察政绩和品行,便草率授予官职,实际是任人唯亲。如果这样你们的治事官、治民官和司法官中将没有贤能之人。夏朝忽略官员选拔是从夏桀开始的,他不再采用以往选人用人原则,导致大量以短期行为追求政绩的官员出现,夏朝因此灭亡。”

“等到成汤灭夏建商,真诚行使天命。他十分重视行政、民政和司法三个部门官员的选拔和任用,这些官员十分称职,其主官也能和成汤一样选拔德才兼备者为下属。整个商朝从天子到官员都重视选拔任用贤能之士。商朝依靠他们治理都城各项事务。因为全国各地都能任用贤能之士,天下大治,成就汤的伟大功德。可是在商纣王即位后,纣王刚愎自用,改变了传统用人法则,大量进用性情残暴只知用刑者,上行下效,乱政。商纣王一味亲近众多无德之人,国家混乱。上天惩罚商纣王,让我们周朝受命取代商朝,治理普天下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