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修身俟命”与西方的“有命在天”(《西伯戡黎》二)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2-06-06

经义:

如商纣王这样“有命在天”,迷信天命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受到广泛批判。

《史记•殷本纪》中,祖伊对这句话的反应与《尚书•西伯戡黎》不同,从中更能看到他对“有命在天”思想的批判态度:“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

不是说祖伊反对天命存在。他同诸贤哲一样,将天命看作一种事态。天命并不是由有意识的神决定的,它可以被我们认识。所以本节祖伊从治国理政以及民意的角度,否定纣的天命观。因为纣施政的罪过太多,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商朝灭亡已经无法挽回。

有趣的是,《史记•殷本纪》接下来就讲到武王的天命观。事情是这样的:文王死后,武王决心东征伐纣,到盟津,背叛商人来跟周会盟的诸侯有八百之多。诸侯都主张立刻讨伐商纣王。周武王却认为事态还不成熟,时机没到,说这些诸侯不知“天命”,于是带领大军回去了。直到纣王众叛亲离,才开启了灭商的牧野之战。“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显然,武王才真正认识天命之所在。

早期人类普遍生活在“以神为本”的世界中,神支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决定了人的命运。从古希腊时代起直到今日,“有命在天”是西方文明基本的天命观。

武汉大学赵林教授在谈到希腊的命运观念时写道:“它永不出场,但却是不可抗拒的、决定性的。这一点在希腊悲剧里面表现得非常清楚,在希腊悲剧里,那些神和英雄之所以遭遇到悲剧性的结局,都是由于不出场的命运在起作用,甚至连众神之王乌兰诺斯、克洛诺斯、宙斯也对命运束手无策。赫西俄德在《神谱》里讲到三代神王的更迭,乌兰诺斯被他的儿子克洛诺斯所取代,克洛诺斯又被他的儿子宙斯所取代,每一位神王都知道自己的权力将被一个儿子所取代,他们也采取了防范措施,但是最后都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赵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商务印书馆2013版,第18页。)

后来基督教接受了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只不过这种命运(救赎)是由上帝安排好的,尽管表面上它将希腊文化看作异教。“在基督教中,上帝从来都不出场,但是他却是整个世界的最后原因和终极根据。所有在场的东西都是上帝创造的,所有的剧情都是上帝事先编排好了的。上帝就是一个永远不出场的导演,但是所有的演员都必须严格按照导演的意图来表演。”(赵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商务印书馆2013版,第19页。)

东西方不同的命运观,决定了其迥异的生活观念——中国人一方面服从事物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通过人的努力,成就人生。在人与外物,天与人的关系方面,中国先哲表现得理性而中道。他们一方面否定神本世界里“有命在天”的观念,另一方面强调人的主动性,“修身俟命”。《孟子•尽心上》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被困陈蔡的孔子,面对极度的险境,仍对弟子子路宣讲命运的真谛:贤能还是不贤能,在于资质;是做还是不做,在于人;得到赏识还是得不到赏识,在于时机;死还是生,在于命运。现在有人遇不到时机,即使贤能,他能有所作为吗?如果碰到了时机,那还有什么困难呢?所以君子广博地学习、深入地谋划、修养身心 、端正行为来等待时机。《荀子•宥坐》记孔子言:“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中国老百姓用更朴实的话语表述“修身俟命”:“尽人事以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脱离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命运不再由天(神)定,人成为支配世界的重要力量——这是人类文明重要转折点。

如上所述,这种伟大的人文精神不仅为中国先哲所倡导,数千年来也影响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经文:

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食。不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曰:“呜呼!乃罪多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语译:

祖伊对纣王说:“黎国失守,我们都城的西大门洞开,难道这是上天想终结商朝的统治吗?负责沟通天人的神职人员用大龟占卜国运,他们都没能看出什么吉兆。其实不是历代先王在天之灵不想保佑他们的后人,是因为天子您沉溺于享乐,导致上天不再眷顾我们。因为上天要放弃商朝,恐怕此后再不能安享太平了。这全是因为您不能揣摩天命,不遵守法度造成的。当下民众都希望商朝尽快灭亡,他们甚至诅咒说:‘上天为什么不惩罚天子?’至少现在上天还没有降下惩罚,您打算怎么做呢?”

纣王说:“啊,我继承天子之位,完全符合天命,民众诅咒能奈我何?”

祖伊不同意商纣王的看法,感叹道:“哎,纣王您的过错太多,上天看得十分清楚,天子怎能向上天祈求国运呢?国运是由天子良好的治理来决定的,从您的治理措施看,商朝是朝不保夕,肯定会被西周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