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融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召诰》一)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2-10-26

经义:

周人长期生活在西部边陲,夏以后放弃农业,融入当地戎狄。直到文王的祖父古公亶(音dǎn)父,才开始有意识的改革戎狄风俗,建立起城邑国家,百姓爱戴,周由是兴起。《史记•周本纪》上说:“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牧野之战后,如何治理地处中原、人口众多且文化发达的殷人成为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周武王敏感地意识到,在西部宗周治理中原鞭长莫及,只有在今天洛阳附近营建新都才行。《史记•周本纪》说他“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

武王在世时营造工程肯定没有完成,所以才有成王五年,《召诰》所述召公再度营建洛邑一事。洛邑作为副都规模很大,连代表王权的九鼎都迁到了这里。

洛邑有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意义。后来它成为周朝重要的军事、后勤基地,此地驻有“成周八师”,诸多针对东方蛮夷的战争都从这里出征。更重要的是,通过将大量商人迁移到洛邑,实现了殷人与周人两大族群的融合,促进了天下统一,奠定了周人八百年基业。

西汉伏生《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的伟大功勋说:“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践通“翦”,灭除——笔者注)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这大体是正确的,据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铭文,“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唯王五祀”,“营成周”确实是在成王五年,周公平定殷人的叛乱之后。

克殷之初,武王采取就地安置殷商遗民的政策,并派“三监”去监督,以为这样就天下太平了;周公平息叛乱后,马上调整策略,将殷人迁移到新建的洛邑,施行怀柔、任用、融合殷人的新政并获得成功。从本节中我们也能看到,参与洛邑建设的也有大量殷人。

《逸周书•作雒解》明确记载:“俘殷献民(献民,士大夫——笔者注),迁于九里。”晋孔晃注:“九里,成周之地。”后世洛阳附近有地名“上商里”,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考古学发现了殷人居成周洛邑的证据。1952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东郊挖掘了20座殷人墓葬,时间在西周早期,这些墓葬就属于洛邑的殷人。

对于周公的迁移融合殷人政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游唤民教授评价说:“殷贵族中除有少数头头居住在成周城之外,其余大量的则迁至成周东郊,这和秦并六国迁天下富民十二万于咸阳,把可能成为自己敌对势力的放在自己眼皮底下以便监督的情况非常相似,与此同时,特别对殷贵族予以怀柔,利用,自此以后,不但未再见殷人有集体反叛的事情发生,而且化敌对势力为助力,使之成为建设东都成周的一支力量,这说明周公所采取的这一措施是成功的。”(游唤民:《周公大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过去2000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族群融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今天,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本身就是不同族群文化、血缘融合的结果。狭隘的民族主义是短视的,不大可能有光明前景。长远来看,推进世界上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族群融合才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道!

经文:

惟二月既望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

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

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牛二。越翼日戊午,乃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

语译:

周成王七年二月十六日,又过了六天,在乙未日这天,周成王早晨从镐京出发,去往丰邑。丰邑是周文王所建,也是文王宗庙所在。成王此行是为兴建洛邑之事告祭文王。

兴建洛邑的主持人是召公,他比周公先到达洛地,勘察修建宫室宗庙的基地。三月初三,新月初露光辉,又过了三天,到戊申日的早晨,召公到达洛地。对选址进行问卜,得吉兆后便开始营造。在三天后的庚戌日,召公带领众多殷商遗民在洛水与黄河汇合处勘察各种建筑的位置。五天以后的甲寅日,此项工作完成。

第二天乙卯日早晨,周公到达洛地,全面考查了新建城市的规划和工地。第三天丁巳日,在南郊用两头牛祭祀天地。第四天戊午日,又在新邑立社祭祀土地神,牺牲是牛羊猪各一头。

到达洛邑的第七天甲子日早晨,周公向广大殷商遗民和众诸侯们正式发布营建洛邑的命令。众殷商遗民接受命令,洛邑营建全面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