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27
经义:
卷三的第三十一章和本卷的第三十一章都说到周公是如何治理天下的,也有所谓的“师见者”、“友见者”多少人,可以对照阅读。周公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子贱治理单父这样一个地方,其治理方法和周公有类似的地方,因此孔子感叹“不齐(不齐,宓子贱的名——编者注)为之大,功乃与尧,舜参矣”,可以说是对他的最高评价了。而究其根本,仍不出教以孝悌忠信、行以礼仪道德这样的范围之外。
经文:
《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子贱其似之矣。
语译:
宓子贱治理单父这个地方,老百姓都依附他。孔子说:“你告诉我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的。”宓子贱回答说:“我时常打开仓库,赈济穷困的人,补给粮食不足的人。”孔子说:“这只能够使一般的老百姓依附罢了,还是不够的。”宓子贱说:“赏赐有才能的人,招纳任用有贤德的人,把不贤的人斥退掉。”孔子说:“这可以让士人依附你,还是不够的。”宓子贱说:“我把他当作父亲来侍奉的人有三个,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的人有五个,和他做朋友的有十二人,把他当作老师看待的人有一个。”孔子说:“把他当作父亲来侍奉的人有三个,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的人有五个,足以教育人民敬爱尊长了;和他做朋友的有十二人,足以除去自己见闻的堵塞和遮蔽了;把他当作老师看待的人有一个,足以考虑事情没有遗失的策略,办事没有失败了。可惜啊,宓子贱治理的地方要是足够大的话,他的功劳可以和尧、舜并立了。”
《诗经》上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老百姓的父母。”宓子贱和这句话中说的差不多了。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