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不可“夺人之善”(《韩诗外传·卷八•第十七章》) ​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29


经义:

“夺人之善”是一种不好的品行,以至于孔子说其“无后”,这是对人的一种严厉谴责。文中所述的事件,当然很难征信,不妨将它看成一则故事来读。从中吸取教训就可以了。伯宗如果以实际的情况来回答晋君的提问,那么最多是显得自己对这种事情的知识不够,对自己的德行并没有损害,况且如果那个推车人是个贤者,倒可以向国君推荐,自己也不失荐贤之名。如果是为了自己的虚名而掩盖事实真相,那么对于自己的名声倒是一个很大的损害,因为这样的事迟早会为人所知。

经文:

梁山崩,晋君召大夫伯宗。道逢辇者,以其辇其道。伯宗使其下,欲鞭之。辇者曰:“君趋道岂不远矣?不知事而行,可乎?”伯宗喜,问其居。曰:“人也。”伯宗曰:“子亦有闻乎?”曰:“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是以召子。”伯宗曰:“如之何?”曰:“天有山,天崩之;天有河,天壅之。伯宗将如之何?”伯宗私问之。曰:“君其率群臣素服而哭之,既而祠焉,河斯流矣。”伯宗问其姓名,弗告。伯宗到,君问,伯宗以其言对。于是君素服率群臣而哭之,既而祠焉,河斯流矣。君问伯宗:“何以知之?”伯宗不言受辇者,诈以自知。孔子闻之曰:“伯宗其无后。人之善。”《诗》曰:“天降丧乱,灭我立王。”又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语译:

梁山崩塌了,晋国国君召见大夫伯宗,伯宗在路上碰见了一个推车的人,把他的车倾

倒在路上。伯宗让他的车右下来,要用鞭子打这人。推车的说:“您这样赶路岂不是很远吗?不如走捷径。”伯宗很高兴,问他居住在哪里。推车人回答说:“我是绛地的人。”伯宗问:“你听说了什么吗?”推车人回答说:“梁山崩塌,将黄河堵塞起来,水已经三天没有流动了,所以国君要召见您。”伯宗说:“怎么办呢?”推车人说:“上天产生出来的山,上天让它崩塌;上天产生出来的河,上天让它堵塞。您能够对它们怎么样?”伯宗私下里再问他。推车人说:“国君率领群臣穿着素色的衣服到那里去哭泣,然后再举行祭祀,河水就会流动了。”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没有告诉伯宗。伯宗到了晋君那里,晋君问他这事怎么办,伯宗用推车人告诉他的方法回答。于是晋君穿起素色服装,率领群臣去哭泣,然后举行祭祀,河水就流动了起来。晋君问伯宗:“你是怎么知道的?”伯宗不说这是从推车人那里得知的,假装是自己本来就知道。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说:“伯宗会没有后代,抢夺别人的善事。”《诗经》上说:“上天降下灾祸,消灭了我们所立的君王。”又说:“畏惧天的威严,这样才能保住国家。”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