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开辟了中华礼义文明的复兴之路(《 洛诰》一)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2-11-15

经义:

《洛诰》以难读著称,宋代学者宗履祥说:“《洛诰》所记若无伦次。”

原来,《洛诰》是周公和成王往来对答的谈话集,不仅时间跨度长,说话地点也不一,且内容庞杂,所以让人难解。

大致内容是周公摄政七年建成洛邑主要工程后,请成王至洛邑举行盛典,主持国政。事后成王回宗周,周公留守洛邑安抚东部诸侯。

周公继承文王、武王遗志,老成谋国,对年青的成王嘱之谆谆,足见周公的忠义;其所作所为,能够看到周公治国平天下的德行功业。周公摄政七年造就了有周一代的初基——万国来朝,天下太平自周公始!难怪子夏问《尚书》大义,孔子评论《洛诰》“见周公之德焉”。(《孔丛子•论书第二》) 西汉伏生《尚书大传》所述更为详细:“吾于《洛诰》,见周公之德,光明于上下,勤施四方,旁作穆穆(穆穆,美好——笔者注),至于海表,莫敢不来服,莫敢不来享(享,祭献,上供——笔者注),以勤文王之鲜光,以扬武王之大训,而天下大治。”

《洛诰》中周公与成王互答,“拜手稽首”出现五次之多。且不仅是臣拜君,君亦拜臣,这在后世看来非同寻常。

要知道,“拜手稽首”是周代最为庄重的礼节。据《周礼•春官•大祝》,周代有九种拜礼,分别是:“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唐代贾公彦解释说,这里“稽”是稽留的意思,“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稽首就是跪拜时,头触地,并停留片刻。

如本节所述,成王对周公亦行同等的“拜手稽首”礼,可见三代“拜手稽首”也是君主拜臣下的礼节,且君臣之间表现出对等的人伦关系。《礼记•燕义》说君主以再拜作为答礼,是因为“礼无不答”,表现了君臣各尽其职,上下亲密和睦的关系。所以说:“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中国的人伦因应社会的自然分层,夫妇、父子、君臣(上下)三纲犹如相依相生、相辅相成的阴与阳,是三组对等的社会关系,是古今中外一切社会秩序的基础。每个人立足于自身社会位置和社会关系完成好相应的职分,整个社会才会安定。所以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理政之要,孔子回答,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对此大为赞赏:“若是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够吃得上吗?”《论语•颜渊篇》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八佾篇》孔子论君臣上下的对等关系更为清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主任用臣子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要忠诚尽职。

这与金元以后,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君臣关系异化为主仆关系有天壤之别!当君臣对等关系变成绝对的君权专制,臣下甚至连奴才都不如时,夫妇、父子间的对等人伦关系也变成绝对的夫权专制和绝对的父权专制——先秦伟大的中华礼义精神消失殆尽!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激烈的政治革命,一扫千年沉疴,将上下级的关系确立为平等的同志关系;通过妇女解放运动,夫妇间的对等关系得以恢复;通过消灭地方士绅阶层,宗族势力在基层被铲除,父权被大为削弱。

在此意义上,中国革命开辟了中华礼义文明的复兴之路!

经文: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

“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怦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语译:

周公行跪拜叩头行礼后,告诉周成王:“我已将执政大权归还给天子,您却十分谦虚,迟迟不举行即位大典。归政后,我便在召公之后对营建洛邑工程进行了详细考察。洛邑将是周朝治理天下的政治中心,希望您想好如何做一个能够代表民众愿望的伟大天子。

“我在乙卯日早晨到达洛邑,先对黄河北岸的黎水地区进行考察并占卜,那里不适合营建新都。然后我对黄河与洛河中间西起涧水、东至瀍水间进行考察,并占卜,涧水和瀍水间靠近洛河的地方很适合营建新都。我又对瀍水以东地区进行了考察并占卜,这里靠近洛河的地方也可以作为新都的选址。现在您已来洛邑,我献上地图和卜兆等资料,请您过目。”

成王跪拜叩头行礼后说:“您尊重上天赐予的信任和使命,到洛邑勘察营建新都的基址,建设足以与旧都相媲美的新都洛邑。您定好基址后,派人送来营建规划和占卜的结果,看过规划和占卜结果后,我认为两者都很好。就让我们共同承担并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吧。但愿我们永远得到上天的信任,为表达我对您教诲的感激,再次给您行跪拜叩头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