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三才与三公(《韩诗外传·卷八•第十九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29
经义:
天、地、人三者,是统一的整体,人为万物之灵,故可与天地相并列,因而尊天敬地,管理人事,便成为国家大事。与此相关联,三公便成了国家中职务最高的官员,三公各称其职,则天成地平,百姓安堵,天下得到大治。这种将人道与天道及自然相联系的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显著特色。
经文:
三公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故阴阳不和,四时不节,星辰失度,灾变非常,则责之司马。山陵崩
《诗》曰:“
语译:
三公是什么?回答说:是司空、司马和司徒。司马是主管天文的,司空是主管土地的,司徒是主管人事的。所以阴阳不调和,四季变化没有节度,星辰偏移了它们正常的位置,出现了非常的灾变,就要追究司马的责任;山陵崩塌了,河流山谷中的水不流了,五谷不能生长,草木不茂盛,就要追究司空的责任;君臣不正直,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国家有很多的盗贼,在下的老百姓怨恨在上的统治者,就要追究司徒的责任。所以三公管理好自己的职务,担忧自己的分内之事,做他们所明了的事,彰明他们的道德,这是三公的责任。
《诗经》上说:“有这么多的贤士,文王因此得到安宁。”又说:“周朝的事业光明显著,满朝文武各尽其职。”说的就是各自能够称职。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