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是中国鲜明的政治基因(《酒诰》二)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2-10-09

经义:

本节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殷人戒酒兴国与纵酒失国的深刻教训。

其中提到了商代官制。官员的职位称为“服”,有服务、服事之意。商王朝的官员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类。所谓内服,指核心统治区的百官;外服指外围地区的各类诸侯,包括侯、甸、卫等等。本文说:“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侯、甸、男、卫等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也多有反映。侯最初是边境地区设置的武装警卫组织,后成为正式的职官,甲骨文中出现的侯有数十个,如侯告、侯专、侯屯等等;甸也称田,起初是商王派往外地从事屯垦的家族。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经营,人口不断繁衍,有了自己的武装,成为一方诸侯;男,即任,甲骨文中的“雀男”,有时就作“雀任”。魏晋学者孔晁注《逸周书•职方篇》时说:“男,任也。”卫最初是派驻外地负责实施军事保卫的官员,后来发展为诸侯。甲骨文中有穆卫、兄卫等。

侯、甸、男、卫这些诸侯与西方中世纪的封建诸侯有很大区别,他们是商王的外派官员,与商王间是君臣、上下关系,对商王履行多种义务,包括随商王带兵征讨敌国,守卫边疆和向商王进贡等等。商朝军队的士兵、祭祀用的人牲、占卜用的龟甲,通常也由外服提供。

进而言之,同中世纪以来西方基于地方自治的国家组织形态不同,秦以前中国即是大一统的国家。哲学家牟宗三先生写道:“中国所说的‘封建’就是‘封侯建国’。例如周公的后人封于鲁,姜太公的后人封于齐,封到那里就到那里去建国。建国就经济而言,就是集体开垦。这是‘封建’的积极意义,周朝大一统就是如此维持的。此与西方所说的feudalism(封建)不同。西方所谓的‘封建’是罗马大帝国崩溃后,原先统属于罗马帝国的势力就分为各地方的势力;而中国所谓的‘封建’则是向上集中于周天子的各地方势力。”(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殷商由封建诸侯维系的大一统可以上溯四五千年前的炎帝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神农氏炎帝时诸侯混战,最后由黄帝重新统一了天下。据说黄帝为了平定不服从的诸侯,戎马倥偬,征战一生。“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不享,诸侯不来朝——笔者注),诸侯咸来宾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周承商制。后起的周人继承了殷代的封建制。周人官制也包括内服和外服,据西周早期青铜器《令彝》铭文,周公之子明公在成周举行祭祀并受命管理“三事四方”:“舍三事令:众卿事寮、众诸尹、众里君、众百工;众诸侯:侯、甸、男,舍四方令。”

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最主要特色之一,无论是统一于封建,还是统一于郡县,它都是中国鲜明的政治基因——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但大一统的精神内核却一以贯之,中华文明因此得以绵延不绝,成为世界史上的奇迹!

经文:

王曰:“封,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于酒,故我至于今,受殷之命。”

王曰:“封,我闻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祗辟。’

我闻亦惟曰:‘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祗保越怨不易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伤心。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畏死。在商邑,殷国灭,无弗惟德馨香祀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于殷。罔爱于殷,惟。天非惟民自速辜。’”

语译:

周王说:“康叔呀,长期以来,我们周朝的诸侯国君、王室大臣和姬姓子孙,能遵照文王的教导行事,不喜好饮酒,不沉溺享乐,所以才能取代殷商。

周王说:康叔呀,有人这样评价商朝:‘回顾殷商的历史,圣明的商王都敬畏天命和民众,他们秉持恭敬心,施行德政。从第一代君主商汤到商纣王之父帝乙,能成就王业,首先是君主们保持敬畏之心并能省察自身。其次是官员们全心全意辅佐君主。他们不懈怠不追求个人安乐,更不用说聚会饮酒了。商朝中央众官员和宗室成员,还有臣服于商朝的地方诸侯国君,都不沉溺于饮酒享乐,他们不敢如此,也没有闲暇享乐。他们全身心地辅佐君主,促进社会快速发展,时刻不忘引导民众拥护支持君主。’

还听到有人这样分析商朝的灭亡:‘看一看现在,商纣王即位后,其治理水平大幅度下降。纣王沉溺酒色宴饮,没有承担起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民众怨声载道,纣王也不反思改过,仍不顾国法,追求游乐。因为以宴饮为乐,荒废国家礼仪,民众们都深感痛心。纣王深陷酒宴之乐,不思悔改,其内心暴戾,对任何人都充满敌意,肆意乱为,即使商朝灭亡也在所不惜。商朝被带到了毁灭的边缘,而纣王却漠不关心。他没有惠民的德政向上天汇报,也没有祭祀牺牲的芳香上达天庭,因为礼仪都已荒废。上天看到的是民众的怨气,听闻到的是群臣宴饮的喧嚣和腥膻,所以给殷商降下亡国之难。不是上天不爱护商朝,而是商纣王追求享乐,使其失去了上天的眷顾。不是上天有多么残暴要惩罚商朝,而是纣王失去民心,民众希望商朝速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