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使者是什么样的(《韩诗外传·卷八•第九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27

经义:

这篇文字里所表现的几个人物,各有不同的特性。文中的赵苍唐,作为使者能够很好地完成他的使命,在魏文侯那里应对自如,委婉地表达了击的心愿,这是值得赞扬的。然而魏文侯凭一使者的几句话,就将原来已立的太子废掉,另立太子,实际却是欠考虑的。魏文侯在战国初期,号为贤君,却如此轻易废立,也令人费解。击在本文中似乎也并不是赞美的对象。所以这篇文章的基本出发点只是对于使者的赞扬,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经文:

魏文侯有子曰,次曰诉,诉少而立之以嗣。封击中山,三年莫往来。

赵苍唐曰:“父忘子,子不可忘父。何不遣使乎?”击曰:“愿之,而未有所使也。”苍唐曰:“臣请使。”击曰:“诺。”于是乃问君之所好与所嗜。曰:“君好北犬,嗜晨雁。”遂求北犬晨雁行。

苍唐至,曰:“北中山之君,有北犬晨雁,使苍唐再拜献之。”文侯曰:“击知吾好北犬,嗜晨雁也。”则见使者。文侯曰:“击无恙乎?”苍唐唯唯而不对。三问而三不对。文侯曰:“不对何也?”苍唐曰:“臣闻诸侯不名君。既已赐弊邑,使得小国侯,君问以名,不敢对也。”文侯曰:“中山之君无恙乎?”苍唐曰:“今者臣之来,拜送于郊。”文侯曰:“中山之君,长短若何矣?”苍唐曰:“问诸侯比诸侯。诸侯之朝,则者皆人臣,无所比之。然则所赐衣裘,几能胜之矣。”文侯曰:“中山之君亦何好乎?”对曰:“好《诗》。”文侯曰:“于《诗》何好?”曰:“好《黍离》与《晨风》。”文侯曰:“《黍离》何哉?”对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文侯曰:“怨乎?”曰:“非敢怨也,时思也。”文侯曰:“《晨风》谓何?”对曰:“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于是文侯大悦,曰:“欲知其子视其母,欲知其君视其所使。中山君不贤,能得贤?”遂废太子诉,召中山君以为嗣。《诗》曰:“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惟君子使,媚于天子。”君子曰:“夫使非直敝车马而已,亦将喻诚信,通气志,明好恶,然后可使也。”

语译:

魏文侯的大儿子叫击,次子叫诉,诉年纪小,但是被立为继承人。魏文侯将击封在中山,

三年内互相没有往来。

击的师傅赵苍唐说:“父亲忘记儿子,但是儿子不可忘记父亲,为什么不派个使者前去问候呢?”击说:“我也想派人去,但是没有人可以作为使者。”赵苍唐说:“请让我来做使者吧。”击说:“好。”于是赵苍唐问魏文侯有什么啫好。击回答说:“国君喜欢北方的狗,爱吃野鸭子。”于是赵苍唐寻求到北方的狗和野鸭子,带着它们出发了。

赵苍唐到了魏文侯那里,说:“北方藩国中山国的国君,有北方的狗和野鸭,让我来拜献给您。”魏文侯说:“击知道我喜欢北方的狗,喜欢吃野鸭子。”就召见使者。魏文侯问:“击的身体还好吧?”赵苍唐答应了两声,但是没有回答问题。魏文侯问了好几次,赵苍唐都没有回答。魏文侯问:“为什么不回答?”赵苍唐说:“我听说过提到诸侯的时候不应该称呼他的名字,您已经赐给他一块土地,让他成了小国的诸侯。但是您问话中提到他的名字,所以不敢回答。”魏文侯就问:“中山国的国君身体好吗?”赵苍唐说:“我今天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在都城的郊外为我送行。”魏文侯问:“中山国的国君,现在身材又长高了吧?”赵苍唐说:“您问的是诸侯,只能用诸侯和他相比,但是在他周围侍奉的都是人臣,没有办法和他相比。但是您赐给他的衣服,差不多可以穿得上了。”魏文侯问:“中山国的国君有什么爱好呢?”赵苍唐回答说:“喜欢读《诗》。”魏文侯说:“他喜欢《诗》里面的哪些篇章呢?”赵苍唐回答说:“喜欢《黍离》与《晨风》。”魏文侯说:“《黍离》讲的是什么呢?”赵苍唐回答说:“小米在田地里长得很茂盛,高粱的苗绿油油的。我慢慢地走着不愿离开,心中有无限的愁思。了解我的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说我还在想有什么要求。苍茫的上天啊,是谁让我变成了这个样子?”魏文侯问:“他是在抱怨吗?”赵苍唐回答说:“不敢有什么抱怨,只是时常思念而已。”魏文侯问:“《晨风》说的是什么呢?”赵苍唐回答说:“晨风中鸟飞得很快,北林中的树木长得很茂盛。我没有看到君子,心中思念不能忘记。怎么办啊怎么办,只怕他已经忘记了我!”

于是魏文侯非常高兴,说:“想要了解她的儿子,只要看看其母是什么样子;想要了解他的君主,只要看看他的使者是什么样子。中山君如果不贤,怎么能够得到贤人?”于是废掉太子诉,把中山国的国君召回来做继承人。《诗经》上说:“凤凰飞起的时候,翙翙然扑着翅膀,再停止在那里。大王身边有众多的贤臣,任凭君主的驱使,大家都爱戴天子。”君子评论说:“使者并不只是要他车子都跑得敝坏了,马都跑得疲乏了,而是也要能够表达诚实忠信,沟通心意,明白好坏,然后才能让他去出使。”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