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得入孔子门墙的?

作者: 翟玉忠   发布时间: 2022-09-04

image.png

图片说明:8月27日下午,《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东城雪莲亮点文创园举行。会议由六经书院主办,华龄出版社、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协办。会上翟玉忠老师作了题为《我们是如何得入孔子门墙的?》开场白,系统介绍了自己20年探索中国文化的艰苦卓绝与激动人心。

子贡不仅会做生意,且在鲁国、卫国都当过官,名重一时。所以有人认为他比其师孔子更强。

子贡听说这事,以房子的围墙为喻说,自己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一眼就能看到院内房子的情况。但孔府的围墙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他家宗庙的雄伟,房舍的多样,而找到孔子大门的人少,所以时人才有这种认识。《论语•子张篇》子贡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孔子上承三代王官学,下开诸子百家之学,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从子贡的描述我们知道,孔子学问高深,不是读完《论语》,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就能概括的。

在座石家庄学院付金才老师是我学术上的长期合作者。前些天开会,我问他:我们进入了孔子门墙没有?他说进入了——尽管还不能说登堂入室,但我们进入了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大门!

我们如何进入孔子门墙的?孔门学问大厦壮丽在哪里——这也是《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的主题。

我常感叹自己幸运。如果从大家熟悉的儒家开始,就算跨越西学化的新儒家,也很难跨越宋明理学,两汉经学,步入孔子之门。因为这三道关太难通过,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有多少人在里边皓首穷经,结果只能盲人摸象,最多看到中国文化一隅!他们或宗郑玄、或宗王阳明,或宗《易经》、或宗《春秋榖梁传》……但就是看不到中国文化的全体!

最初我们也分不清三代经学,春秋战国孔学与汉以后儒学的关系。以为研究儒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了。记得约20年前,蒋庆先生约我去北京国子监读经。当时我问蒋先生一个问题:“读经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吗?”蒋先生回答:读完经天下一切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直到今天我也不相信这种“自然”的神话,所以2005年选择研究能富国强兵的法家,建立了新法家网站。

现在想来,当时对法家的理解是十分肤浅的。但网站的编辑工作逼着我学习,结果我们很快注意到,法家的根本在黄老,所以又去研究黄老。

自那以后我们才算找到孔门之路了!因为黄老,汉人称为道家,它“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 cuō,聚合)名法之要”(《史记•太史公自序),实际是战国至汉代中国文化的一次集大成。重要的是,我们从黄老中看到诸子百家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国文化由形上之道,由名,至形下之法,一以贯之;具体到中医的世界观念,也是道、名、法一以贯之。《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黄帝问岐伯,依次论及无形之道气,有形之名,以及万物运化之法:“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这是轴心时代超越主观与客观,内养做人与外用做事的大统一理论,是当代科学与宗教仍处于巨大张力中的西方文明难以企及的。

过去近20年,法家、黄老、名家、儒家、墨家、纵横家一科科研究下来,我们发现,诸子其实就是孔子所传孔门四科之学的细化,孔门四科大体也是按道、名、法排布的,四科与诸子百家的对应关系如下:

image.png

请注意,上图“文学”即经学,文学科列儒、墨两家,只是说这两家最重经学,不是说别的家就不重经学了。因为经学为诸子百家之所出,是诸子百家的公共经典——只是后来主教化、“游文于六经之中”的儒家更重经的传承。

上图没有单列德行科,因为诸子百家都重内圣智慧,内养心性之学,当然其中有更偏重心性智慧的,比如儒、道两家,所以德行科不需要专门列出。

到这里,我们才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有机整体,孔子的宗庙之美、宫室之富!

《汉书•艺文志》是公元前后学人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成果。它把孔门四科分为经、子两大类(略),这是中国文化的道——治道。在此之外,按文、武、天、人分为四种技艺(术),分别是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加上六艺略和诸子略,这六略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

我们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学术大厦图示如下:

image.png

《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可以说是过去30年,笔者探求宇宙、人生统一真相的结晶——对我来说,最大的幸福不是书的出版,而是它能够影响无数人的生活,让他们不再疑惑。一位读者最近写信给我说:“近半个月通读老师的三卷本大作,最大的收益是,拨开云雾使我找到了人生方向!”

这时,才感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得到了无限的回报。

30年前,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河北老家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教书。同宿舍的是一名学过世界语的大学生。他给我看世界语资料,我被世界语者那种统一语言、乃至统一信仰、统一世界的观念迷住了。我很快掌握了世界语,还用它在法国一家杂志上(Asistilo)连载了我的《大统一信仰》(Granda Unueca Kredo)长文——那时我才22岁!

不错,参照西方一神教构建的《大统一信仰》理论体系,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国学术积累面前,显得幼稚。但这个经历告诉我:学者必须谦逊,真理要经过无数代人的提炼、试错、检验才能被发现,绝对不是学者们东拉西扯,乃至面壁虚造、逻辑自恰的所谓“理论”。

从《大统一信仰》到内养外用、做人做事一以贯之的中华大道,是我人生最宝贵30年的思考路线,身家事、国事、天下事——它大体完整地保存在了《文脉寻根》这套厚达800多页的书中。

希望诸君能从中看到中华文化的壮丽大厦,以及其中的安身立命,安邦治国正确路线——二者的统一性,使之雄据人类文明的峰巅!

那是从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穿越当代,投向未来的人类智慧之光。

让我们展卷,沉入这种光芒喜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