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贤人的比贤人更贤能(《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四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24

经义:

荐贤的行为,正如孔子所说,具备了“智、仁、义”三种内涵。识贤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君如果能够识得贤人,国家便已经治理好了一半;识得贤人而能够推荐他,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因为很多大臣都嫉贤妒能,生怕他人超过自己,能够这样去做,一定有仁厚的心胸,为国家谋大利。因此孔子说鲍叔、子皮是国家的“大臣”,的确是很有道理的。

经文:

子贡问大臣。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曰:“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子产。”孔子曰:“产,荐也”子贡曰:“然则荐贤贤于贤?”曰:“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语译:

子贡问大臣应该是什么样子。孔子说:“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子贡说:“不是。齐国有管仲,郑国有东里子产。”孔子说:“管仲是鲍叔推荐的,子产是子皮推荐的。”子贡说:“这样的话,推荐贤人的比贤人更贤能?”孔子说:“知道谁是贤人,这是有智慧;推荐贤人,这是有仁德;提拔贤人,这是有道义。有这三种美德,能够再给他添加上什么呢?”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