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要承担教化民众的责任(《常训》一)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发布时间: 2023-02-05

经义:

《逸周书》开头三篇《度训》《命训》《常训》,统称“三《训》”,《度训》重在论法,《命训》重在论命,《常训》重在论性,“三《训》”论性命与法度,义理贯通,内圣外王一以贯之,是全书的总纲。

王连龙先生写道:“三《训》居《逸周书》之首,述治政之法,开为王者立言之宗,主领全书之旨。《度训》篇强调牧民要在制‘度’,行文始终贯之以立中思想。《命训》篇从民之‘大命’、‘小命’等人性观角度入手,阐述‘命’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常训》篇关注民之‘习’、‘常’,主张因民之性而治之。三《训》主旨各异,但相互联系紧密,宏观上可成为一个整体。”(王连龙:《逸周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个显著的不同是:中国不存在排他性主导宗教(国教),靠超越宗教的礼义、礼乐法度维系社会秩序,社会是世俗性的。教化不依赖宗教机构,而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央政府既要承担社会治理“君”的角色,又要承担人伦教化“师”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双重性决定了,性与命成为中国古典政治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这与西方国家迥异,在西方文化中,性与命主要属于宗教和哲学范畴。

  《常顺》开篇即讲如何根据人性的好恶,“因性施教”,达到教训成俗,社会大治。其中特别重视四维之一廉耻“丑”的任用,认为“丑命(命,通“明”)生德”。

  《常顺》前半部分与《中庸》有着内在联系,都是讲因民之性——率性以施教,修德当从隐微、小处开始。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天命之谓性”对应“天有常性”,“率性之谓道”对应“不改可因,因在好恶”。《中庸》是说,出于天道,赋予人的称为性。对恶劝勉,对善劝导才是人生正道,践行正道教化人叫做教。合乎礼法的正道是不能片刻违背的,如果能片刻违背,就不称之为道了,所以说君子在人所看不见的、听不到的情境下始终要保持戒慎恐惧;在看不见的、听不到的隐微处还能坚持善行、善念,所以君子要做好慎独功夫,时时处处反省自己。

  “因性”、“率性”是关键,因为只有遵从本性,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施行教化,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化目的——如果依靠强大的组织权威和先进的科技力量,强制推行,是有违文治基本规律的。这一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东汉王充有《论衡·率性篇》,专讲人性有善有恶,恶的可以通过教育、劝告、引导,使之向善。无论在家为父还是在外作领导,都有教化人的责任,使孩子或臣下远离恶行的影响,逐步向善。无论是由善向恶,还是由恶向善,时间久了,都会习惯成自然,变得如天生本性一样。“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凡人君父,审观臣子之性,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近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

  教化如此重要,所以才有杨朱怕走岔路而哭泣,墨子看到染丝就很伤感,这是担心一旦离开了正道或本色,就不能再恢复。因为人的本性,善能变成恶的,恶也能变成善的,就如走路和染丝一样。《论衡·率性篇》:“是故杨子哭歧道,墨子哭练丝也,盖伤离本,不可复变也。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

  人性有善有恶,楚简《性自命出》说:“好恶,性也”,“善不善,性也”。善恶可因教化习染而改变。清代学者唐大沛认为:“此篇首言常性,即性善之旨。惟习染不同,遂区善恶,故明王立政,使民变其不善之习而习于善。”(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他显然受孟子和宋明理学的影响,以性善论解释《逸周书》的人性观,所以显得文不对题。

经文:

天有常性,人有常。顺在可变,性在不改。不改可,因在好恶。好恶生变,变习生常。常则生丑,丑命生德。明王于是生政以正之。

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以常为民若生于中习常为常。夫习之为常,自血气始。明王自血气耳目之习以明之丑,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哀乐不,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语译:

有好、有恶的本性,人人都有,那是上天赋予的。举止自然日用不觉,人人都会,那是环境促成的。顺势而为人是可以改变的,尽管天赋本性无法改变。人的本性不可以改变,只可以因循,因循什么?因循人的好恶——有好、有恶的本性虽然无法改变,但好恶的对象及程度则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一旦稳定,习惯就会成为常态。人有了固定不变的好习惯,就会生起羞耻心,人人知耻自尊,就产生了道德。英明的君王因此设立政教,端正民众行为,培育良好风俗。

民众生来就有习惯、有常行,如果能够以习惯为常行,并不断顺应这种常行,久而久之,行为如同发自内心,浑然天成,这是以将外在习惯转化内在习性的道理。日常习惯对后天习性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来就开始了。因此,英明的君王自从人有生命情感、有耳目五官活动,习惯养成之初,便教化民众知耻。民众知耻就会喜好道义,喜好道义就会努力向上,崇德尚贤,精进不懈。悲哀有节,欢乐有度,哀乐都不太过分,知节制懂分寸,好恶的道理都能把握。这样良好的教化世代相传,百姓明理向善,哀乐有节,如有古人遗风。所以上古治世,圣王因势利导,因人施教,民众明德知耻,从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